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华文部)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华文部)上学期期末考试
时量50分钟 满分100分。
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a:23 O:16 S:32
第一卷(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2.当今国际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寻找新能源,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氢能 C.风能 D.天然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SO42ˉ、H+ B.Ca2+、HCO3ˉ、OHˉ、NO3ˉ
C.Zn2+、H+、NO3ˉ、SO42ˉ D.NH4+、CO32ˉ、NO3ˉ、Na+
5.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L N2和5 mol/L H2,发生反应:N2+3H2 2NH3,2 min时,测得剩余的N2为0.5 mol/L,则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v(N2)=1 mol·L-1·min-1 B. v(H2)=0.75 mol·L-1·min-1
C. v(NH3)=0.25 mol·L-1·min-1 D. v(N2)=0.5 mol·L-1·min-1
6. 在做中和热实验测定中和热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组合是: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全部
7.下列属于水解反应且正确的是
A. H2O+H2OH3O++OH﹣ B. Br﹣+H2OHBr+OH﹣
C. HCO3-+OH-CO32-+H2O D. CO32﹣+H2OHCO3﹣+OH﹣
8.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
B. c(H+)=c(OH﹣)=10﹣6mol/L溶液
C.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9.25 ℃时,下列溶液的碱性最强的是
A. pH=11的溶液 B. 0.1 mol/L Ba(OH)2溶液
C. 1 L含有4 g NaOH的溶液 D.0.1 mol/L KOH溶液
10.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C.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池
D.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11.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A.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 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D.实验室制取氢气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不可接触烧杯内壁
B. 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
C.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不可接触容量瓶内壁
13.海水是宝贵的化学资源,不能从海水里提取的物质是
A.Si B.Br2 C.Na D.NH3
1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15.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途径有关
B.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
16. 25 ℃、101 kPa下,2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O(1) ΔH=﹣285.8 kJ•mol-1
B. 2H2(g)+O2(g)=2H2O(1) ΔH=+571.6 kJ•mol-1
C. 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D. H2(g)+1/2 O2(g)=H2O(1) ΔH=﹣285.8 kJ•mol-1
17.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B.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C.天然气除了作燃料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D.石油分馏按碳原子数递增的顺序可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沥青等产品
18.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
B. 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
C. 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9.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20. 下列能跟氢原子形成最强极性键的原子是
A. F B. Cl C. Br D. I
21. 在C(s)+CO2(g)2CO(g) 的反应中,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A. 增大压强 B. 增加碳的量 C. 恒温恒容通入CO2 D. 恒温恒压充入N2
2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 B. 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中的OH- 移向负极
C. 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 锌的质量减少6.5g时,溶液中通过0.2mol电子
23.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A. 加热 B. 将锌片改成锌粉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加入适量Na2CO3粉末
24.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l-)>c(NH4+)>c(H+)>c(OH-) B.c(NH4+)> c(Cl-)>c(H+)>c(OH-)
C. c(OH-)=c(H+)+c(NH4+) D.c(NH4+)= c(Cl-)>c(H+)>c(OH-)
2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u2+、I-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
D、在c(H+) =1.0×10—13mol/L的溶液中:Cu2+、S2-、AlO2-、SO32-
第Ⅱ卷(共25分)
26.(5分) 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H4Cl ②NaOH ③NaHCO3 ④Al ⑤CH3COOH ⑥盐酸⑦H2CO3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的是 (填序号)
27.(共10分,每空2分)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步骤①灼烧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⑤的目的是把碘从水中溶解到苯中,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
28.(10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1)图l是反应时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该反应的焓变是 (选填“△H<0”或“H>0”)反应,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选择适宜的催化剂, (填“能”或“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3)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温度升高,
平衡常数K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D | A | B | B | A | D | B | B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A | B | A | D | B | D | D | A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答案 | C | D | C | A | B |
|
|
|
|
|
26.(5分) (1)①②③ ⑵③④
27、(共10分,每空2分)
(1)BDE (2)过滤 萃取 (3)2I-+MnO2+ 4H+ = Mn2+ +I2 + 2H2O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28.(10分) (1)0.075 mol/L.min (2分)
(2)△H<0;(2分)CO(g)+2H2(g)=CH3OH(g);△H=-91KJ/ mol(2分) 不能(2分)
(3) (2分) 减小(2分) (4)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