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没有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故C项正确;细菌细胞体积小、为单细胞、没有线粒体均不是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故A、B、D项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具有细胞结构 D. 都能够增殖
【答案】D
【解析】
【详解】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和C.HIV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大肠杆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都具有细胞结构,B、C错误;
D.HIV、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能够增殖,D正确。
故选D。
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及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 脂肪、糖类、蛋白质、核酸
C. 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肪 D. 脂肪、蛋白质、糖类、核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故正确答案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A正确。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B. 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
C. 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
D.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A正确;
B.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蓝藻等原核细胞,B正确;
C.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正确;
D.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的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的②只有一种
B. 组成DNA和RNA的该物质不同点只在结构②
C.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 人体内的③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三者共同构成核苷酸。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
【详解】A.人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故②五碳糖有两种,即脱氧核糖和核糖,A错误;B.组成DNA的该物质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二者区别在于结构②五碳糖和③含氮碱基,B错误;C. ③含氮碱基在生物体中共有5种,即A、T、C、G、U,C错误;D.人体内的③有5种,即A、T、C、G、U,D正确。故选D。
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 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 血浆中的HC03-、HP042-等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人体缺Fe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造成缺Fe性贫血,A正确;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B错误;生物体内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血浆中的HC03-、HP042-等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正确。
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DNA和R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B. 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C. 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试剂
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和核酸时,都需要先用盐酸解离,再染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
B.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和甲基绿试剂,C错误;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不需要用盐酸解离,但是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D错误。
故选B。
8.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A. 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B. 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
C. 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D. 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
【答案】A
【解析】
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使细胞涨破的方法是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A正确
9. 在真核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骨架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10.科学家提供具有放射性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 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 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乳腺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乳腺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中a为内质网、b为细胞膜、c为高尔基体。
(2)由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故选D
11.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膜共具有两层磷脂分子层,蛋白质分布其中
B. 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C. 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膜共有四层磷脂分子层,蛋白质分布其中,A错误;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B正确;
C.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A。
12.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变形虫是否含有细胞核,因变量是生命活动,根据题意分析,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同种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恢复各种生命活动,从题意中可以看出细胞核对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
13.下列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最可能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 甘油 B. CO2 C. H+ D. 乙醇
【答案】C
【解析】
【详解】甘油、CO2、乙醇,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B、D均错误;H+可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14.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B. 水稻对Si0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044-需求量较小
C.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D.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图分析,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如水稻吸收Si044-多于番茄,因此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A正确;
B.据图分析,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水稻对Si0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044-需求量较小,B正确;
C.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如水稻吸收Si044-与Ca2+,这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
D.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收的水多于吸收的Ca2+,D错误;
故选D。
1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要发生自动复原
【答案】D
【解析】
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A正确;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进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不同,因此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高浓度的乙醇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会杀死植物细胞,D错误。
16.下列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
A. 乳酸的生成 B. ATP的生成
C. 丙酮酸的生成 D. CO2的生成
【答案】D
【解析】
乳酸是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人体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错误;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发生在线粒体中,D正确。
1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分子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B. 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
C.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一定是被动运输
D.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A正确;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正确;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一定是被动运输,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
18.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
B.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 ATP〜ADP相互转变时物质和能量转变都是可逆
D. 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线粒体中可以完成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因此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A正确。
