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蜀道难》教学设计【语文人教必修3】 教案 4 次下载
- 《锦瑟》教学设计【语文人教必修3】 教案 3 次下载
- 《登高》教学设计【语文人教必修3】 教案 4 次下载
- 《登高》示范教学设计【语文人教必修3】 教案 4 次下载
-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语文人教必修3】 教案 7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6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
展开《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说明
《琵琶行》是一首长诗,教学重点在于整体领悟,品读语言描写之美,但也涉及到少数文言知识,因此,教学中,文言知识不可忽略,可在预习中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仅做点拨。课堂教学围绕三个环节进行: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情感,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对音乐的精当表现,通过文段品读理解人物形象。课外可拓展阅读欣赏其他描写音乐的名篇,在比较阅读中学习如何将比较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并进行类文片断练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各篇均为唐诗名篇。本篇为白居易代表作品,写于其贬谪期间。其中对音乐的精彩描写尤为后人称道,被称为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同时,诗人与嫁作商人妇的歌女有很多共通之处,由歌女而自伤,情感真切动人。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诗篇婉转低回,荡气回肠,对语言与结构的品析,也是此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感悟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感知作者的艺术特色;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等方法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下层妇女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比喻等手法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2.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任务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运用比喻等手法描写音乐。
课前准备
学生:
1.熟读全诗,正音正字;
2疏通文意,整理积累文言知识;
3.查找资料,了解白居易其人及作品;
教师:
1.预习学案和多媒体课件;
2.《琵琶行》朗读音频;
3.描写音乐的诗和文;
4.材料作文素材搜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或事件
1.有感情的诵读全诗,读出不同的情感与人物形象。
2.探究一明一暗双线并行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背诵全诗。
3.学习将抽象的音乐运用比喻等手法具象化、形象化的艺术技巧。并进行模仿写作。
4.体悟诗人被贬谪的凄楚、悲愤之情,以及对有相同命运的歌女的同情。
二、 明确过程与目标
1.诵读与交流。
自由诵读,勾画出表现诗人形象及歌女形象的诗句,勾画出达作者情感的诗句,品味情感与形象,进行交流讨论,老师进行点拨,把握作者的情感。
探究诗人与歌女的共通之处及不同之处,理解诗人为何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呼喊,以及闻琵琶曲而“泣下最多”的原因。
揣摩朗读的语气语调,再次自由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抑扬。
2.认识与理解。
探究赏析诗中对音乐的描写,学习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生动。细究九个比喻各自表现的不同侧面。
梳理诗人的处境与歌女的遭际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把握双线并行的结构形式。
3.拓展阅读。
将本诗与《听颖师弹琴》、《明湖居听书》、《李凭箜篌引》等诗文相互关照,更深入的欣赏音乐描写名篇,学习描写的技巧。
4.归纳与模仿。
归纳描写音乐的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拟人等化抽象为形象,运用排比、顶真等写出乐曲的气势,运用叠词、反复回环等增加语言的音韵感。并在模仿中加以运用,如:写一段描写风的文字,或者用以上手法描写一首乐曲等。
5.巩固与复习。
将课内所得技巧方法运用在写作中。
6.拓展与写作。
用现代汉语将原诗改写成一篇描写生动形象、情节完整的记叙文段。
教学建议
1.诗词学习一定要多诵读,通过诵读读出意韵。
2.文言知识是一个随时积累的过程,虽然是诗歌,也不可忽略,尤其是小序中有不少的文言知识。
3.诗词鉴赏可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自主鉴赏为主,教师切忌全包全揽,一讲到底。
4.思索在课堂上应以口头或书面的言语表达的形式展现,为交互式学习;课后应注重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练习,即写作练习。
三、 成果展示与评价
1.学生个体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2.学生展示分享模仿写作中对风的描写片段,对乐曲的描写片段。
3.学生展示分享对诗作的改写片段。
教学反思
略。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11 *师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11 *师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什么,为何讲,怎样讲,讲怎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示点拨,利(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0 过秦论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0 过秦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迁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