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自贡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理)试题附答案
展开四川省自贡市普高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理工类)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 )
A. B.或
C. D.
2.若(其中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是( )
A. B. C. D.2
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66 B.99 C.110 D.143
4.在矩形中,,,若向该矩形内随机投一点,那么使与的面积都小于4的概率为( )
A. B. C. D.
5.从1,3,5三个数中选两个数字,从0,2两个数中选一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6 B.12 C.18 D.24
6.将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则具有性质( )
A.在上单调递增,为偶函数
B.最大值为1,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C.在上单调递增,为奇函数
D.周期为,图象关于点对称
7.已知数列,则是数列是递增数列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8.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63,36,则输出的( )
A.3 B.6 C.9 D.18
9.在四边形中,,,则( )
A.5 B. C. D.3
10.若长方体的顶点都在体积为的球的球面上,则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
A.576 B.288 C.144 D.72
11.如果函数满足(),则的一个正周期为( )
A. B. C. D.
12.下列四个命题:①;②;③;④,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
14.在的二项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1024,则展开式常数项的值等于 .
15.满分为100分的试卷,60分为及格线,若满分为100分的测试卷,100人参加测试,将这100人的卷面分数按照[24,36),[36,48),…,[84,96 ]分组后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及格人数较少,某老师准备将每位学生的卷面得分采用“开方乘以10 取整”的方法进行换算以提高及格率(实数a的取整等于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某位学生卷面49分,则换算成70分作为他的最终考试成绩则按照这种方式, 这次测试的不及格的人数变为 .
16.函数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向量
(1)当时,求的值;
(2)已知钝角中,角为钝角,分别为角的对边,且,若函数,求的值.
18.某调查机构对某校学生做了一个是否同意生“二孩”抽样调查,该调查机构从该校随机抽查了100名不同性别的学生,调查统计他们是同意父母生“二孩”还是反对父母生“二孩”,现已得知100人中同意父母生“二孩”占60%,统计情况如下表:
| 同意 | 不同意 | 合计 |
男生 | a | 5 |
|
女生 | 40 | d |
|
合计 |
|
| 100 |
(1)求 a,d 的值,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有97.5%的把握认为是否同意父母生“二孩”与性别有关?请说明理由;
(2)将上述调查所得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所有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 位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记被抽取的4位学生中持“同意”态度的人数为 X,求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
0.15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9.若数列的前项和为,首项,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令,设数列的前项和,比较与大小.
20.如图,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底面,,.
(1)证明::;
(2)点在棱上,且,若二面角大小的余弦值为,求实数的值.
21.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若有极值,对任意的,当,存在使,证明:
2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的值.
23.设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对任意实数,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一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ADDAC ACCCB AB
二、填空题(20分)
13. 14.15 15.18 16.
三、解答题(70分)
17.(1)∵,∴,即
(2),
由角为钝角知
18. (1)因为100人中同意父母生“二孩”占60%,
所以,
文(2)由列联表可得
而
所以有97.5%的把握认为是否同意父母生“二孩”与“性别”有关
(2) ①由题知持“同意”态度的学生的频率为,
即从学生中任意抽取到一名持“同意”态度的学生的概率为.由于总体容量很大,
故X服从二项分布,
即从而X的分布列为
X | 0 | 1 | 2 | 3 | 4 |
X的数学期望为
19. (1)且
(2)
20.(1)证明:取AD的中点O,连OC,OP
∵为等边三角形,且O是边AD 的中点
∴
∵平面底面,且它们的交线为AD
∴
∴
∵
∴
∴
(2)分别以OC,OD,OP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即:
设,且是平面ABM的一个法向量,
∵
∴
取
而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21. 解:(1)的定义域为,
.
理科①若,则,所以 在上是单调递增.
②若,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2) 由(1)当时,存在极值.
由题设得.
又,……5分
设.则.
令,则
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又,所以,
因此
即
又由知在上是减函数,
所以,即.
22.(1)
圆
(2) 将 代入
∴
设点所对应的参数为则
∴
23.(1)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综上:
(2)对任意实数,都有成立
即
根据图象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