B.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ATP〜ADP相互转变时,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C错误。
D.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通过转化为ADP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D错误。
故选A。
19.下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 图1中的H+ 来自水,图2中H+的只来自丙酮酸
C. 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 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为水的光解过程,发生中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图2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的内膜上,A错误;
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B错误;
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C正确;
D.影响图1水的光解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影响图2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主要外界因素上温度,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有关酶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洗衣粉中的脂肪酶有助于洗涤油污
B. 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
C. 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再浸泡衣物
D. 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洗衣粉中的脂肪酶可以催化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有助于洗涤油污,A正确;
B.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B正确;
C.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若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则会使得酶的活性丧失,不能发挥作用了,C错误;
D.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D正确。
故选C。
21.如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A. 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 图B中的⑤、④、⑥相当于图A中的②
C. 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 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①是a溶液,②是半透膜,③是清水,④是细胞膜与细胞壁的间隙,⑤是细胞壁,⑥是细胞膜,⑦是液泡膜,⑧是细胞质,其中⑥、⑦、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详解】A.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 B.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②半透膜,图B中⑥为细胞膜,⑦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C正确;
D.图B中的⑦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②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D正确。
故选B。
2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A. 酶具有专一性 B. 酶作用条件温和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下图中纵坐标表示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表示pH,将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8)溶液的pH由1.8调至12,能正确描述其催化活性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详解】肠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8,在pH值为1.8的环境中,淀粉酶会变性失活,并且是不可逆的变性失活,pH值由1.8调至12,酶活性不变。对应曲线C。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研磨叶片时加入CaC03可保护色素
B. 画滤液细线时,待干后再画1〜2次
C. 纸层析时,层析液不能触及到滤液细线
D. 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碳酸钙可以中和叶肉细胞中的有机酸,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A正确;画滤液细线时,为了得到更多的色素,待干后再画1〜2次,B正确;纸层析时层析液如果触及滤液细线,色素就会溶解于层析液,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色素带,C正确;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多少,D错误。
25.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
B. 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
C. 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D. 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四条色素带都可以吸收光能,A错误;
B.寒冷时,叶绿素容易被破坏而使叶片呈黄色,所以色素带①、②较色素带更易被破坏,B错误;
C.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错误;
D.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素,即图中的①②,因此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D正确。
故选D。
26.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物质X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那么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 协助扩散 B. 渗透
C. 主动运输 D. 胞吞和胞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②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③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④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运输方式属于内吞和外排、主动运输。
【详解】若物质X的运输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根据试题分析。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C正确。
故选C。
27. ADP转变为ATP还需要( )
A. Pi、酶、腺苷、能量 B. Pi、能量
C. 能量、腺苷、酶 D. Pi、能量、酶
【答案】D
【解析】
ADP含有两个磷酸基团,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ADP转变为ATP需要Pi、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和酶的催化,选D。
28.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O2供应,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
A. C5 B. C3 C. ATP D. (CH20)
【答案】A
【解析】
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暗反应中,首先通过CO2的固定过程,CO2与C5结合生成C3;接下来是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可见,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O2供应,会导致CO2的固定过程受阻,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C5,A正确,B、C、D均错误。
2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 光合作用产生的(CH20)中的氧全部来自H20
C. 有些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有些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D. 两过程产生的[H]的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储存在ATP中,A错误;
光合作用产生的(CH20)中的氧全部来自CO2,B错误;
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有些细胞既能进行细胞呼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C错误;
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NADPH,用于C3的还原,有氧呼吸产生的[H]为NADH,用于与氧结合生成H2O,即两过程产生的[H]的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D正确。
30.下图是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乙装于研究无氧呼吸
B. 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混浊
C. A、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乙醇作为营养物质
D. 一段时间后,A、B瓶中物质组成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乙装置研究无氧呼吸,A错误;
B.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错误;
C.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作为营养物质,C错误;
D.一段时间后,A、B瓶中物质组成不同,前者是水和葡萄糖,后者是酒精、葡萄糖,D正确。故选D。
II 卷简答题
31.下图中物质甲、乙、丙是构成细胞的大分子,丁代表某种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1)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其构成的最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根据其有无核膜为界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各种单体l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的不同,单体l之间通过__________(填化学键结构简式)连接形成物质乙。
(3)若结构丁是合成物质乙的场所,则单体2是__________,物质丙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
(4)构成淀粉的单体3常用__________检测,物质乙常用__________检测,两种试剂使用方法的区别是前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 (2). C (3). 真核细胞 (4). 原核细胞 (5). R基 (6). 肽键或-CO-NH- (7). 核糖核苷酸 (8). 细胞质 (9). 斐林试剂 (10). 双缩脲试剂 (11). 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解析】
