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结合“下面我国的跨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四大工程图”,回答1~2题。
1.四大工程中沿线自然景观,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工程沿线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以热量为基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呈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 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呈现为南北方向更替,东西方向延伸。
答案:1.C 2.B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解析:第3题,图中的自然带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表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低于大陆西岸地区,原因是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而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
答案:3.A 4.B
读“世界大陆自然植被水平地域分布示意图(部分)”,回答5~6题。
5.a地所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6.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原因可能是( )
A.受地形起伏影响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受海陆分布影响 D.受人类活动影响
解析:第5题,该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和世界大陆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可以判断a地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6题,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原因是由于该处地势较高,如东非高原。
答案:5.C 6.A
水分在地表结冰而不能渗入土壤,会使麦苗窒息或遭受冻害。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中央气象台适时发布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1年2月20日~24日的预报图”,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图示地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地形 D.海陆位置
8.灌溉气象等级的分布规律与下列何种地域分异规律相近( )
A.从赤道到两极 B.从沿海到内陆
C.山地垂直 D.非地带性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第7题,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主要受气温影响。第8题,气温反映的主要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7.B 8.A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0.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解析:第9题,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第10题,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湿润,植被生长情况更好,植株更高大。
答案:9.A 10.D
(2010·天津高考)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1~12题。
11.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12.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第11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判断出沿不同方向的自然带分布规律。→a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如非洲自然带从赤道向两侧的变化,故A项错误;→a仅表示水平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不能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B项也错误;→b依次出现热带、温带和寒带的自然带,说明→b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纬度越来越高。第12题,由图可知,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答案:11.D 12.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6分)
(2)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布规律。(8分)
(3)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6分)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较明显;丙地位于温带荒漠气候区,气候干旱,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丁地位于潘帕斯草原,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从丁地到丙地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甲、乙、丙、丁几乎位于同一纬线上,但地形、海陆位置各不相同,所以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和海陆位置。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向内陆
(3)地形 海陆位置
14.热点在线
材料1: 2012年5月11~13日,第六届中国(内蒙古)国际乳业博览会在素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包括内蒙古两大乳业集团“伊利”和“蒙牛”在内的国内外几十家知名企业参展。
材料2: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北纬40度的优质奶源带,1 100米海拔高度,年日照近3 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被誉为“乳都核心区”。据统计,中国乳业50%的产量来自内蒙古,其中两大乳业集团“伊利”和“蒙牛”每天产奶达几百万吨。
知识连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命题快线
结合上述材料和“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1)从图中可见,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受________条件影响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______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10分)
(2)A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C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________区。(8分)
(3)结合材料2,“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自然带。(2分)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这种分异规律表现明显。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C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干旱区。“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B草原分布区。
答案:(1)森林—草原—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热量 中纬度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干旱
(3)B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后练习题,共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