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展开[基础巩固]
(2019·北京东城区期中)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 )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
2.图1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③为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括①,故丁图符合。
答案:1.B 2.D
下图为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据此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图中的X处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
D.内核与外核交界处
解析: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及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可通过。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答案:3.B 4.B
(2019·山东师大附中周测)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6.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解析:第5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第6题,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答案:5.A 6.D
(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周练)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8.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应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应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圈层为岩石圈,则甲圈层为大气圈。第8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7.B 8.A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于2015年完工,它是目前世界最大深水钻井船,也是我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9144.1m,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工况下使用。
材料二 下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上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________地壳较厚。
(3)写出④界面的名称及其上部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
解析:(1)图中显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属地球内部圈层。(2)人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是依靠地震波。地壳分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两部分,大陆地壳较厚。(3)④界面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7km,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4)其钻探深度9144.1m,而大洋地壳平均深度为7km,故钻探深度可达到地幔顶部,地幔顶部横波能通过,为固态。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陆地
(3)莫霍界面。33km。
(4)③,地幔,岩石,固态。
[能力提升]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层是软流层
D.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大部分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到地表的部分为地壳,由图可知,海洋中地壳没有缺失;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小部分;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图中①层和②层,软流层属于地幔。第2题,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此后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减小。
答案:1.B 2.C
(2019·菏泽高一期末)上天容易入地难。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据此回答第3题。
3.如果人类有能力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入地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各圈层密度是均匀的
B.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地球的外核为岩浆发源地
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解析:选B。地球内部各圈层密度不同,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故选B。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单位:km),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40km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km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5.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解析:第4题,图中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大于52km,内蒙古高原地壳平均厚度次之,且大于40km,东北平原地壳平均厚度小于40km。图中52km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第5题,a处外围等值线数值为42,该等值线两侧的等值线数值分别为42和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km;同理b处地壳厚度应大于38km。故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A图。
答案:4.D 5.A
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6~8题。
6.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7.该地可能位于( )
A.中国北方地区 B.中国西南地区
C.南极点 D.太平洋中部
8.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横波 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 传播速度较慢
C.纵波 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 传播速度较快
解析:第6题,该地地震波向下传播过程中,速度在地下5km处突然增大,故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km处。第7题,该地地壳特别薄,约5km,只有大洋地壳符合这一特点。第8题,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较快,超过6km/s。
答案:6.A 7.D 8.C
9.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1)甲为莫霍界面,乙为古登堡界面。(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波速较快的是E,因为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3)横波在古登堡界面以内(地核)消失,此区域接收不到横波。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0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作图略(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