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 12 Al 27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属于烃的是( )
A. 水煤气 B. 汽油 C. 甘油 D. 植物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只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为烃。
A.水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不属于烃,故错误;
B.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故正确;
C.甘油为丙三醇,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故错误;
D.植物油油脂,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故错误。
故选B。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A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两极共收集到气体4.48L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 NA
C.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D.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6NA,故错误;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收集到的为氢气和氯气,当两极共收集到气体4.48L时,由于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况下,所以不能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即不能计算转移电子数,故错误;
C.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最简式相同,为CH2,所以14克混合物中含有1molCH2,即含有2mol氢原子,氢原子数为2NA,故正确;
D. 在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发生水解,不不能计算铁离子数目,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标况下使用22.4L/mol。注意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计算,需要考虑电离或水解情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B. 甲烷、苯、乙醇、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乙二醇的高
D. 等质量的乙烷和丁烯完全燃烧,丁烯耗氧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二者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故互为同系物,故正确;
B. 甲烷、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乙醇、葡萄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错误;
C. 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和乙二醇比较,因为乙二醇分子间的氢键较多,所以乙醇的沸点比乙二醇的低,故错误;
D. 根据CxHy中y/x数值的判断,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乙烷的最简式为CH3,丁烯的最简式为CH2,所以等质量的乙烷和丁烯完全燃烧,丁烯耗氧小。故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烃燃烧的规律。当等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时,CxHy中y/x数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当等物质的量烃完全燃烧,x+y/4数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一种天然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的分子式为C19H18O7
B. 化合物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5 mol NaOH发生反应
D. 化合物X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X的分子式为C19H18O7,故正确;
B. 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
C.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为酚羟基、酯基,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4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错误;
D. 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
故选C。
5.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
B. 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C. 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 丁: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甲: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不会增加,故错误;
B. 乙:锌为负极,氧化银为正极,溶液为碱性条件,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故正确;
C. 丙:锌筒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故正确;
D. 丁:电池放电过程中,铅和二氧化铅都反应生成硫酸铅,消耗硫酸,硫酸浓度不断减少,故正确。
故选A。
【点睛】掌握原电池中的正负极的判断,一般为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书写电极反应时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
6.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B. X和Z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 X、Y和Z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X苯环上一氯代物有3种,Y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 X和Z含有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
B. X和Z都含有酚羟基,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会放出CO2,故错误;
C.苯环和碳碳双键都是平面结构,但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则是立体结构,所以 X、Y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但Z不可能共平面,故错误;
D. X苯环有对称性,苯环一氯代物有3种,Y苯环上的有氢原子的碳原子标记为1、2、3、4、5,则其二氯代物可能1、2或 1、3或 1、4或 1、5,或2、3或2、4.共有6种。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常见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如苯环上有AAA型有3种,AAB型有6种,ABC型有10种结构。
7.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B. 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C. 苯中混有苯酚,将其倒入NaHCO3溶液中,静置,分液
D. 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CaO固体后蒸馏收集乙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溴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溴苯,用汽油不能萃取,故错误;
B.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会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错误;
C.苯酚与NaHCO3溶液不反应,应使用碳酸钠,故错误;
D.乙酸与CaO反应生成乙酸钙,然后蒸馏收集乙醇,故正确。
故选D。
8.已知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和过度金属元素F,其相关信息如下:
①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②B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③D常见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④E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
(1)分子式为B5A12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
(2)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M,M的水溶液呈___性。
(3)1mol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2molE元素的单质反应产生气体体积为_______L(标准状况下)
(4)F与B形成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红棕色固体,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答案】 (1). 2,2-二甲基丙烷(或新戊烷) (2). 酸 (3). 33.6 (4). O2+4e-+2H2O=4OH-
【解析】
【分析】
已知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②B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为碳或硅元素;③D的常见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为钠元素,所以B为碳元素。④E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为铝元素。①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说明A为氢元素,C为氮元素,二者结合形成氨气。
