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试题(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76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试题(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76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试题(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76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16,BC=10,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MN等于( )
A.2B.13C.3或13D.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画直线AB=10厘米
B.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C.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D.已知A,B,C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8,BC=5,则AC的长是13或3
3.如图,M是线段EF的中点,N是线段MF上一点,如果EF=2a,NF=b,那么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
A.MN=a﹣bB.MN=aC.EM=aD.EN=2a﹣b
4.已知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O不在直线AC上
B.图中共有5条线段
C.射线AB与射线BC是指同一条射线
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
5.点A、B、C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若AB=8cm,BC=3cm,则AC=( )
A.11cm或5cmB.5cmC.11cmD.11cm或3cm
6.下列说法中,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④射线比直线小一半,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C是AB的中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C=2CEB.AB﹣AD=2CDC.AD=DBD.DE=AB
8.下列现象: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墙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砌墙;
③从A到B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⑤同等半径下,半圆的周长小于整圆的周长.
其中能体现数学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是( )
A.①②③B.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9.西山隧道段是上庄路南延工程的一部分,将穿越西山山脉,隧道全长约4km.隧道贯通后,往来海淀山前山后地区较之前路程有望缩短一半,其主要依据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直线比曲线短D.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10.如图所示,点M,N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且M是AB的中点,N是MB的中点,若AB=a,NB=b,下列结论:①AM=a②AN=a﹣b③MN=a﹣b④MN=a.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1.线段AB=12cm,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点M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AM的长是 cm.
12.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AB的中点,若AC=6厘米,MN=8厘米,则BC的长度是 厘米.
13.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C=2AB,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4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R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动点Q的速度为 个单位长度/秒.
14.如图:从A地到B地走路线①最近,此判断的根据是 .
15.如图,一条直线上有四点A、B、C、D,以下说法:①图中共有6条线段;②若B为AD的中点,则=;③若想在直线上找一点,使这个点到A、B、C、D四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这个点一定在线段BC上,其中正确的有 .
三.解答题
16.如图,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且DA=8,DB=6.求:
(1)AC的长;
(2)CD的长.
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6cm,MB=10cm,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线段BC、MN的长;
(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cm,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18.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9,若E是直线AB上一点,且BE=2,
(1)请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CE的长.
19.如图,AD=,E是BC的中点,BE=,求线段AC和DE的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
∵AC=AB﹣BC,AB=16,BC=10,
∴AC=16﹣10=6.
又∵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AM=AB=8,BN=BC=5,
∴MN=AB﹣AM﹣BN=16﹣8﹣5=3.
(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AC=AB+BC,AB=16,BC=10,
∴AC=16+10=26.
又∵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BM=AB=8,BN=BC=5,
∴MN=BM+BN=8+5=13.
故MN等于3或13.
故选:C.
2.【解答】解:∵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具体的长度,
∴选项A不正确;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选项B不正确;
∵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最短,
∴选项C不正确;
∵A,B,C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8,BC=5,则AC的长是13或3,
∴选项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M是线段EF的中点,EF=2a,
∴MF=EF=a,
∴MN=MF﹣NF=a﹣b,
EM=EF=a,
EN=EF﹣NF=2a﹣b.
故选:B.
4.【解答】解:A、点O不在直线AC上,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线段AB、AC、BC、OB、OC,共5条,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射线AB与射线BC不是指同一条射线,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解:如图1,点B在点A、C之间时,AC=AB+BC=8+3=11(cm);
如图2,点C在点A、B之间时,AC=AB﹣BC=8﹣3=5(cm).
∴AC的长度为11cm或5cm.
故选:A.
6.【解答】解:(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此选项正确;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此选项错误;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此选项正确;
(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根据射线与直线都无限长,故此选项错误;
故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7.【解答】解:∵C是AB的中点,
∴AC=BC,
∵D、E分别是AC、BC的中点,
∴AD=DC,CE=BE,
∴AD=DC=CE=BE,
∴AC=2CE,A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AB﹣AD=3CD,B选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AD=DB,C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E=AB,D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答】解:能体现数学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是③④⑤,
故选:D.
