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0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0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03
    还剩5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9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
    [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 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明确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3.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1m
    4.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麦浪滚滚 B.大河奔流 C.雪花飘飘 D.灯光闪烁
    5.《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 h内行驶15 km;乙在3 min内行驶750 m;丙行驶100 m需24 s。则三人骑车的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它在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5 m/s C.4.2 m/s D.3 m/s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10.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___________min_________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所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12.(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__________;如图甲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小的物体是__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

    13.如图甲所示是物体运动的s-t图象,其中物体A做_______直线运动,物体A的速度________物体B的速度;如图乙所示表示该物体__________;图丙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物体_________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____________,做变速运动,物体E做________(选填“减速”或“加速”)运动。

    14.甲、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运动8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__m。

    15.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了24 m的路程,前12 m路程用了4 s的时间,后12 m路程用了6 s的时间,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6.(10分)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AB
    40.0
    2
    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C
    90.0
    3
    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表格中的数据。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选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选择的坡度不能过大,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过小,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四、计算题(共12分)
    18.(3分)喜羊羊发现后方100 m处的灰太狼正以15 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 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19.(4分)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安保处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特在校门口竖立了如图所示的标志。
    (1)它的含义是什么?
    (2)从校门口到学校谅南边的南综合楼,汽车在柏油路上行驶的实际距离为0.8 km。有位金老师开车从校门口到南综合楼共用时10 min,请同学们通过计算来说明金老师是否遵守了校内交通规则。(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20.(5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 0m的桥梁,火车长600 m。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D
    6.D 7.C 8.D 9.C 10.B
    11.1cm 31.0 3 37.5 2.50
    12.(1)参照物 运动
    (2)右 大卡车
    13.匀速 大于 静止 D 增大 减速
    14.运动 0.05 0.4
    15.3 2 2.4
    16. (1)0.200 50.0 1 0.500 0.300 越来越大
    (2)
    (3)便于测量时间
    (4)小车运动时间太短,不好测量 小车静止 不动
    17.(1)变速 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2)C
    18.灰太狼到羊村所需时间,喜羊羊在20s内跑进羊村才安全,则它的速度至少应为。
    19.(1)图示标志为限速标志,指在校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km/h。
    (2)金老师开车速度:,因为v<5km/h,所以金老师行车遵守了校内交通规则。
    20.(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
    平均速度:。
    (2),。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30分.)
    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0.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 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 用力敲打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1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
    1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7.由于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 的。
    18.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19.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
    20.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1.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
    22.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3.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24题图
    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2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上图(24)所示的标牌,
    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5. 在屋子里说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使原声得到加强的缘故。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是为了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第26~27小题各4分,第28~29小题各5分,第30~31小题各6分,计30分.)
    2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7.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如何对话的 。
    29.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
    30.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1.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2小题6分,第33~34小题各7分,计20分.)
    32.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①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33.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3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声现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A
    A
    C
    D
    A
    C
    B
    A
    D
    B
    C
    B
    二、填空题
    16、振动,音调;17、双耳,立体;18、蚊子,牛;19、液体,固体;
    20、信息,能量;21、温度,340;22、dB,减小;23、乙,甲;
    24、声源处,传播过程中;25、回声,减弱回声。
    三、实验探究题
    26题:(1) 响度 (2)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27题:(1)棉线(固体)能传声 (2)细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更好 (3)手捏住线
    时,阻碍了振动在棉线上的传播 (4)不能
    28题:多次被弹开,振动可以发声,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将音叉振动时的微小形变放大,通过打手势、无线电等方式。
    29题: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30题:现象一: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较远,依据:光速远大于声速,光先到达人眼
    现象二: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依据:光速虽远大于声速,但由于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也很短,因而人感觉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
    31题:(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
    子振动,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2)振动的快慢 改变振动部分的长度,控制使尺子振动的幅度一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四、应用实践题
    32题:(1)①③④,③④
    (2)不能在教室内打球,不能在教室内高声喧哗等(答案只要合理就可以)
    33题: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光传播到人眼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s=340m/s×5s=1700 m
    34题: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 B.80℃的水比80℃的铁冷
    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2.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暖春 冰雪消融 B.盛夏 草上露珠
    C.凉秋 雾锁江南 D.寒冬 北国飞雪
    3.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
    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冬天口中哈出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5.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
    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7.现在等量的0℃的冰和0℃的水,要使物体冷却,其效果是( )
    A.用0℃的冰较好 B.用0℃水较好 C.都一样 D.都不好
    8.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
    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
    9.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都在液体表面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
    10.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A. B. C. D.
    1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晶体内能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二、多选题
    1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
    13.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A.灯丝用钨做成是因为它的熔点高 B.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
    C.表内物质应该都是晶体 D.北方气温有时低于零下50℃,因此北方多用酒精温度计
    三、填空题
    1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5.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6.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热。
    17.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水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________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8.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19.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并在玻璃片上撒上一些冷水后,发现在干净的玻璃片下表面析出的碘晶体比在容器壁上的碘晶体_____(填“多”或“少”)。