【详解】已知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②B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为碳或硅元素;③D的常见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为钠元素,所以B为碳元素。④E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为铝元素。①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说明A为氢元素,C为氮元素,二者结合形成氨气。
(1)分子式为C5H12中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为 2,2-二甲基丙烷(或新戊烷);
(2)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由于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3)1mol氢氧化钠和2mol铝反应,根据方程式分析,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有剩余,反应生成1.5mol氢气,标况下体积为 33.6L;
(4) F与B形成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红棕色固体,说明F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9.氮和硫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领域中常用N2H4作为火箭发射的助燃剂。N2H4与氨气相似,是一种碱性气体,易溶于水,生成弱碱N2H4·H2O。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2H4·H2O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
(2)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 ⇌CaO(s)+SO2(g)+CO2(g) △H=+210.5kJ· mol-1
②CaSO4(s)+4CO(g) ⇌CaS(s)+ 4CO2(g) △H=-189.2 kJ· mol-1
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 △H=____kJ· mol-1
(3)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反应2NO2(g)+2C(s)N2(g)+2CO2(g),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 ____K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填“A”或“B”或“C”)点。
(4)已知:亚硝酸(HNO2)性质和硝酸类似,但它是一种弱酸。常温下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4;H2CO3的Ka1=4.2×10-7,Ka2=5.61×10-11。在常温下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后,则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 N2H4·H2O⇌N2H5++OH-(或N2H4+H2O⇌N2H5++OH-) (2). -399.7 (3). = (4). A (5). c(HCO3-)>c(NO2-)>c(CO32-)
【解析】
分析】
N2H4·H2O显碱性说明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并根据弱碱不完全电离书写其电离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分析反应热。根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进行分析。根据平衡时浓度越小,说明其转化率越高进行分析。根据碳酸钠和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碳酸氢钠分析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最大,则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离子浓度最小进行排序。
【详解】(1) N2H4·H2O显碱性说明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且其为弱碱,所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或N2H4+H2O⇌N2H5++OH-);
(2) ①CaSO4(s)+CO(g) ⇌CaO(s)+SO2(g)+CO2(g) △H=+210.5kJ· mol-1
②CaSO4(s)+4CO(g) ⇌CaS(s)+ 4CO2(g) △H=-189.2 kJ· mol-1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②-①得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 △H=-189.2-210.5=-399.7kJ· mol-1;
(3) 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恒温条件下平衡常数相等;
② 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越小,说明其转化率越大,故A点转化率最高;
(4)碳酸钠和亚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HNO2=NaHCO3+NaNO2,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反应后生成1mol碳酸氢钠和1mol亚硝酸钠 ,还有剩余的1mol碳酸钠,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最大,所以三种离子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离子浓度最小,即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3-)>c(NO2-)>c(CO32-)。
10.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性 |
环己醇 | 100 | 0.961 8 | 161 | 微溶于水 |
环己烯 | 82 | 0.810 2 | 83 | 难溶于水 |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H2SO4,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圆底烧瓶 B 温度计 C 吸滤瓶 D 球形冷凝管 E 接收器
(6)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答案】 (1). 直形冷凝管 (2). (3). 上口倒出 (4). 干燥 (5). CD (6). BC
【解析】
分析】
根据装置图分析名称。加热过程中环己醇除了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以外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环己醚。根据环己烯的密度不水小,分层后在上层进行分液。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
【详解】(1)根据图分析,该装置为直形冷凝管;
(2)加热过程中,环己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环己醚,结构简式为 ;
(3)分液过程中,由于环己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分层时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
(4)无水氯化钙能吸水,做干燥剂;
(5) 蒸馏实验中使用A.圆底烧瓶和B.温度计和E.接收器,和直形冷凝管,故不能使用的为CD;
(6) 酸性高锰酸钾能与环己烯反应,不能进行区别精品和粗品; 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水,都能和金属钠反应,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若无气体,说明为精品,另外还可以根据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通过测定沸点确定是否为精品,故答案为BC。
11.酚酯的合成方法之一是由酚与酰卤()反应制得。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6)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最多能消耗3molNaOH。
【答案】 (1). CH3CHO (2). 取代反应 (3). (4). (5). C (6). HCOO-C6H4-OH(邻间对)三种
【解析】
【分析】
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被氧化生成乙酸,说明A为乙醛,D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E为,结合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官能团的转化解题。
【详解】(1)A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并生成乙酸,说明A为CH3CHO;
(2)B到C是羟基被氯原子代替,为取代反应;
(3)E为D和甲醇发生的酯化反应,所以结构简式为: ;
(4)F含有酯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注意水解后产生的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酚羟基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方程式为: ;
(5)G的结构简式为 其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单质反应,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含有苯环所以能和氢气反应,1mol物质最多与4mol氢气反应,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6O3,故选C;
(6)D的结构简式为 ,其同分异构体中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苯环和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最多能消耗3molNaOH。则根据总共有3个氧原子分析,该物质的结构中含有一个酚羟基和一个酯基,且为甲酸酯。即苯环上连接有酚羟基和-OOCH 两个侧链,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点睛】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掌握酯水解产物为含有羧基和羟基,酯与氢氧化钠反应,若酯水解产生酚羟基,仍与氢氧化钠反应,若酯为甲酸酯,则具有醛基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