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A卷)
对应学生用书P57
考点 | 题号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1、2、3、4、6、7、12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 | 5、8、9、10、11、13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发育两种自然带(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C
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因其降水的多少又分为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所以其自然带有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
2.世界各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答案 A
解析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东西最宽的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景观差异最明显。
3.下列有关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B.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的规律变化
C.其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D.形成原因是大陆轮廓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变化,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由天津港到海口,沿途看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B
解析 从天津到海口为南北方向上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5.纬度越高,相同海拔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就越( )
A.多 B.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一般情况下,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所在纬度自然带向极地的水平变化相似,因此,纬度越高的山体,垂直带谱一般越少。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自然带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8.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海拔与降水量关系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分布,从山麓到山顶,先增多,再减少。山腰部位往往是降水最多之地。
9.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 A
解析 影响自然带类型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海拔、相对高度。读图可知北坡相对高度小,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1.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C
解析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12分)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8分)
答案 (1)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B、C、D、E、F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3)题,从图中可知自然带A→D→E的变化是东西方向的更替,所以其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自然带A→B的变化是南北方向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3.读喜马拉雅山和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甲为________山,乙为________山。(4分)
(2)甲山________坡雪线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乙山________坡雪线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分)
(4)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D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4分)
(5)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天 喜马拉雅
(2)北(B) 北坡为阴坡,北坡为迎风坡
(3)南(D) 南坡为迎风坡
(4)北 南
(5)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6)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7)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解析 第(1)题,甲山海拔低,纬度高,是天山;乙山海拔高,纬度低,是喜马拉雅山。第(2)题,天山北坡雪线低,主要是因为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阴坡。第(3)题,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第(4)题,天山北坡雪线低,故B坡为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海拔高度低。第(5)题,D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因而自然带数目多。第(6)题,山地的纬度不同,热量条件不同,造成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第(7)题,甲山A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缺少森林植被。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模块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必修1本册综合课时作业,共1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习题,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堂检测,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