【分析】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
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也含有少量P、S;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2、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3、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种类以及组成元素可以确定,图中甲表示多糖,单体3表示葡萄糖;乙表示蛋白质,单体1表示氨基酸;丙表示核酸,单体2表示核苷酸。
【详解】(1)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C,根据有无核膜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单体1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CO-NH-)连接形成蛋白质(物质乙)。
(3)物质乙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则结构丁可以表示核糖体,核糖体的组成是蛋白质和RNA,则单体2是核糖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质中。
(4)单体3是葡萄糖,葡萄糖常用斐林试剂检测,物质乙是蛋白质,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两种试剂使用方法的区别是还原糖鉴定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32.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
(2)图中物质X______表示,X的作用是__________,检测物质Y常使用__________溶液。
(3)人体细胞不能完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答案】 (1). ①②③ (2). 细胞质基质 (3). O2 (4). 与[H]反应生成H20 (5). 澄淸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6). ⑤ (7). ③(或①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生物学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各阶段的反应和发生的场所及产物;能够识记不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呼吸产物的检测方法。据图可知,①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H]、ATP;②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H]和CO2、ATP;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物是H2O、ATP;④⑤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有物质转化,无能量产生。据此答题。
(1)据试题分析可知,除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产生能量外,其他各阶段都可以产生能量,即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②③,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因此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2)据图可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X是氧气,所起作用是与[H]反应生成H20,Y是CO2,可用澄淸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
(3)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与二氧化碳,因此人体细胞不能完成过程⑤。
(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3.下图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中结构A为结构B提供__________,物质甲是__________。
(2)提取A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A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__________。
(3)晴朗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会有所下降,主要与图中__________供应不足有关,此时C5 含量会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ADP的含量会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4)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和ATP (2). 有机物或(CH2O) (3). 无水乙醇或丙酮 (4). 叶绿素a (5). CO2 (6). 上升 (7). 下降 (8). CO2 (9). 温度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据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我们可知,A为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B为叶绿体的基质,甲为(CH2O)。
【详解】(1)A为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在上面发生光反应,B为叶绿体的基质,可以发生暗反应,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物质甲是有机物(CH2O)。
(2)叶绿体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
(3)晴朗的夏季中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气孔部分关闭,CO2的供应减少,固定生成的C3的量也减少,短时间内光反应速率不变,C3的消耗速率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同时C5物因C3的还原速率不变而来源不变,但C5与CO2结合的固定速率减慢,去路减少,最终导致C5的含量上升,ADP由于C3的还原减弱,所以生成的ADP减少,而光反应不变,ADP的消耗不变,所以ADP的含量下降。
(4)直接影响暗反应的因素CO2参与暗反应,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4.图甲Ⅰ、Ⅱ、Ⅲ、Ⅳ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注:[ ]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
(1)从结构上看,图甲Ⅲ细胞与其它三类的差别最大,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______类细胞,但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
(3)甲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类细胞。
(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___________。
(5)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吸收葡萄糖的是图中的[____]方式;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该方式主要由甲图中的[ ]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 Ⅱ (3). ④ 叶绿体 (4). 会 (5). Ⅱ、Ⅲ、Ⅳ (6). 细胞膜 (7). d (8). 主动运输 (9). 2线粒体 (10). A 载体蛋白或载体 (11). 选择透过性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模式图,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要求学生能熟知四种常见细胞的细胞结构图、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及区别。
(1)从结构上看,图甲Ⅰ细胞为动物细胞、Ⅱ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Ⅲ细胞为蓝藻(原核细胞)、Ⅳ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图甲Ⅲ细胞蓝藻为原核细胞,其他为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为Ⅱ类细胞。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将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3)图甲Ⅰ细胞为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Ⅱ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Ⅳ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均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Ⅲ细胞为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
(5)图乙中a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为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为协助扩散进入细胞,e为主动运输出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能量由甲图中的2线粒体供能。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为过程d。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膜上的A载体蛋白质能决定物质运输的种类。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5.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另4支试管中的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是第_____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马铃薯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①限制C点催化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②请在图上分别画出:如果在A点,将温度提高10℃时的曲线变化图;如果在C点加入大量pH为1.5的HCl的曲线变化图。
【答案】 (1). 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2). 2 (3). 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 酶的浓度 (5).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底物量在相同条件下的催化速率。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有关酶的相关曲线,如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等等。
(1)本实验中自变量包括4个烧杯中不同的pH和加入4个烧杯中的提取液的量的多少。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2)曲线A与B对照,说明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因此,曲线A的实验结果是由第2次实验得出的。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对应的pH为最适pH,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最快,这说明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①C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底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受酶浓度的限制。