    20.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刻度已模糊不清,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3厘米;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28厘米;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15厘米;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______ .在室内气温36℃时,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 ______ 厘米.
    21.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此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发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产生的,马上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0℃。

    22.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____是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____℃。

    四、简答题
    23.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了,北方寒冷的冬天让人难以忍受,特别是戴眼镜的同学,每次从室外走进室内,眼镜上都会出现一层“白雾”,分析“白雾”形成的原因?




    五、计算题
    24.一支刻度均匀标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2℃;当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8℃。若把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26℃,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六、实验题
    2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_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8
    -6

    -2
    0
    0
    0
    0
    0
    0
    0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26.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湿度(oC)

    95
    96
    97
    98
    98
    98
    98
    99
    98
    98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___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______℃.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
    (3)由表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 d
    2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过程,需要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D 6.C 7.A 8.D 9.C 10.A 11.A
    12.AB 13.ABCD
    14.热胀冷缩 乙 可以
    15.熔化 保持不变
    16.液化 放
    17.蒸发(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18.晶体 80 吸热 大于
    19.升华 多
    20.48℃ 12
    21.凝华 低于
    22.B 45
    23.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所以眼镜上会出现一层“白雾”。
    24.25℃
    25.慢 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状态 -4
    26.乙 ; ①7 ; 98 ②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98 ; 小于 ; C.
    27.升华; 吸; 凝华; 凝华; 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北斗星
    2、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3、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
    A. 30°      B. 60°      C. 70°     D. 90°
    4、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
     A. 一定为25°    B.一定为65° C.可能为25°    D.可能为50°
    5、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6、(2017湖南益阳模拟)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

    7、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可能
    A. 等于0°    B. 小于60°    C. 等于 60°    D. 大于60°
    8、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9、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
    A. 太阳光是由三原色组成 B. 太阳光是由三色光组成
    C. 白色光是单色光 D. 太阳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色光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平面镜中的像     B.路灯下的人影    C.天空中的彩虹      D.“弯折”的铅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12、光具有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它的传播速度最快可达________km/s.
    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小红旗长度     cm,小红旗呈现红色是因它     红光(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

    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光纤通信中,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经过多次        ,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15、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     辨别出是小玲的。
    16、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

    17、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____、紫等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在可见光的外侧,还有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具有_____效应,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发光.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_______色.

    18、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这些“倒影”往往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进入了水中.
    19、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色光;用于电视遥控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叫做  外线.

    20、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电脑解码就是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强弱分布规律来读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请在下图(左)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2、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23、如图13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4、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因为S才是鱼真实的位置,S′处是鱼的像的位置。请你在乙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5、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相同时,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操作: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改变                    , 测量并比较影子长度L的大小。
    26、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27、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     (选填:平面镜、玻璃板)。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     (选填:远离、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
    (3)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28、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试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
    29、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光.

     
    五、计算题(共15分)
    30、(7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1、(8分)水平人行道上的路灯离地5.25m高,身高1.75m的人从路灯正下方匀速通过,若他头部在路面上的影子向前移动的速度为1.5m/s,求此人走路的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
    【分析】打雷时,闪电的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解答】解: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此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闪电是光,传播速度很快,先传到人眼,首先被看到,而雷声是声音速度很慢,传播时间较长,传到人耳的时间长,所以后听到雷声.
    故选B.
    3、B
    【解析】
    【详解】光与镜面所成的角度等于90°减去入射角,故而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该反射现象的反射角为60°。
    4、C
    5、D【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2)平面镜的应用是:成像,且能改变光路。
    【解答】解:①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凸面镜,故错误;
    ④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
    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选:D。
    【点评】知道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C
    7、B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解答。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 60°,折射角小于60°。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重点是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
    8、B
    【解析】
    【详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入射光线向右平移折射光线也随之向右平移,从而导致光斑右移,故A不符合题意;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但由于液面上升导致入射点左移,从而导致光斑向左移动,故B符合题意;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但由于液面下降导致入射点右移,从而导致光斑向右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由于折射角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光斑右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D
    【解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所以太阳光是复色光,而七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
    10、C
    二、填空题

