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案及反思
展开《认识平均数》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必修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本课时的教学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移多补少”得到的虚拟数,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学时教师应以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是教学的难点。
(5)教法、学法
教法: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实际生活,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学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6)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把现有笔筒里的笔通过“移动”达到同样多,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从中找到合理的“移动”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探索发现
(1)认识平均数
出示四(1)班两个组的投球记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必然会提“哪个组的成绩好?”、“平均每个人投中多少个球?”接着再问“怎样才能让他们一样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找到解决办法。
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6个。这时的“7个”和“6个”就是各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
第一组中平均每人投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投中7个?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6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第一组要除以4?第二组要除以5呢?让学生理解“总数量”和“总份数”的意思。
(2)计算平均数
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
观察统计表,让学生们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接着提出问题,“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使学生明白:不是每天丢弃的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求出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判断: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01厘米,
①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可能是185厘米。( )
②这个球队没有身高超过201厘米的队员。( )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 )
3、一个游泳池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 )。
3.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86页“练一练”第1、2题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平均数的意义,体验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一虚拟数,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4.归纳总结
各位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表现和所得的收获,然后说给大家听。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回顾、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5.说板书
8.1 认识平均数
平均数:移多补少----同样多
例1: 例2:
第一组:(8+7+6+7)÷4 (1+3+2+3+2+6+4)÷7
=28÷4 =21÷7
=7(个) =3(个)
第二组:(9+8+5+3+5)÷5
=30÷5
=6(个)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与精华的提炼。本课时的板书,紧紧抓住了平均数的本质“移多补少”得到的虚拟数以及计算方法的感悟和体验来设计,既有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还有计算平均数的算式,这样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给学生知识生成的有利的具象载体。
四年级上册七 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七 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索,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上册九 探索乐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九 探索乐园教案及反思,共5页。
数学四 线和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四 线和角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