②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在C点加入大量盐酸,酶失活,催化速率迅速下降,因此曲线下降。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没有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故C项正确;细菌细胞体积小、为单细胞、没有线粒体均不是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故A、B、D项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具有细胞结构 D. 都能够增殖
【答案】D
【解析】
【详解】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和C.HIV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大肠杆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都具有细胞结构,B、C错误;
D.HIV、大肠杆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能够增殖,D正确。
故选D。
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及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 脂肪、糖类、蛋白质、核酸
C. 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肪 D. 脂肪、蛋白质、糖类、核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故正确答案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A正确。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B. 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
C. 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
D.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A正确;
B.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蓝藻等原核细胞,B正确;
C.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正确;
D.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的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的②只有一种
B. 组成DNA和RNA的该物质不同点只在结构②
C.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 人体内的③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三者共同构成核苷酸。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
【详解】A.人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故②五碳糖有两种,即脱氧核糖和核糖,A错误;B.组成DNA的该物质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二者区别在于结构②五碳糖和③含氮碱基,B错误;C. ③含氮碱基在生物体中共有5种,即A、T、C、G、U,C错误;D.人体内的③有5种,即A、T、C、G、U,D正确。故选D。
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 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 血浆中的HC03-、HP042-等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人体缺Fe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造成缺Fe性贫血,A正确;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B错误;生物体内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血浆中的HC03-、HP042-等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正确。
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DNA和R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B. 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C. 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试剂
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和核酸时,都需要先用盐酸解离,再染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
B.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和甲基绿试剂,C错误;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不需要用盐酸解离,但是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D错误。
故选B。
8.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A. 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B. 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
C. 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D. 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
【答案】A
【解析】
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使细胞涨破的方法是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A正确
9. 在真核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骨架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10.科学家提供具有放射性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 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 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乳腺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乳腺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中a为内质网、b为细胞膜、c为高尔基体。
(2)由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故选D
11.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膜共具有两层磷脂分子层,蛋白质分布其中
B. 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C. 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膜共有四层磷脂分子层,蛋白质分布其中,A错误;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B正确;
C.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A。
12.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变形虫是否含有细胞核,因变量是生命活动,根据题意分析,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同种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恢复各种生命活动,从题意中可以看出细胞核对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
13.下列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最可能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 甘油 B. CO2 C. H+ D. 乙醇
【答案】C
【解析】
【详解】甘油、CO2、乙醇,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B、D均错误;H+可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14.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B. 水稻对Si0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044-需求量较小
C.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D.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图分析,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如水稻吸收Si044-多于番茄,因此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A正确;
B.据图分析,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水稻对Si0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044-需求量较小,B正确;
C.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如水稻吸收Si044-与Ca2+,这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
D.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收的水多于吸收的Ca2+,D错误;
故选D。
1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要发生自动复原
【答案】D
【解析】
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A正确;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进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不同,因此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高浓度的乙醇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会杀死植物细胞,D错误。
16.下列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
A. 乳酸的生成 B. ATP的生成
C. 丙酮酸的生成 D. CO2的生成
【答案】D
【解析】
乳酸是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人体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错误;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发生在线粒体中,D正确。
1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分子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B. 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
C.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一定是被动运输
D.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A正确;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正确;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一定是被动运输,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
18.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
B.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 ATP〜ADP相互转变时物质和能量转变都是可逆
D. 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线粒体中可以完成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因此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A正确。