    11、倒立   变大   不变 
    12、化学能    3×105 
    13、解:(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9.00cm;
    (2)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
    故答案为:9.00;反射。
     
    14、3×108     反射
    15、虚 3 音色
    16、    (1). 6    (2). 7:25
    【解析】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倒影距桥面也是3m,所以距桥面6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5。
    点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答即可,难度不大。
    17、 靛  色散  热  荧光物质  黑
    18、【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解答】解: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树木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19、【考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3)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解答】解:(1)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由于黄色是纸板只能反射黄光,所以在黄色的纸板上只能看到黄 色光;
    (3)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故答案为:色散;  黄;   红.
    20、【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及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分析.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解答】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三、作图题

    21、 略
    22、【解析】由题知,OB为反射光线,题目已经过入射点作出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即可,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
    23、平面镜作图、光的反射作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的像,如图13-1所示;用一线段将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1与O点连接,并延长即可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如图13-1所示。

                    图13-1
    24、略
    四、实验,探究题

    25、 (1)点光源高度越大,影长越短
    (2) 减少
    (3)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      
    26、粗糙的    一定垂直    不发生
     
    27、【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都是为了便于观察,蜡烛成像确定位置;
    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2)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解:
    (1)平面M应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即可以反射成像,又能透过光线,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根据实验要求,蜡烛A'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蜡烛A像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位置,由此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远离M,A的像液远离平面镜,故后面的蜡烛要远离平面镜才能与像完全重合;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
    故答案为:(1)玻璃板;大小相等,外形相同;远离;(2)对称;(3)A。
    28、解:
    (1)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同时也看到折射光线,故选D。
    (2)光源射出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入射角,空气中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折射角;
    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增大了入射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也就是折射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但不能得出成正比的关系,故选B。
    (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不改变方向;所以,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其传播方向不偏转,故选C。
    故答案为:(1)D;(2)B;(3)C。
    29、解:(1)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原因是黑色吸热本领强,使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
    (3)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所以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4)红光和绿光混合是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是品红,绿光和蓝光混合是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
    故答案为:(1)红、橙、黄、绿、蓝、靛、紫;(2)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红;(4)白.
    五、计算题

    30、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t=×2.56s=1.28s,由得s=vt  所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w   w w .x k b 1.c o m
    3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
    2.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3.下列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B.人眼既能看到实像又能看到虚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现实像,不能呈现虚像
    C.由于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虚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实像
    D.平面镜只能形成虚像,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
    4.小明用若干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发光物体,与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如图5-18甲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5-18乙中的(  )

    图5-18
    A.① B.② C.③ D.④
    5.(怀化中考)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 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  )
    A.小于10 cm
    B.等于10 cm
    C.大于10 cm
    D.在10 cm和20 cm之间
    6.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如图5-19所示。下列关于投影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图5-19
    A.内部灯泡用来照亮投影片AB
    B.投影片AB位于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C.平面镜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D.AB在屏幕上的像A'B',B'在屏幕下方、A'在屏幕上方
    7.在全班集体照相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镜头,则摄影师(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被照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9.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
    A.约为28厘米 B.约为14厘米
    C.大于28厘米 D.小于28厘米

     图5-20
    10.如图5-20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等位置,则在屏上生成最大的像时,蜡烛的位置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1.(2014·铜仁模拟)如图5-21所示的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图5-21
    A.大于100 mm
    B.大于50 mm小于100 mm
    C.小于50 mm
    D.等于50 mm
    12.(2013·贵州)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二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3.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    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颗    星。 
    14.(潍坊中考)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在图5-22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图5-22
    15.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大镜的焦距,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    像。 
    16.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5-23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50 cm刻度处的    (选填“左”或“右”)侧。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图5-23
    17.照相机用光圈控制     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摄明亮的物体之后又去拍摄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     (选填“开大”或“缩小”)。 
    18.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    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可以制成    镜,也可以制成    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    的作为物镜,用焦距    的作为目镜。 

