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课件专题技能训练五 训练2 运动图像_沪粤版
展开1.(繁昌期末)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据图作答:AB段描述物体做________运动,BC段描述物体做________运动,前5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m,前5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根据s-t图像可知,AB段中,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因此BC段中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前5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9 m,则平均速度:v= = =1.8 m/s。
2.(中考·扬州)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0~t1这段时间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t1~t2,汽车通过的路程不变,即汽车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由纵坐标可知,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由图可知,0~t1比t2~t3的图像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
3.(中考·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由题图可知,ab段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最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短,所以速度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
4.(阜阳期末)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
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①由图像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 m处出发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③正确。
5.(霍邱二模)图甲中是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路程公式s=vt可知,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其运动路程的大小,即s=v1t1。乙图是某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我们可以将物体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过程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时间间隔为Δt,只要Δt足够小,物体在每一段△t时间内的运动均可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求出图乙中物体在t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__________(用t1和v1表示)。
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其运动路程的大小,乙图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图形为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 ,故运动路程的大小为s= 。
6.(中考·潍坊)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 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八年级下物理课件专题技能训练五 训练3 速度的测量_沪粤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汽车或自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物理课件专题技能训练八 2 与浮相关的科学探究_沪粤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评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液体的密度,8×10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物理课件专题技能训练五 训练1 巧选参照物 相对静止_沪粤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图片判断动与静,路灯或石块,下俯冲,诗词歌赋中的动与静,生活中的动与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