B.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ATP〜ADP相互转变时,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C错误。
D.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通过转化为ADP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D错误。
故选A。
19.下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 图1中的H+ 来自水,图2中H+的只来自丙酮酸
C. 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 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为水的光解过程,发生中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图2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的内膜上,A错误;
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B错误;
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C正确;
D.影响图1水的光解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影响图2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主要外界因素上温度,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有关酶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洗衣粉中的脂肪酶有助于洗涤油污
B. 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
C. 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再浸泡衣物
D. 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洗衣粉中的脂肪酶可以催化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有助于洗涤油污,A正确;
B.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B正确;
C.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若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则会使得酶的活性丧失,不能发挥作用了,C错误;
D.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D正确。
故选C。
21.如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A. 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 图B中的⑤、④、⑥相当于图A中的②
C. 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 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①是a溶液,②是半透膜,③是清水,④是细胞膜与细胞壁的间隙,⑤是细胞壁,⑥是细胞膜,⑦是液泡膜,⑧是细胞质,其中⑥、⑦、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详解】A.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 B.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②半透膜,图B中⑥为细胞膜,⑦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C正确;
D.图B中的⑦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②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D正确。
故选B。
2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A. 酶具有专一性 B. 酶作用条件温和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下图中纵坐标表示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表示pH,将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8)溶液的pH由1.8调至12,能正确描述其催化活性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详解】肠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8,在pH值为1.8的环境中,淀粉酶会变性失活,并且是不可逆的变性失活,pH值由1.8调至12,酶活性不变。对应曲线C。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研磨叶片时加入CaC03可保护色素
B. 画滤液细线时,待干后再画1〜2次
C. 纸层析时,层析液不能触及到滤液细线
D. 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碳酸钙可以中和叶肉细胞中的有机酸,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A正确;画滤液细线时,为了得到更多的色素,待干后再画1〜2次,B正确;纸层析时层析液如果触及滤液细线,色素就会溶解于层析液,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色素带,C正确;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多少,D错误。
25.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
B. 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
C. 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D. 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四条色素带都可以吸收光能,A错误;
B.寒冷时,叶绿素容易被破坏而使叶片呈黄色,所以色素带①、②较色素带更易被破坏,B错误;
C.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错误;
D.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素,即图中的①②,因此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D正确。
故选D。
26.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物质X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那么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 协助扩散 B. 渗透
C. 主动运输 D. 胞吞和胞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②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③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④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运输方式属于内吞和外排、主动运输。
【详解】若物质X的运输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根据试题分析。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C正确。
故选C。
27. ADP转变为ATP还需要( )
A. Pi、酶、腺苷、能量 B. Pi、能量
C. 能量、腺苷、酶 D. Pi、能量、酶
【答案】D
【解析】
ADP含有两个磷酸基团,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ADP转变为ATP需要Pi、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和酶的催化,选D。
28.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O2供应,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
A. C5 B. C3 C. ATP D. (CH20)
【答案】A
【解析】
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暗反应中,首先通过CO2的固定过程,CO2与C5结合生成C3;接下来是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可见,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O2供应,会导致CO2的固定过程受阻,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C5,A正确,B、C、D均错误。
2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 光合作用产生的(CH20)中的氧全部来自H20
C. 有些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有些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D. 两过程产生的[H]的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储存在ATP中,A错误;
光合作用产生的(CH20)中的氧全部来自CO2,B错误;
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有些细胞既能进行细胞呼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C错误;
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NADPH,用于C3的还原,有氧呼吸产生的[H]为NADH,用于与氧结合生成H2O,即两过程产生的[H]的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D正确。
30.下图是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乙装于研究无氧呼吸
B. 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混浊
C. A、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乙醇作为营养物质
D. 一段时间后,A、B瓶中物质组成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乙装置研究无氧呼吸,A错误;
B.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错误;
C.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作为营养物质,C错误;
D.一段时间后,A、B瓶中物质组成不同,前者是水和葡萄糖,后者是酒精、葡萄糖,D正确。故选D。
II 卷简答题
31.下图中物质甲、乙、丙是构成细胞的大分子,丁代表某种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1)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其构成的最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根据其有无核膜为界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各种单体l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的不同,单体l之间通过__________(填化学键结构简式)连接形成物质乙。
(3)若结构丁是合成物质乙的场所,则单体2是__________,物质丙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
(4)构成淀粉的单体3常用__________检测,物质乙常用__________检测,两种试剂使用方法的区别是前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 (2). C (3). 真核细胞 (4). 原核细胞 (5). R基 (6). 肽键或-CO-NH- (7). 核糖核苷酸 (8). 细胞质 (9). 斐林试剂 (10). 双缩脲试剂 (11). 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解析】
【分析】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