     图5-24
    19.如图5-24所示的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 
    20.(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2)要科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    cm。 
    (3)矫正近视眼,要配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    透镜。 

    图5-25
    2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5-25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三、实验题
    22.在观察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的实验中:
    (1)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点燃蜡烛并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 
    (2)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    的烛焰的像。 
    (3)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二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5-26所示。

    图5-26
    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像距v)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次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长度/cm
    像的特征
    1
    4.0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2
    6.0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3
    8.0

    光斑大小不变
    只有圆光斑
    4
    10.0
    40.0
    8.0
    倒立的箭头
    5
    12.0
    24.0
    4.0
    倒立的箭头
    6
    14.0
    18.7
    2.7
    倒立的箭头
    7
    16.0
    16.0
    2.0
    倒立的箭头
    8
    18.0
    14.4
    1.6
    倒立的箭头
    9
    20.0
    13.3
    1.3
    倒立的箭头
      (1)凸透镜T的焦距为    cm。 
    (2)物距u在        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    ,像距    。(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4)当物距等于7 cm时,物体在光屏上    (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成像。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发光体的长度。 
    (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 。 
    四、作图题
    24.如图5-27所示,A是物体,A'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画出凸透镜的大致位置及焦点。

    图5-27
    25.画出图5-28中(1)~(4)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图5-28
    26.图5-29中A为烛焰上一点,A'为A在光屏上的像点,画出a、b经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图5-29
    27.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5-30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图5-30



























    参考答案
    1.A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2.D 分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B 分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光屏上能呈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在光屏上不能呈现。不论实像还是虚像都能直接用眼看到,并非幻觉。
    4.A 分析: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不仅是上下相反而且是左右相反,故选A。
    5.A 分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 6.D 分析:内部灯泡是用来照亮投影片AB,故A不符合题意;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物距是介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使用时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介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投影仪中平面镜是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AB在屏幕上的像A'B',B'在屏幕上方、A'在屏幕下方,故D符合题意。
    7.C 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在全班集体照相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说明像太大。要使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8.C 分析: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是实像,故把屏拿开像仍存在,但必须光线射入人眼中人才能看到。
    9.B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2f≈28 cm,故f≈14 cm。
    10.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但物距必须大于焦距,故选C。
    11.B 分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 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 mm小于100 mm。
    12.C 分析:物体从二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所以成实像,而移动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
    13.恒 行 卫
    14.凸 凸 乙 甲 分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远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
    15.小于 虚 分析: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要小于焦距,这样才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6.缩小 右 照相机 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图中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在50~60 cm之间,在50 cm刻度处的右侧,该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类似。
    17.进入镜头 开大
    18.望远 望远 显微 小 大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小。有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也有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
    19.缩小 一倍焦距以内 分析: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一倍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凸 实 (2)25 (3)凹 分析: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5 cm是眼睛的明视距离,即看得最清楚,且眼睛不易疲劳;近视镜是凹透镜。
    21.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 分析: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我们通过球形鱼缸看到的是小丑鱼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2.(1)光具座 高度 (2)清晰 (3)增大 变大
    (4)2f>u>f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要求,首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确定像的位置时,应使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可知,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二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像变大;由实验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2f>u>f。
    23.(1)8 (2)大于8 cm小于16 cm(或大于f小于2f)
    (3)变小 变小 (4)一定不会 等于 (5)f>8 cm成实像;f<8 cm成虚像;f>16 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若将发光体S放在焦点处,则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则在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的光斑,而只有将发光体S放在8 cm处时,光斑大小不变,可知此处即为焦点,则凸透镜T的焦距为8 cm;凸透镜的焦距f=8 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u在大于8 cm小于16 cm的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因为凸透镜的焦距f=8 cm,所以当u=7 cm时,u8 cm成实像,f>16 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间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规律等都可以。

    图D5-1
    24.如图D5-1所示。
    分析: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传播方向,连接物像,确定凸透镜的光心,连接AA'点,交主光轴上一点,该点是凸透镜的光心O,画出凸透镜的位置;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会聚在焦点上,确定凸透镜的焦点,由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像点,交主光轴于一点F,F是凸透镜的焦点。
    25.如图D5-2所示。

