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2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必修2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区位分析类问题(2)同步练习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区位分析类问题(2)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区位分析类问题(1)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导学案
展开专题:区位分析类问题(1)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地区人口分布( )
A. 平原多,高原少
B. 北方多,南方少
C. 东南多,西北少
D. 内陆多,沿海少
2. 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历史
D. 经济
下图为北非简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3. 图示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 )
①连接主要矿区②与海岸线平行③沿河流分布④联系主要城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图示地区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沿海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开发海洋资源②地形平坦开阔③气候比较适宜④发展海洋运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有( )
①灌溉水源丰富②夏季光照充足③热量条件好④昼夜温差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矶,该区域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下图为长江新城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6. 将长江新城定位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 B. 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
C. 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 D. 地价低,基础设施完善
7. 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 )
A. 热岛效应减弱 B. 内涝发生概率下降
C. 地下水水位下降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下图为“通州区区位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选址通州作为副中心的原因是( )
A. 距北京城区很远 B. 位于京、津两地的中心位置
C. 区内交通条件不完善 D. 城镇化水平高
9. 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 )
A.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 B. 吸引市区产业转移
C. 扩大北京的服务范围 D. 缓解大城市问题
10. 读下面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评价b河沿岸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
11. 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问题。
评价甲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
专题:区位分析类问题(1)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C 2.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西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巴西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对人口吸引力大,人口集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
1.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是巴西,由图示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C正确。D错;北部广大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A、B错。选C正确。
2. 巴西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对人口吸引力大,人口集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地形、气候、历史因素是次要因素。选D正确。
3. C 4. C 5.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以及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3. 读图可知,图中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主要分布在该区域北部地区,连接了矿产分布区和主要城镇,大致与海岸线平行,①②④正确;图中河流稀疏,交通干线并未沿河流分布,故选C。
4. 图中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海运交通较为便利;地形与气候属于自然条件,排除②③,故选C。
5. 甲地缺少河流,灌溉水源不足,乙地靠近尼罗河,灌溉水源较为充足;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的区域,两地夏季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昼夜温差大,故选B。
6. B 7.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变化,难度中等。
6. 长江新城位于武汉主城边缘,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A错误;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有多条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且位于长江沿岸,生态环境较好,B正确;打造“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倾向于劳动力的素质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C错误;该区域地价较低,但由于远离主城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D错误。故选B。
7. 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面硬化面积增加,这种变化会导致热岛效应增强,A错误;地表径流增加,内涝发生概率增加,B错误;下渗量减少,使地下水水位下降,C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故选C。
8. B 9. D
解析:本题组以北京副中心通州区为背景,及通州被选为副中心的原因、北京设立副中心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8. 图中显示,通州位于京、津两地的中心位置,临近首都机场,地理位置优越,这是北京选择通州作为副中心的重要原因,B对。图中显示,通州临近北京城区较近,A错。图中显示,多条高速公路把通州和北京、天津相连,区内交通条件较好,C错。原来的通州以农村地区为主,城镇化水平不高,D错。
9. 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是为了把一部分集中在北京市的城市人口转移到通州,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城镇化水平,A错。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因此通州区对产业的环境要求较高,对北京市淘汰产业的吸引力不大,B错。北京市的服务范围是全国,建设副中心并不能扩大北京的服务范围,C错。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D对。
10. 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不利条件:降水量不大且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冬季易遭受低温冻害,水源供应不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难度中等。
b河流沿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热量充足。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是b河降水量不大且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冬季易遭受低温冻害,水源供应不足。
11. 有利: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黑土和黑钙土肥力较高,水源充足;不利:热量不足,低温冻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难度中等。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据图可知:甲为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黑土和黑钙土肥力较高,水源充足;但是纬度较高,属于热量不足,又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高考大题 地理过程类分析 培优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大题 地理过程类分析 培优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建模,例题,合作探究,真题演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高考试题分析专题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8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8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