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原卷版).doc
    • 练习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01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02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01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02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测试题

    展开

    24  诗词五首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脂(       车马     

                  不胜            

    勤(                日暮(  

    2.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问君何能_________________           (2)欲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压城城欲_________________       (4)折戟沉沙铁未_________________      

    (5)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       (6)我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

    3. 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C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D.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 (1)陶渊明,字______,(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__________,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____诗人。

    (2)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与“诗仙”__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与李白、________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______,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5. 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7. (枣庄中考)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 “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

     

    9. 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

    10. 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感情?

    11.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1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13. 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14.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15. 赏析诗歌后两句妙处

    16. 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7. 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18.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9.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20.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2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厨: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22. 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

    23. 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兼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描绘写出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