    图D5-2
    分析:根据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凹透镜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指向对侧焦点的光线平行射出。
    26.如图D5-3所示。
    分析:因为A'为A在光屏上的像点,所以A点发出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交于光屏上的A'点。

    图D5-3

    图D5-4
    27.如图D5-4所示。
    分析:因为是矫正近视眼,所以要用凹透镜,经矫正后,像成在视网膜上,这个图便容易画出了。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练习及答案(选自中考真题)
    ★ 选择题:
    1.(2017•哈尔滨)在实验室,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力
    2.(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馆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9t B. 9kg C. 9g D. 9mg
    3.下列关于物体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 000 g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200 g
    C.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为150 g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0.5 kg
    4.(2018山东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5.(2018宿迁省市)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 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石油 D.硬度
    6.(2018湖北省宜昌市)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7.(2018云南省昆明市)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8.(2018云南省昆明市)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9.(2018广西北部湾)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10.(2018江苏连云港)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海绵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
    A. 自行车的车架 B. 新型消防服 C. 输电导线 D. 便携式水果刀
    11.(2018湖南省邵阳市)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12.(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13.(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 填空题:
    1.(2017•海南)6月4日的《南海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g.110g=   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m3,它的密度是   kg/m3.
    2.(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018江西省)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油液态变成固态时,___ ___减小,___ ___增大所导致的。
    4.(2018江苏常州)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 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按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1h就需喷水 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ρ水=1×103kg/m3)
    5.(2018山东德州)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
    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 。

    6.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国人的登月梦终将实现。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是__ 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在地球上质量为120 kg的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0 kg。
    1.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300 g,则容器质量是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g/cm3。(ρ水=1.0×103 kg/m3)
    7.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g,石块的体积是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g/cm3。

    8.(2018山东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的质量 乙瓶液体的质量,甲瓶液体的密度 乙瓶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2018江西省)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油液态变成固态时,___ ___减小,___ __增大所导致的。
    ★ 实验题:
    1.(2017•湘潭)小聪用实验测量玻璃样品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1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把玻璃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样品的质量为 g.
    (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如图3,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mL.用细线系住玻璃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如图4,则玻璃样品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得出玻璃样品的密度为 g/cm3.
    (4)测得玻璃样品密度后,小聪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得知玻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017•菏泽)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述你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丽水)“童话云和”盛产木制玩具,是著名的木玩之城.小科同学从某玩具厂得到三块相同的积木,利用该积木和简单的器材在家里进行了“科学小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称得一块积木的质量为144克,测得该积木的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则积木的密度为  克/厘米3;
    (2)当将积木搭成如图三种方式时,积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用p甲、p乙、p丙表示);
    (3)把一块积木放入水中,若要使积木的上表面恰好浸没,则在积木上至少要施加多大的力?

    4.(2017•宜昌)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   ,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   g.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cm3上涨到38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   g/cm3.
    (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  ”.

    5.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___ _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__ 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1=20.8 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___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___cm3,则樱桃的密度为____kg/m3。
    (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偏_ __(选填“大”或“小”)。
    (5)测量前,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他应__ __;假如测量时指针也如图丙所示,则他应__ __(均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
    6.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__ 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__ __。
    (6)天平调节平衡后,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空烧杯的质量,请你指出该同学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__ __;②__ __。
    7.(2018湖北十堰)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为 g;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 cm3
    (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 g/cm3;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
    (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ρ油= 。(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2.B3.B4.A5.B6.A7.D8.D9.A10.B11.A12.B13.C
    填空题:
    1.0.11 1.1.1×103
    2.1.05 不变
    3. 密度 体积
    4. 2.5×10-6 7.2汽化凝固
    5. 右 1.224×103 大
    6.运动 等于 500.8
    7. 27.2_ 10
    2.728. 等于小于9. 密度体积_
    实验题:
    1. 零刻度线左2730102.7非晶体
    2.(1)天平 (2)取适量的冰放到塑料袋中密封,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在室温环境中等到塑料袋中的冰熔化后,擦掉塑料袋外面的水珠,再测出塑料袋和水的总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即可证明。(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0.6 p乙>p甲=p丙0.96N
    4.取出最小砝码,通过移动游码59.6 7.45减小误差
    5.游码右_75.8 50 1.1×103 _大A C
    6.零刻度线_62 28 1.09先测量烧杯和菜油的总质量,再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用手直接拿砝码烧杯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7. 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7102.7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质量检测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 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B. 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4. 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人工虹的形成 D.小孔成像
    5.下列哪种器械利用了紫外线( )
    A. 能让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验钞机
    B. 让士兵夜间在战场上看清周围物体的夜视仪
    C. 能够用看不见的光产生大量的热的烘烤机
    D. 能够让电视机进行遥控的电视遥控器


