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1 不一样的溶解教案
展开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不一样的溶解》。教材以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为引入,设置了观察环节、提出问题环节、实验环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最后通过处理信息,得出溶解的特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大部分没有接触过高锰酸钾这种物质,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外形,再到观察高锰酸钾溶于水,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再通过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总结特征和相同点,提升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本节课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能够提出1—2个可探究的问题;
2.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能够总结出不同物质溶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学习重点:
1.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能够提出1—2个可探究的问题;
2.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能够总结出不同物质溶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学习难点:
1.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能够提出1—2个可探究的问题;
2.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能够总结出不同物质溶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高锰酸钾、药匙、烧杯、水、玻璃棒、白糖、小苏打、洗衣粉、食用色素)、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出示高锰酸钾图片,提问:请拿出小组的高锰酸钾,仔细观察,说一说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出示任务:用药匙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注意: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不可直接接触。也不可以接触高锰酸钾溶液。
提问: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1.学生拿出用密封袋装好的高锰酸钾,仔细观察并回答高锰酸钾的特征。(深紫色、由小颗粒组成的固体。)
学生按照提示用药匙取一勺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变化。
3.学生思考并回答观察到的发现。(刚开始在水中有一条一条的紫色,然后有一部分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慢慢溶解了,最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紫色。)
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需求性。为学习目标1的学习做铺垫。
提出问题
提问:通过刚刚的观察与发现,你有哪些想探究的问题呢?
重点讲解:提出的问题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可探究的问题。例②的问题不可探究,所以不是科学问题。
2.任务: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问题银行里,等问题解决了写出提取时间。
1.学生思考并回答。(例①其它物质与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一样吗?例②高锰酸钾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水中?)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了如何提出科学合理可探究的问题。每个人提出1—2条科学问题,写在问题银行里。
本环节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的过程,充分了解了提出问题的要点,即需要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达成学习目标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每组在材料超市中任选2种物质放入水中,观察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注意:每种物质均为老师提前准备好的5g。
引导学生整理观察记录,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以小组为单位,任选2种材料进行溶解实验。实验过程中,每过2分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填写实验记录单。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最终总结出: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有的物质溶解的快,有的物质溶解的慢。
本环节的核心在于处理信息。通过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将现象经过对比与分析,最终得出溶解的特点,达成学习目标2。
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2 溶解与搅拌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2 溶解与搅拌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结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解的秘密1 不一样的溶解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解的秘密1 不一样的溶解优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结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4 溶解的多与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4 溶解的多与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