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展开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蓝藻、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
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4.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白光下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瞬间[H]和C5下降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5.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之前需要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等步骤
B.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可观察到部分细胞环沟加深,最终分裂成两个细胞
C.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细胞,可以移动装片再找
D.视野中能观察到呈正方形的马蛔虫受精卵
6.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植物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表明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伞藻的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表明伞藻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利用核移植技术培养克隆动物,表明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D.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多种血细胞,表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7.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8.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子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
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 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C.雄蜂均为褐色眼 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9.某雄性二倍体动物的一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将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记为子一代,把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记为子二代。下列对这两次连续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为有丝分裂
B.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为减数分裂
C.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一定为有丝分裂
D.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一定为减数分裂
10.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②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③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是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是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是正确 D.4种说法都正确
1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1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两亲本间的组合
C.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13.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 或Tt
14.人类的禿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禿顶,妻子的母亲禿顶;丈夫禿顶,丈夫的父亲非禿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禿顶的概率和禿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 BB | Bb | bb |
男 | 非禿顶 | 秃顶 | 秃顶 |
女 | 非禿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1/4;3/8 B.1/4;3/4 C.1/8;3/8 D.1/8;3/4
15.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 、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16.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个品种的豌豆杂交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GGhh×ggHH B.GgHh×ggHh
C.CgHh×Gghh D.Gghh×GGHh
17.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18.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
C.杂合子Aa中某条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D.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19.下列关于遗传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B.基因型相同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
C.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③过程中
20.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D/d控制。A、B和D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a、b和d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64 B.1/16 C.3/16 D.15/64
2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且I、Ⅱ小桶中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甲、乙重复足够多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22.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某学校开展“调査人群中高度近视遗传病发病率”活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集高度近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了解其症状与表现
B.调查时需要查家庭成员患病情况
C.为保证调查群体足够大,应汇总各小组调查数据
D.高度近视遗传病发病率=高度近视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23.如图为某遗传病家族系谱图(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深色表示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1、I2、Ⅰ3、I4和Ⅲ2的基因型均为Aa
C.Ⅱ3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概率是相等的
D.若Ⅱ3的基因型为AA,则Ⅳ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
24.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核仁、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无分裂能力
C.不同生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也是不同的
D.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肯定不会出现两组中心粒
25.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
B.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別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 (12分)下图甲为适宜温度下衣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为适宜温度下将衣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的相对值(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判断,光照强度相对值为4时,衣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 。图甲中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要使衣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 。
(2)图乙所示实验中,有2h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为 h;与6h相比,8h时衣藻细胞叶绿体基质中的ADP和Pi的含量会 。
(3)图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 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
。
27.(10分)图甲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变化发生在 期。
(2)图乙中,①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①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 。
(3)图乙中,②细胞处于图甲中的 段,对应图丙中的 。
(4)图乙中,③细胞的名称是 。请仔细观察③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8分)某雌雄同株的高等绿色植物具有茎的颜色(绿茎、紫茎)和花的颜色(红花、白花) 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一株绿茎、红花植株与一株紫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统计结果如表:(子代数量足够多)
F1表现型及比例 | 全为紫茎、红花 |
F2表现型及比例 | 紫茎、红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绿茎、白花=27:21:9:7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茎与紫茎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F1紫茎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同时出现了绿茎和紫茎,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
(2)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定律,理由是
。
(3)在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在F2的紫茎白花植株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是 。
29.(10分)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 。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后,对植株进行 处理,选出表现型为 的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种,比例为 。(不论顺序)。
30.(10分)肥胖已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是预防肥胖的途径之一。科研人员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相关物质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
。
(2)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可通过检测细胞内脂肪粒的数量来进行定量分析,观察脂肪粒时,可用 染液将其染成红色。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该实验的结论是
。
(4)检测发现,用发酵大麦提取物处理的前脂肪细胞内相关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据此推断,发酵大麦提取物影响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机理是 。
参考答案
1-5BCBCC 6-10ABDCA 11-15CDAAB 16-20BDDAD 21-25CBAAC
- (1)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CO2浓度 (2) 2—4 减少 (3)小于 两时间段内细胞呼吸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但是容器内4—6h CO2浓度较高
27.(1)DNA复制 减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4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BC B(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8.(1)紫茎 性状分离 (2)自由组合 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9:7,说明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3)3/7 1/3
29.(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ddRr 1/2 (3)病原体(感染) 矮秆(抗病)
(4)4 12∶6∶2∶1
- (1)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苏丹Ⅳ (3)提取物的种类和浓度 在0—400µɡ/ml范围内,随两种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增强;相同浓度条件下,发酵大麦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更强 (4)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录)来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