必修四*4 观 火教案设计
展开《观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火》选自《春醪集·泪与笑》,是一篇自读课文。题目虽为“观火”,其实写的是“观火”时的感想。文章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火”出发,既引经据典,又谈了自己直观的感想。既写了火的绚丽迷人,也写了火的短暂危险,为火带上了一丝悲壮的色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文中典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课文灵魂如火的内涵,体验作者对火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灵魂如火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诵读,掌握字音,词义
2、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命像一朵火焰,来去无踪;精神似一朵火焰,飘忽莫定,生活之火壮观,生命之火燃梦,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让我们和梁遇春一同《观火》,看小小的火苗里有着怎样的一个大大的世界。
【设计意图】以火导入,理解生命、精神与火的关系,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领悟文章情感。
二、走近作者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师从叶公超等名师,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毕业,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
三、基础知识梳理
1、检查预习,正音
槁木(gǎo) 晨曦(xī) 暮霭(ǎi) 惘怅(wǎng chàng)
噩梦(è) 跛子(bǒ ) 虔诚(qián) 狰狞(zhēng níng)
3、查字典,释词语。
(1) 惘怅:一般写作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表达一种内心状态惆怅迷惘。
(2) 槁木;意思是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3)心如死灰: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4)无聊赖:无所寄托。
(5)恣意:放纵;不加限制;任意。
四、理思路,明重点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1)交代写作缘起,表达对火的痴迷。
第二段:(2、3)火可爱而诗意。
第三段:(4)生命、精神如火,呈现五彩。
第四段:(5、6)以“火烧屋”和“抽烟”写爱火之情。
第五段:(7)因火思友。
【设计意图】如今高考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抓住段落主要内容概括段意,理清文章写作思路。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课文研读
1.分析重点
(1)“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固然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恬然自安的心境,亦无不可。”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用“独自”为“我”对火的神思营造了一种氛围。“静静地凝视”“ 痴痴地望着”足见我对火的痴迷,由火而生发的零碎思想一一迸发。
(2)“生命的确是像一朵火焰,来去无踪,无时不是动着,忽然扬焰高飞,忽然销沉将熄,最后烟消火灭,留下一点残灰,这一朵火焰就再也燃不起来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手法将生命比作火焰。抓住火焰“来去无踪,无时不是动着”的特点形象地展现出火焰灵动的特点。概括火焰不同的燃烧状态,写出了火焰“有限”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于热情、飞扬、 具有灵性的生命、生活的热爱之情。句式齐整,读来颇有韵律,表达凝练传神。
2.解决难点
(1)请找出文章中用的比较好的三四个典故,谈谈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典故:Zene跳到火山口死去;妇人梦火花怀孕;普罗米修斯盗火;尼罗王烧城看火。
作用:①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典雅风趣,含蓄有致。②使语言精炼,辞近旨远。③写出了火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火的喜爱之情,对火的精神情有独钟。
(2)在作者看来,“火”是可爱的、诗意的。作者在“火”身上发现了哪些诗意?请结合课文概括分析。
①它是单身汉的最好伴侣,排遣寂寞孤独。
②火与你心中古怪的想象携手同舞,给你暗示。
③火是最易点着轻梦的东西。
④火是一部无始无终,百读不厌的书。
3. 探究疑点:
作者说“生命如火”“精神如火”旨在表达什么感情?
生命之火“忽然扬焰高飞,忽然销沉将熄”,我们应当无拘无束,冲倒习俗、成见和道德的藩篱,恣意生活,任情飞舞,迸出生命的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表现出作者对于热情、飞扬、具有灵性的生命、生活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内容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分析文章的重难点,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小结:
生火当如火焰狂奔,生命才会“有生气”“有趣味”。精神应如恣意的火焰,迸出生命的火花,让生命呈现五彩。现实是“我们心里的火都太小了,有时甚至于使我们心灵感到寒战”,作者惟望我们以“火”为生命的象征,活出一种火火的人生。火的瞬息万变,何尝不是人生的不同形态?我们应当冲倒种种人生藩篱,呈现生命的炽热状态,呼唤生命之火燃烧更旺。
【设计意图】领悟“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火”的情感,把握本文主旨。
七、拓展练习
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段关于“生命与火”的文字。
生命如火般炫目
是要燃成燎原吗
是的
不烧则已
烧则要十里连营
生命如火般坚贞
是要把此生最彻底的奉献吗
是的
不愿则已
愿则要坚贞如烈鸟
不关乎市俗
不在意羽毛
我信仰投火的壮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用散文化的语言表情达意,锻炼、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走进本科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我常常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北师大版*14 谈挑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14 谈挑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发现诗意*4 观 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发现诗意*4 观 火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四*4 观 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4 观 火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及背景材料,整体感知,正文解析,品味鉴赏,赏析小结,能力提高,拓展训练,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