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地理新三维同步新高考地区专用必修一精练:课下知能达标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9地理新三维同步新高考地区专用必修一精练:课下知能达标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页
    2019地理新三维同步新高考地区专用必修一精练:课下知能达标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地理新三维同步新高考地区专用必修一精练:课下知能达标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展开

    课下知能达标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7920214分,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使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表示地幔与地核界面的是(  )A  BC  D2.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  )A  BC  D 3.喀斯特地貌景观隶属的圈层是(  )A  BC  D解析:1.D 2.C 3.A 第1题,地幔与地核界面是古登堡界面,位于地面以下约2 900 m深度处。第2题,岩浆冷却凝结形成火山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为火山喷发时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图中为地幔。第3题,喀斯特地貌景观发育在地球表面,隶属于地壳,图中为地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45题。4.下列有关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层和层属于地壳C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的大部分 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解析:4.B 5.C 第4题,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据此知层和层属于地壳。第5题,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最快。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DED合为岩石圈7D层的平均厚度(  )A.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B.约为33 km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D.约为6 km解析:6.D 7.C 由图中可判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上地幔,F为下地幔,G为地核。第6题,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C为水圈,故A项错;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故B项错;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地幔,故C项错;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故D项正确。第7题,D层为地壳,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 km。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岩石圈,显然地壳的平均厚度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89题。8.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  B.水圈C圈层  D圈层9.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解析:8.A 9.B 第8题,图中为大气圈、为地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和水圈上部,与生物圈大致相同。第9题,生物圈包含在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中,故B正确。大气圈底部的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上的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图中显示硅铝层在大洋中缺失。10.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总称C.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C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跨越地球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故C正确。ABD错误。如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1112题。11.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 B3C4 D51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 解析:11.C 12.B 第11题,景观图中涉及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共4大圈层。第12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二、综合题1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2)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___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解析:(1)题,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不同划分了三个圈层,分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前者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后者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第(2)题,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BF处震级相同。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E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要快于B点。第(3)题,纵波和横波在莫霍界面以下波速都明显地加快了,在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波速突然减慢,横波则完全消失。第(5)题,地球内部外核是液态,横波不能通过,故从A点传出的横波不能传播到被外核阻挡的背影区。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8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5)如图。14.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DE分别表示地球的不同圈层,其中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________,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________,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________(填字母)(2)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4)如果我们要了解E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其研究原理。解析:地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对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对于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地震学)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答案:(1)ABC DE ABCD(2)厚度不均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3)C是生物圈,它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的生命活动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4)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