9.【解答】解:西山隧道段是上庄路南延工程的一部分,将穿越西山山脉,隧道全长约4km.隧道贯通后,往来海淀山前山后地区较之前路程有望缩短一半,其主要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B.
10.【解答】解:∵M是线段AB的中点,
∴AM=MB=AB=a,故①正确;
AN=AB﹣BN=a﹣b,故②正确;
MN=MB﹣NB=AB﹣BN=a﹣b,故③正确;
∵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AM的中点,
∴AM=BM=AB=a,MN=MB=×a=a,故④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答】解:如图,当AC=AB=4cm时,BC=8cm,
∵点M是线段BC的中点,
∴CM=×8=4(cm),
∴AM=4+4=8(cm),
如图,当AC=AB=8cm时,BC=4cm,
∵点M是线段BC的中点,
∴CM=×4=2(cm),
∴AM=8+2=10(cm),
综上所述,AM的长为8cm或10cm.
故答案为:8或10.
12.【解答】解:∵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AC=6厘米,MN=8厘米,
∴AM=CM=3厘米,AN=BN=AM+MN=11厘米,
∴AB=2AN=22厘米,
∴BC=AB﹣AC=16厘米;
故答案为:16.
13.【解答】解:AC=2AB=120,
假设点R速度为v个单位长度/秒,则P:﹣80+3vt,R:40﹣vt,Q:40+(2v﹣4)t,PQ:5(3v﹣4),PR:|120﹣4v5|=|120﹣20v|,
15v﹣20=120﹣20v,
v=4,
则动点Q的速度为2v﹣4=4个单位长度/秒;
15v﹣20=20v﹣120,
v=20.
则动点Q的速度为2v﹣4=36个单位长度/秒.
综上所述,动点Q的速度为4或36个单位长度/秒.
故答案为:4或36.
14.【解答】解:从A地到B地走路线①最近,此判断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5.【解答】解:由题可得,图中共有6条线段:AB,AC,AD,BC,BD,
故①正确;
若B为AD的中点,则AB=DB,
故CA﹣CD=CB+AB﹣CD=CB+BD﹣CD=CB+CB=2CB,
故=,
故②正确;
若一点M在B、C(包含B,C)之间,则点M到A、B、C、D四个点的距离之和为:AM+DM+CM+BM=AD+BC;
当点M在AB之间或CD之间时,点M到A、B、C、D四个点的距离之和大于AD+BC;
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6.【解答】解:(1)∵DA=8,DB=6,
∴AB=AD+DB=14,
∵C为线段AB的中点,
∴AC=AB=×14=7,
(2)∵DA=8,AC=7,
∴CD=AD﹣AC=8﹣7=1.
17.【解答】解:(1)∵AC=6cm,M是AC的中点,
∴AM=MC=AC=3cm,
∵MB=10cm,
∴BC=MB﹣MC=7cm,
∵N为BC的中点,
∴CN=BC=3.5cm,
∴MN=MC+CN=6.5cm;
(2)如图,
∵M是AC中点,N是BC中点,
∴MC=AC,NC=BC,
∵AC﹣BC=bcm,
∴MN=MC﹣NC
=AC﹣BC
=(AC﹣BC)
=b(cm).
18.【解答】解解:(1)见右图.
(2)当E在线段AB上,
∵C是AB的中点,
∴BC=AB,
∵AC=9,
∴BC=×9=4.5,
∴CE=BC﹣BE=4.5﹣2=2.5,
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由(1)可知BC=×9=4.5,
∴CE=BC+BE=4.5+2=6.5.
19.【解答】解:由E是BC的中点,BE=,得
BC=2BE=2×2=4cm,
AB=3×2=6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AC=AB+BC=4+6=10cm;
AB=AD+DB,
即DB+DB=6,
解得DB=4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DE=DB+BE=4+2=6cm.
数学4.2 直线、射线、线段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数学4.2 直线、射线、线段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精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