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1金属教案青岛版五四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781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11 金属教学设计
展开金属
【教材分析】
本课以金属为题,引导学生探究金属这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即金属的共性。本课在结构上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金属物品的金属属类,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用金属制作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利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启发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基本性质,即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有延展性。最后,以拓展的方式补充常见金属性价。在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水平。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金属具有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共同性质,建立初步的“金属”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金属具有的共同性质,建立初步的“金属”概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
【教学具准备】
师准备: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筷子、砂纸、粉笔、烧杯、热水、电池、小电珠、导线、铁锤、铁砧等供分组实验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哪些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呢?(学生展示金属物品,师板书其名称)我们所带物品有限,平时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呢?(学生加以补充师并板书)在桌子上放的这些物品中,哪些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物品分类)
2、这些金属,它们可能有哪些性质呢?(学生进行猜测,师板书)
3、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活动二:积极探索、学习知识(20分钟)
1、观察、实验,研究金属性质
1)、认识铜、铁、铝等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请同学们用眼观察一下这些物体或用砂纸打光它们,观察到什么?
师生交流后,师小结:铜、铁、铝等金属都有光泽,而木棒、筷子等非金属物品却没有光泽。
2)、认识铜等金属都容易传热
学生把适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物品放入盛有热水的的烧杯中,用手拿着另一端,过一分钟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 金属物品慢慢变热,而非金属物品未变热。说明金属都可以传热。
3)、认识铜等金属都可以导电
把不同物品分别接入简单电路中,看小电珠是否能发光。
小结:铁钉、铝勺等接入电路中能使小电珠发光,而木棒等不能使小电珠发光,这说明金属都可以导电。
4)、认识铜等金属都有延展性
把不同物品分别放在铁砧上用铁锤捶打,看它们各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铁钉等金属都被捶扁了,变宽变长了,而木棒、粉笔被捶破了。说明金属都能被捶扁变长。
2、归纳金属共性,给出“金属”概念
1)、引导学生分步归纳:铜、铁、铝等都有光泽;都可以传热;都可以导电;都能被捶扁、捶长。
2)、引导学生全面归纳:这些金属材料都具有金属光泽,都具有传热、导电、延展的性质。
3)、金属:人们把具有铜、铁、铝的共同特点的物体归为一类,叫做金属。
3、指导学生了解人们对金属各种性质的利用。
人们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能结合日常生活列举一些实例?
活动三、巩固应用(10分钟)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多媒体出示金属用途视频)
活动四:课堂评价(5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位同学表现最好?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好?你们觉得老师今天表现如何?
活动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你收集一些你认为是金属的东西,检验一下是否具有金属的性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17 金属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7 金属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页。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9 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9 纸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