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4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和淀粉都属于还原性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纸尿裤中含有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B.天然橡胶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
C.人造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为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制成
D.有机玻璃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合成塑料,具有良好透光性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单质硫并沉淀出来。若将硫代硫酸钠溶液先与界面活性剂(不参与反应)均匀混合于烧杯中,再加入盐酸并立刻搅拌、静置后无沉淀产生,得到含硫单质的胶体(硫分散在体系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界面活性剂减缓了硫生成的速率
B.加入界面活性剂后生成的单质硫颗粒直径约为1 nm ~100 nm
C.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
D.用光束照射烧杯中液体,将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4.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丙烯酸和油酸 B.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环丁烷和乙烯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目为NA
B.一定条件下,2.3 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0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S2-的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目为NA
6.下列混合物在总物质的量一定时,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A.甲烷、乙烯、甲醇 B.乙烯、乙醇、2−羟基丙酸
C.乙炔、苯、苯乙烯 D.丙烯、2−丁烯、丁醛
7.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苯中的苯酚(溴水)
C.甲烷中的乙烯(KMnO4酸性溶液)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
8.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聚乙炔;②蔗糖;③碳纤维;④硫橡胶;⑤大豆油;⑥纤维素;⑦脱氧核糖核酸;⑧高级脂肪酸钠;⑨羊毛纤维;⑩光导纤维
A.①④⑥⑦⑨ B.①③⑤⑥⑦
C. ①②⑤⑨⑩ D.④⑤⑥⑧⑩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酸性溶液中:Na+、ClO-、SO42-、I-
②无色溶液中:K+、Na+、MnO、SO42-
③碱性溶液中:CO32-、SO42-、K+、AlO
④中性溶液中:Fe3+、K+、Cl-、SO42-
⑤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⑥与铝粉反应放出H2的无色溶液中:NO、Al3+、Na+、SO42-
A.③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⑤⑥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TNT:+ HNO3 + H2O
B.BrCH2CH2COOH与NaOH醇溶液共热:BrCH2CH2COOH+NaOH CH2=CHCOOH + NaBr + H2O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 + CO2 + H2O 2 + Na2CO3
D.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3CH2OH + HBr CH3CH2Br + H2O
11.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 mol
B.ClO的生成是由Cl2的量的多少决定的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反应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 mol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银氨溶液继续水浴加热,未在试管内壁上形成银镜 | 蔗糖未发生水解反应 |
B | 将油脂、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几分钟,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混合物滴入蒸馏水中,液体表层无剩余油滴 | 油脂已完全水解 |
C | 将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物迅速升温至170℃,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紫色变浅 | 反应生成了乙烯 |
D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HNO3,析出白色固体 | 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13.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14.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制乙醇;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制对硝基甲苯;甲苯与酸性KMnO4作用制苯甲酸
C.氯代环己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环己烯;丙烯与溴水反应制1,2−二溴丙烷
D.乙酸、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制苯甲酸和乙醇
15.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16.下列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稀HNO3反应,还能够水解的是
①Al2O3;②对羟基苯甲酸钠;③酶;④纤维素;⑤甘氨酸;⑥KHSO3;⑦Al(OH)3;⑧NH4I;
⑨硬脂酸钠;⑩(NH4)2CO3
A.②③⑥⑧⑩ B.①③⑤⑥⑦⑩ C. ①②③⑤⑦⑨⑩ D.全部
17.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C.a=0.2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8.已知:①Na3N+3H2O===3NaOH+NH3↑,②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NH3是还原产物
B.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②中每生成1 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19.下列物质中,能显示酸性,还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
A. B.
C. D.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AlO结合H+能力比CO32-强 |
B | 实验室常用MgSO4溶液与NaOH溶液制备Mg(OH)2沉淀 | Mg(OH)2不溶于强碱 |
C | 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可发生铝热反应 | 铝单质具有还原性 |
D | 盐酸、氨水均能溶解Al(OH)3 |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
21.200℃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5.8 B.11.6
C.23.2 D.46.4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2NH4++Fe3++5OH-===2NH3·H2O+Fe(OH)3↓
B.用稀氢碘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2Fe3++3H2O
C.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发生的反应:Al3++3HCO3-===Al(OH)3↓+3CO2↑
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O32-+CO2+ H2O===2HCO3-
23.下列两种方案制备氢氧化铝:
Ⅰ:2.7 g AlX溶液氢氧化铝
Ⅱ:2.7 g AlY溶液氢氧化铝
已知所用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为3 mol·L-1,下图是向X溶液与Y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的是向Y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方案Ⅱ比方案Ⅰ生成更多的气体
C.在M点时,两方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M点以后,a、b两条曲线重合为一条
24.a mol 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的气体中只有O2和H2O,且物质的量的比为1∶1时,a∶b为
A.2∶1 B.2∶3
C.1∶1 D.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7分)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聚物,其结构片段为 该高聚物具有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若该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为 ;合成该高聚物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之一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11分)Ⅰ.ClO2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Ⅱ.已知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H2O2+2Fe2++2H+===2Fe3++2H2O、H2O2+2Fe3+===2Fe2++2H++O2↑
(1)与上述反应类比,I2也能与H2O2发生类似反应。请在空格处填入合适的化学方程式:
H2O2+I2===2HIO;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有同学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O2↑+2H+,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27.(14分)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到V mL2.0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V ≥ 。
(3)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问题讨论:
(4)某同学认为用下图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 (填“需要”或“不需要”)。
(5)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
① ;
② 。
【探究三】实验方案:称量a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下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6)若计算合金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实验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28.(16分)化合物J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1)I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E+F→G的反应类型为 ,G→H的反应类型为 ;
(3) D的化学名称为 ;
(4) C的结构简式为 ,L的结构简式为 ;
(5)G→J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J→K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与I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具有六元碳环结构;③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