    6.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蜡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7.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
    A.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
    B.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大小不变
    C.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
    D.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
    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9.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注意:第12~14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下面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霜是水凝华而成的
    B.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C. 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D.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3.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下列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是( )
    A. 凸透镜不动,蜡烛、光屏互换位置
    B. 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蜡烛
    C. 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
    D. 凸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
    1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量杯的质量是20g
    B.液体的质量是100g
    C.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
    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5.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16.我们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其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9.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____。
    20.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像都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23.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使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镜头和底片的距离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24.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是物质的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5.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
    26.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27.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8.完成图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9.(7分)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求:
    (1)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103 kg/m3)






    30.(6分)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
    (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





    31. (7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k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些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瓶的容积;
    (2)金属的质量;
    (3)金属的密度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在春天或秋天的清晨,有时会看到河面上方向上冒“白气”。请分析说明“白气”是如何产生的.



    33.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缩小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以在图上画光路图,以辅助说明)


    五、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34.(6分)在“探究热水冷却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时间t/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t/℃
    70
    50
    35
    40
    23
    22
    22
    22




    (1)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水的初温是70℃.如果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在水中,测量结果会比水的实际温度 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5)温度计的位置要适当,适当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5)若凸透镜的焦矩为10厘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_________为止。
    36. (5分)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 g/cm3。
    (5)实验完成后小军在反思环节中想这样测出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B 7.D 8.B 9.C 10.A 11.D 12.BD 13.AD 14.ABD
    二、填空题
    15.火车 西 16.空气 大于 17.前 凹 18.60° 30° 19.升华 凝华 20.反射 虚像
    21.300 能 22.4 25 23.减小 增大 24.凝固 晶体 25木球 铁球 26.放大 投影仪
    27图略 28.图略
    三、计算题
    29.解:(1)ρ= m/v
    V’=m/ρ=5400g/2.7g/cm3 =2000cm3<3000cm3
    ∵V铝<V球,
    ∴铝球是空心的;
    (2)V空=V球-V铝=3000cm3-2000cm3=1000cm3.
    (3)m水=p水V水=1×103 kg/m3×0.001m³=1kg
    m总=1kg+5.4kg=6.4kg
    30.解:(1)v= s/t=100m/80s=1.25m/s
    (2)t1= s1/ v1=20m/0.8m/s=25s;
    t2=t-t1=80s-25s=55s;
    s2=s-s1=100m-20m=80m;
    v2= s2/ t2=80m/55s=1.45m/s.
    31.解:m1=m瓶和水-m瓶=0.4kg-0.1kg=0.3kg,
    ρ= m/v
    V瓶=V1水= m1/ρ=0.3kg/1000kg/m3=3×10-4m3
    (2)m金=m瓶和金-m瓶=0.8kg-0.1kg=0.7kg.
    (3)m水=m总-m瓶和金=0.9kg-0.8kg=0.1kg,
    V水= m水/ρ=0.1kg /1000kg/m3=1×10-4m3;
    V金=V瓶-V水=3×10-4m3-1×10-4m3=2×10-4m3;
    ρ金= m金/ V金=0.7kg/2×10-4m3=3.5×103kg/m3.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河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且温差较大;河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温度高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遇到低温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33.如图所示,来自A点射向圆心的光线,出射光线方向不变。来自A点斜射向界面的光线,出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两条出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较于A′点,A′是A的虚像;同理,B点成像于B′点,A′B′小于AB;所以,看到的“鱼”是鱼的缩小的虚像。
    五、综合题
    34.(1)66°
    (2)图像略(描点,连线各一分)
    (3)0~25min,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的越来越慢;
    25min~35min,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4)低
    (5)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既不碰到容器底,也不碰到容器壁。
    35.(1)垂直
    (2)光屏中心
    (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4)下;主光轴的下方
    (5)60~70;亮
    36.(1)平衡螺母
    (2)62
    (3)30
    (4)2.07×103
    (5)偏小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仔细想一想,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