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0《三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三峡》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作者郦道元以仅150余字,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对于没有走出过新疆的孩子来说只能通过理解词句,展开想象,将文言先翻译成现代文,再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这就有很大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篇文章,作者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生较难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因为我们所带班级大部分孩子没有走出过南疆,很难跟作者达到共鸣。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三峡自然之美。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境导入
大美中国,魅力之行,今天我们走进美丽的三峡。
老师展示长江三峡视频,今天,我们就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一起来欣赏一下1500多年前的长江“三峡”之景吧!
(板书:三峡 郦道元)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研读,感受三峡之美
1.概括三峡之美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
(1)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2)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3)第④段描写了三峡什么季节的景色?其特点是什么?
(师引导,生交流讨论)
预设:
(1)《三峡》一文写山,突出其高峻险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其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说明山高、陡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突出了山峰的险峻、江面的狭窄、峡谷的幽深。
(2)写水,则重点表现夏水水流湍急,迅猛异常。接着描绘春冬之时水的清澈。
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其间千二百里”“千二百里”的路程朝发夕至,突出行船之快,侧面写出江流之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侧面突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写春冬之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动态,以“绿潭”“倒影”静态。以“素”修饰“湍”,水如白练,写出水的明净轻快;以“绿”饰“潭”,突出潭水的深沉宁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突出了春冬三峡清幽秀丽的特点;“绝 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动静结合、俯视山峰、山清水秀;而“清荣峻茂”一字一景,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三峡“水”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3)第④段描写了三峡什么季节的景色?其特点是什么?
写了秋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抓住山野寂静,猿声哀婉的特点,变现秋季的凄清萧瑟,突出凄异美。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体会三峡之美
师: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何处?试用“三峡的……美,美在……”的句式来表达。
预设:
三峡的山美,美在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天蔽日;
三峡的水美,美在水流湍急,迅猛异常,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的四季美,美在夏水的奔放,春冬的清幽,秋季的凄异。
小结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壮观的三峡大坝,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祖国山河承载着中华儿女永远的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分析,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学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文言实词理解法,景物特征概括法,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