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6897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六章,第二课时 杠杆和滑轮—2021届广东物理(沪粤版)中考复习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回归教材,考点梳理,考点精练,重难点突破,广东中考,重点实验,固定点转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1. 定义:能绕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1) 杠杆的相关概念(如图1-6-22所示):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⑤阻力臂(L2):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2) 力臂作图分为三步:①找到支点;②从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线并标出垂直符号;③用大括号或双箭头标出力臂L.
注意:(1)动力和阻力作用在杠杆上的作用点,分别叫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它们和支点一样,都在杠杆上.(2)“力臂”相当于数学中的“点到直线的距离”,这里的点就是支点,这里的线就是动力作用线或者阻力作用线.
2. 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判断力最小的方法: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当力垂直于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时,力臂最长,力最小. 拓展:画出最小动力的方法:用虚线连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最长力臂,然后在动力作用点画出垂直于这个力臂的力,即为最小动力.
3. (1)定滑轮:轮轴不随物体运动的滑轮.①定滑轮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__杠杆;②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_________________拉力的方向. (2)动滑轮:轮轴随物体运动而运动的滑轮.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_______力,但__________拉力的方向. (3) 滑轮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____. 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由承担滑轮和物重的绳子股数n决定,而拉力大小与物重G物、动滑轮重G动、绳重、摩擦等有关.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________________;②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F=____________.
拓展:(1)使用滑轮时,重物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则在定滑轮中,s=h;在动滑轮中,s=2h;在滑轮组中,s=nh. (2)使用滑轮时,重物上升的速度用vG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用vF表示,则在定滑轮中,vF=vG;在动滑轮中,vF=2vG;在滑轮组中,vF=nvG.
1. (YH八下P29 自我评价与作业3改编)如图1-6-23甲是建筑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_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 08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_______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___N;若车被稍稍抬起,沿如图1-6-23乙所示方向用力F′拉小车,则此时拉力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YH八下P36 自我评价与作业3改编)认真分析图1-6-24,物体的重力都是20 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__________N,FB=__________N.
3. (YH八下P29 自我评价与作业2改编)请在图1-6-25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4. (YH八下P36 自我评价与作业2改编)在图1-6-26中画出滑轮组的最省力的绕法.
[10年6考:2012年(作图)、2015年(作图)、2017年(作图)、2018年(作图和计算)、2019年(作图)、2020年(作图)考查]【例1】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1-6-27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重力G的力臂L,并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作用力F.
考点点拨:(1)理解清楚力臂的概念: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在题中标出相应物理量的符号,如F1、L1、F2、L2.(3)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F1L1=F2L2及变形公式.(4)注意单位的统一,特别是力臂的单位.(5)力臂是经过支点O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时必须经过O点作重力G作用线的垂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最小时,其力臂最长,即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OB最长,因此过B点作垂直于OB方向向下的力F.
1. (2020宜昌)如图1-6-28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B. 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C. 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D. 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
[10年3考:2013年(填空)、2014年(实验)、2016年(填空)考查]【例2】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1-6-29甲、乙所示.(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
(2)如图1-6-29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如图1-6-29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是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是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__________(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__________(填“<”“=”或“>”)F2.
(4)乙同学用图1-6-29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点拨:(1)实验步骤:①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分别在杠杆两边悬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③更换不同数量的钩码及不同的悬挂位置,重做步骤②.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进行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自重带来的影响. 在实验中分别在杠杆两边悬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考点点拨:(4)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其中一边的钩码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必须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便于测量拉力的力臂;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会增大,而且动力臂不方便测量.
2. (2020衡阳)如图1-6-30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B. 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 N时,能使杠杆平衡C. 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D. 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3. (2020南京)如图1-6-31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 石球重50 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 F1的力臂为__________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__________N,才能将石球抬起. 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__________F1.
【例3】如图1-6-32所示,用F=10 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1 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 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计,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m.
4. (2020威海)如图1-6-33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 kg,物体重1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 (不考虑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
5. 如图1-6-34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0 N的物体,动滑轮重2 N,物体被提升了0.5 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m,绳端的拉力F是__________N,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小宇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图1-6-36(1)如图1-6-36甲所示,杠杆的支点为__________.
(2)如图1-6-36甲所示,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1-6-36乙所示位置,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杠杆平衡状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处于静止或者匀速转动状态
(5)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__N.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6)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P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1-6-36丙所示,为使杠杆平衡,请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两种方法),你的方法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边2位置处挂3个钩码
在右边3位置处挂2个钩码
(8)当小宇同学在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如图1-6-36丁位置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对应的力臂OA,结果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于是小宇说,杠杆平衡条件在此种情况下不成立,他说的正确吗?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说出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A不是拉力的力臂.
(9)小宇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1-6-37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 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 便于提供大小不同的拉力C. 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10)实验中,用图1-6-38甲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填字母).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C.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 杠杆受力不平衡
(11)若用图1-6-38乙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1】如图1-6-39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
考点点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必须作用在杠杆上.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也不是力的作用线上的一段距离.
1. (2020东莞模拟改编)如图1-6-40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 图中的L为动力F的力臂,请作出动力F的示意图.
【例2】一条绳子只能承受3×103 N的力 ,你怎样组装滑轮组才能把104 N物体拉起来呢?请算出需要滑轮的个数最少是__________个. (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考点点拨:解答本题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本题是在不计滑轮重、 摩擦及绳重的情况下,所以一定要采用进尾法求得绳子的段数;其次滑轮组的组装方法不止一种,我们必须选择使用滑轮个数最少的,这样才符合题意的要求.
2. 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1-6-41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丝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 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 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__________cm. (g取10 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1. (2018年)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6-42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图1-6-42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 1个 B. 2个C. 3个 D. 4个
2. (2020年,节选)如图1-6-43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 已知物体重400 N,动滑轮重6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 m,人需用的拉力为_____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m.
3. (2016年)如图1-6-44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__,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4. (2020年)如图1-6-45所示,用一根硬棒通过支点O撬起石头,画出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5. (2019年)如图1-6-46所示,拉杆式行李箱在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坡上,请画出行李箱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到O点的力臂L.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六章力和机械第二课时杠杆和滑轮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重点实验,广东中考,固定点转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力的作用线,杠杆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二板块运动和力第19课时杠杆滑轮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固定点,费力省,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课时 杠杆和滑轮,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杠杆,杠杆基本知识,阻力作用线,固定点,动力作用线,杠杆的分类,考点二滑轮,F1G,snh,s2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