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2 认识自己教案设计
展开沧县实验学校小学教师教案
课题 | 2、认识自己 | 备课人 | 高洪英 | |||
教学目标 | 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人物。 | |||||
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 ||||||
3、能意识到观察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特征,发现合作的和好处 | ||||||
重、难点 | 观察身体轮廓,人身体的组成部分,学习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
| |||||
教学时数 | 2 | 教学方法 | 观察,小组合作 | |||
教学准备 | 观察,小组合作 |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进入观察自己的身体。 你有什么办法观察自己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学生讨论,把想到的方法写在记录本上,汇报讨论结果。 2.学生观察记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纸上用笔画出身体的轮廓。画好后请你观察,你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1比,小组中谁最高?谁最重?想1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最高,谁最重?把测量的结果标的轮廓图上。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结果。 3.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显著特征。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请大家互相观察自己同学有哪些不同之处?看谁找到的多?把观察到的特征标在轮廓图上。学生观察比较活动,汇报观察结果。 4.讨论:
| ||||||
展示自己的轮廓图:说1说自己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猜出是谁的轮廓吗?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5.指导学生观察指纹。小组活动:将每个组的同学将右手食指的指纹印在书上。请你们比较小组每个同学的指纹,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把你小组成员的名字写在书上,把你们的发现也写在书上。汇报小组观察比较结果。 讨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指纹的这种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关于指纹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 一、全课总结。
二、练习作业。
| ||||||
板书设计 | 课后反思与重建 | |||||
2、认识自己 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指纹: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 本科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基本上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并且能够亲自测量,能够分组画出自己的轮廓。
|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14 纸飞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上册14 纸飞翼教案及反思,共2页。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9 浮与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9 浮与沉教案,共4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1 亲历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 亲历科学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