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当堂检测题
展开课时作业5 流水地貌
一、选择题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道遗迹湖。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4.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①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
③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如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7~8题。
7.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
''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10.“V”形谷形成后( )
A.下蚀减弱,凹岸堆积 B.侧蚀加强,凸岸侵蚀
C.下蚀减弱,凹岸侵蚀 D.侧蚀减弱,凸岸堆积
''在南京河段的长江江心存在一个沙洲,名曰八卦洲。据此完成11~12题。
11.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12.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圈出冲积扇和三角洲出现的位置,并标注。
(2)海河的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推测原因。
(3)随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黄河水泥沙含量减少,分析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14.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形、降雨条件分析泥石流多发区的自然特征。
(2)图中A地山脉分布并不广泛,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
(3)图中B地并不是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
(4)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试分析原因。
课时作业5 流水地貌
1~2.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第2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1.C 2.A
3~4.解析:第3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读图根据“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可知,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先后排序为①③②。故答案选B项。第4题,河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大量水流冲向凹岸,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凸岸流速缓,堆积作用强。最终导致河道天然裁弯取直,而弯曲的河道被废弃,积水成湖。由此判断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答案:3.B 4.D
5~6.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前后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基岩是较为完整的岩石,不易断裂破碎。第6题,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
答案:5.C 6.D
7~8.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第7题,河流中受侵蚀最强的是河流的凹岸,流水具有惯性,受其影响凹岸被侵蚀;图示为北半球河流,②为凹岸,故选B。第8题,凹岸被侵蚀,坡度较陡,凸岸沉积,坡度较缓,图中①为凸岸,②为凹岸,A正确。
答案:7.B 8.A
9~10.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第9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河流的凹岸被侵蚀,凸岸堆积,甲、乙处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但丙处不是,河道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关系不大,A错误;随着河流不断侵蚀凹岸,凸岸堆积,河道会变得更加弯曲,实线河岸比虚线形成早,B正确;甲、乙、丙三处中,乙处为凹岸,侵蚀作用最强,C错误,D错误。第10题,“V”形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增强,表现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C正确。
答案:9.B 10.C
11~12.解析:本题组考查外力的作用与地表形态。第11题,此处没有地壳抬升作用,八卦洲在长江下游,是泥沙堆积形成的地貌,A、B错误;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一个河心岛,所以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C错误;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上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D正确。第12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长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转,D错误;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以堆积作用为主,随着河流右偏,八卦洲面积将扩大,C错误;因此八卦洲将与北岸相连,故A错误,B正确。
答案:11.D 12.B
13.解析:第(1)题,河流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在出山口处泥沙沉积会形成冲积扇地貌。第(2)题,河流在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海河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可能是地壳经历了下沉过程。第(3)题,若入海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中泥沙减少,水质变好。
答案:(1)图略(各画出一个或多个,位置较准确即可)。
(2)海河入海口地区地壳下沉。
(3)减少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侵蚀加剧;水质变好。
14.解析:第(1)题,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峭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源。第(2)题,在山区、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风化作用,地表多碎屑物质,如果植被覆盖较差,水土保持能力弱,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第(3)题,B地夏季冰雪融化产生较大水流;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第(4)题,非洲总体比亚欧地区降水少。
答案:(1)泥石流多发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且多碎屑物质;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
(2)①A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植被缺乏,地表多碎屑物质;②气候特征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
(3)①B地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水流;②B地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
(4)非洲总体降水较亚欧地区少。
高中地理第一节 流水地貌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流水地貌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示第三级阶地, 泸定县城所在地的地貌类型属于, 图中甲处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