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也含有少量P、S;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2、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3、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种类以及组成元素可以确定,图中甲表示多糖,单体3表示葡萄糖;乙表示蛋白质,单体1表示氨基酸;丙表示核酸,单体2表示核苷酸。
【详解】(1)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C,根据有无核膜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单体1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CO-NH-)连接形成蛋白质(物质乙)。
(3)物质乙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则结构丁可以表示核糖体,核糖体的组成是蛋白质和RNA,则单体2是核糖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质中。
(4)单体3是葡萄糖,葡萄糖常用斐林试剂检测,物质乙是蛋白质,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两种试剂使用方法的区别是还原糖鉴定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32.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
(2)图中物质X______表示,X的作用是__________,检测物质Y常使用__________溶液。
(3)人体细胞不能完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答案】 (1). ①②③ (2). 细胞质基质 (3). O2 (4). 与[H]反应生成H20 (5). 澄淸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6). ⑤ (7). ③(或①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生物学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各阶段的反应和发生的场所及产物;能够识记不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呼吸产物的检测方法。据图可知,①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H]、ATP;②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H]和CO2、ATP;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物是H2O、ATP;④⑤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有物质转化,无能量产生。据此答题。
(1)据试题分析可知,除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产生能量外,其他各阶段都可以产生能量,即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②③,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因此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2)据图可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X是氧气,所起作用是与[H]反应生成H20,Y是CO2,可用澄淸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
(3)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与二氧化碳,因此人体细胞不能完成过程⑤。
(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3.下图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中结构A为结构B提供__________,物质甲是__________。
(2)提取A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A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__________。
(3)晴朗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会有所下降,主要与图中__________供应不足有关,此时C5 含量会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ADP的含量会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4)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和ATP (2). 有机物或(CH2O) (3). 无水乙醇或丙酮 (4). 叶绿素a (5). CO2 (6). 上升 (7). 下降 (8). CO2 (9). 温度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据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我们可知,A为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B为叶绿体的基质,甲为(CH2O)。
【详解】(1)A为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在上面发生光反应,B为叶绿体的基质,可以发生暗反应,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物质甲是有机物(CH2O)。
(2)叶绿体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
(3)晴朗的夏季中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气孔部分关闭,CO2的供应减少,固定生成的C3的量也减少,短时间内光反应速率不变,C3的消耗速率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同时C5物因C3的还原速率不变而来源不变,但C5与CO2结合的固定速率减慢,去路减少,最终导致C5的含量上升,ADP由于C3的还原减弱,所以生成的ADP减少,而光反应不变,ADP的消耗不变,所以ADP的含量下降。
(4)直接影响暗反应的因素CO2参与暗反应,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4.图甲Ⅰ、Ⅱ、Ⅲ、Ⅳ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注:[ ]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
(1)从结构上看,图甲Ⅲ细胞与其它三类的差别最大,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______类细胞,但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
(3)甲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类细胞。
(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___________。
(5)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吸收葡萄糖的是图中的[____]方式;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该方式主要由甲图中的[ ]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 Ⅱ (3). ④ 叶绿体 (4). 会 (5). Ⅱ、Ⅲ、Ⅳ (6). 细胞膜 (7). d (8). 主动运输 (9). 2线粒体 (10). A 载体蛋白或载体 (11). 选择透过性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模式图,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要求学生能熟知四种常见细胞的细胞结构图、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及区别。
(1)从结构上看,图甲Ⅰ细胞为动物细胞、Ⅱ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Ⅲ细胞为蓝藻(原核细胞)、Ⅳ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图甲Ⅲ细胞蓝藻为原核细胞,其他为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为Ⅱ类细胞。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将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3)图甲Ⅰ细胞为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Ⅱ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Ⅳ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均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Ⅲ细胞为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
(5)图乙中a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为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为协助扩散进入细胞,e为主动运输出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能量由甲图中的2线粒体供能。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为过程d。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膜上的A载体蛋白质能决定物质运输的种类。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5.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另4支试管中的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是第_____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马铃薯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①限制C点催化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②请在图上分别画出:如果在A点,将温度提高10℃时的曲线变化图;如果在C点加入大量pH为1.5的HCl的曲线变化图。
【答案】 (1). pH的大小和提取液的量 (2). 2 (3). 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 酶的浓度 (5).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底物量在相同条件下的催化速率。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有关酶的相关曲线,如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等等。
(1)本实验中自变量包括4个烧杯中不同的pH和加入4个烧杯中的提取液的量的多少。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多少(或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2)曲线A与B对照,说明A中所含酶的量较少,相同时间分解的过氧化氢量较少。因此,曲线A的实验结果是由第2次实验得出的。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对应的pH为最适pH,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最快,这说明同一种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适pH相同。
(4)①C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底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受酶浓度的限制。
②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在C点加入大量盐酸,酶失活,催化速率迅速下降,因此曲线下降。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