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检测: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2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检测: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2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检测: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2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1~2题。
1.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团城内的植被是人工营造的,属于人工植被,②正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③正确。故选B项。
2.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答案 D
解析 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D项正确,A项错误;冬季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小,B项错误;含水涵洞不能为土壤提供养分,C项错误。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红树林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红树林生长习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多分布渤海沿岸 ②根系不发达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渤海位于温带,缺乏红树林海岸,①错误;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③正确;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根系发达,②错误,④正确。
4.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 A
解析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读我国植被分布模式图,回答5~7题。
5.图中①②分别为( )
A.①为温带草原,②为温带荒漠
B.①为温带荒漠,②为温带草原
C.①为亚寒带针叶林,②为温带荒漠
D.①为温带草原,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③区域距海近,为落叶阔叶林。沿③②①的方向变化,降水逐渐减少,故②为温带草原,①为温带荒漠。
6.图中④为(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林。
7.图中⑤为(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⑤位于我国最南部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为热带雨林。
某地动物多具有夏眠、夜行、耐旱的特征。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植被最可能为(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
C.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夜行”可知,该地白天的气温高,不适宜活动;据材料信息“耐旱”可知,该地气候干旱;据材料信息“夏眠”可知,该地夏季炎热,故该地植被最可能为热带荒漠。
9.关于该地区植被特点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植被种群丰富 B.植物根部短小
C.叶片退化为刺 D.茎叶硕大肥厚
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植被为热带荒漠。植被种群简单,根部发达,叶片退化为刺。
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温哥华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荒漠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答案 A
解析 读图,根据纬度可知,温哥华位于温带地区,地处沿海,降水较多,植被类型最可能为落叶阔叶林。
11.加拿大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为( )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荒漠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答案 C
解析 加拿大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植被类型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12.温哥华与莱斯布里奇植被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降水 D.热量
答案 C
解析 温哥华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植被主要是森林;莱斯布里奇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植被主要是荒漠和草原。
二、综合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表为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时间。下图为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华北平原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6分)
(2)说出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12分)
(3)分析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8分)
答案 (1)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落叶阔叶林
(2)特点: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夏季,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3)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
解析 第(1)题,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第(2)题,读图即可判断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原因主要考虑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第(3)题,根据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分析原因。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日本熊本县阿苏山的代表性观光胜地是一片富饶的草原(阿苏草原),上千年来该草原都是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每年阿苏草原都会定期烧荒,很快新草就会破土而出,造就阿苏山大草原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观。但一年一度的烧荒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比如火势可能会蔓延到附近森林,盲目点火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左图为烧荒景观图,右图为阿苏草原位置示意图。
(1)指出阿苏草原所在地气候和所对应的植被类型。(4分)
(2)分析阿苏草原每年烧荒的时间。(8分)
(3)简析阿苏草原烧荒对草场自身的作用。(8分)
(4)说明应如何确保烧荒安全。(6分)
答案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
(2)冬末春初(3月)。此时,天气逐渐转暖,草原完全干枯,易于燃烧;早春,草还未发芽,烧荒不会危害嫩草的生长。
(3)当地水热充足,草原很容易向灌木过渡,逐步演变成森林;烧荒可以维持草原植被;烧荒可以减少有机物的积蓄,变为草木灰(矿物盐),成为刚发芽的嫩草肥料,确保新草破土而出;烧荒还可以烧死害虫病菌等,促进草的生长。
(4)烧荒前,在草原和周边森林之间清理出隔离带;加强防火常识的宣传教育;烧荒时注意风向,应该在上风向点火;烧荒时应划出警戒区,加强安全巡逻等。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阿苏草原位于日本南部,结合气候界线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第(2)题,由材料信息“每年阿苏草原都会定期烧荒,很快新草就会破土而出,造就阿苏山大草原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观”可知,烧荒时间为冬末春初。此时,天气转暖,草原完全干枯,易于燃烧;早春,草还未发芽,烧荒不会危害嫩草的生长。第(3)题,烧荒对草场自身的作用,可以从草原的维护、提供肥料、杀害虫病菌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烧荒前需要在草原和周边森林之间清理出隔离带;烧荒时还需要注意风向,应该在上风向点火;烧荒时应划出警戒区,加强安全巡逻;平时还需要加强防火常识的宣传教育等。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植被与环境
1,2,3,4,12
森林
6,7,10,11,13
草原与荒漠
5,8,9,14
播种时间
主要生长时间
收获时间
冬小麦
10月
4~5月
6月
玉米
6月
7~9月
10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樟树属于,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广州市的最常见植被类型是,北京市的植被主要特征是,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杨树所属的植被类型为,推测白刺的特点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甲所示植被类型为,图乙所示植被类型为,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图示板状根现象常出现在,乙所在自治区的植被分布特点是,多肉植物茎叶肉质化是为了,推测白刺的特点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树种最可能出现在甲地的是,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