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民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民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160分)
1.一种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原子序数为8
B. 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C. 在同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D. 在同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2.若ABn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3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 n=2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
C.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 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D. 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
B. 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化合物
C. 由单质组成的晶体如果固态时能导电也不一定是金属晶体
D. 金属晶体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6.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 NH3、CH4、NaCl、Na B. H2O、H2S、MgSO4、SO2
C. CH4、H2O、NaCl、SiO2 D. Li、Na、K、Rb、Cs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分别为4s2、3s23p2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当H原子和F原子沿z轴结合成HF分子时,F原子中和H原子对称性不一致的轨道是( )
A. 1s B. 2s C. 2px D. 2pz
9.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C60中虽然没有化学键,但固体为分子晶体
D. 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g/mol
10.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C. 单质沸点的高低
D.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11.图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12.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放出的能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W吸收的能量大于Z吸收的能量,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最不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Z2X B. Z2Y C. W2X D. W2Y
13.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
A. NH B. PH3 C. H3O+ D. OF2
14.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示意图中x=4
B.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 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
15.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该化合物晶体结构中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12个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两个镁原子分别在棱柱的上底和下底的中心.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Mg14B6 B. MgB2 C. Mg9B12 D. Mg3B2
16.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 )
A. 3s B. 4s C. 3p D. 3d
17.对于氯化钠晶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六方紧密堆积的一个例子
B. 58.5 g氯化钠晶体中约含6.02×1023个NaCl分子
C. 与氯化铯晶体结构相同
D. 每个Na+与6个Cl-作为近邻
18.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①金属原子 ②金属阳离子 ③自由电子 ④阴离子
A. 只有① B. 只有③ C. ②③ D. ②④
19.从电负性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
A. Na和Cl B. H和Cl C. K和F D. Ca和O
20.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Li2SO4难溶于水 B. Li与N2反应的产物是Li3N
C. LiOH易溶于水 D. LiOH与Li2CO3受热都很难分解
2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金刚石 B. 刚玉 C. 二氧化硅 D. 干冰
22.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2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不是分子晶体
B. 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 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 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24.已知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铜的晶胞中所含铜原子数及配位数分别为( )
A. 14、6 B. 14、8 C. 4、8 D. 4、12
25.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的分子结构如图,呈V形,两个键的夹角为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两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些电子。请回答:
(1)臭氧与氧气互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 H2OB. CO2C. SO2
D. BeCl2(3)分子中某原子有一对或几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________对孤对电子。(4)O3中“特殊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填“σ”或“π”)。
26.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 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不溶于水,熔点3550℃,不导电
D. 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
27.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与ⅦA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晶体中阴、阳离子排列方式相同
B. 晶体中存在阴离子就必定存在阳离子,存在阳离子就必定存在阴离子
C.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必定含有共价键
D. C60晶体(其结构模型如图)中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
28.如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化钠
B. 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Al3+
D. 该物质是电解冶炼铝的还原剂
29.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A. 金属晶体 B. 原子晶体
C. 离子晶体 D. 分子晶体
30.下列微粒中,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
A. SiH4 B. H2O C. CH4 D. NH3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部分
31.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的沸点比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acm。又知铜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
(2)下图是CaF2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a2+的配位数是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
②该晶胞中含有的Ca2+数目是____,F-数目是_____,
③CaF2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33.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已知:①C,D在同一周期,A,B在同一主族;②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A2C、B2C2、DC2、D2A4等;③B的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B2C2同A2C或DC2反应都生成气体C2,B与A2C反应生成气体A2,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其产物是一种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A2C、B2C2、DC2和D2A4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非极性键的类型是________。化合物DC2的结构式__________。
(3)A2C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共价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D2A4是平面形分子,其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
(4)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B2C2与A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C2与D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A2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图表法、图像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
(2)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__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A,B两元素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A的原子序数等于B的原子序数的11倍,A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C与B易形成化合物B2C,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则: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C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B与C形成化合物B2C的化学式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它是由____键形成的________分子,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每个分子周围通过________键与另外________个相同的分子结合。
36.NaCl晶体中Na+与Cl-都是等距离交错排列,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则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故原子序数为9,是F元素,它在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大(稀有气体未计)。在第二周期所有原子中,F的原子半径最小,Ne在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2.【答案】C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
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3.【答案】D
【解析】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副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趋势和主族类似。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N>O,A错误。B、C选项没有考虑过渡元素的情况。
4.【答案】B
【解析】A项,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而不表示具体的电子、电子的个数,错误; B项,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正确; C项,距核越近,电子的能量越低,则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错误; D项,原子光谱有两种: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产生发射光谱,错误。
5.【答案】C
【解析】金属晶体就是典型的只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的一类晶体,像铁、铜、金等金属晶体内部存在金属阳离子,却是一类单质晶体,A,B都错误;石墨固态时也能导电,却不是金属晶体,C正确;金属晶体的熔点有的很高,如钨,高达3500℃以上,而有的较低,如碱金属钠,低于100℃,绝大多数金属都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而少数金属具有颜色,如Au呈金黄色,Cu呈紫红色,Cs略带金色,D错误。
6.【答案】C
【解析】C项中SiO2是原子晶体,NaCl是离子晶体,CH4、H2O都是分子晶体,且常温下水为液态,CH4是气态。选项D中的五种碱金属晶体,由于其金属键渐弱(金属阳离子电荷数相等,但半径增大)等原因,熔点逐渐降低。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X、Y、Z三种元素分别是Ca、Si和O,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SiO3,D正确。
8.【答案】C
【解析】s轨道无论沿何轴结合,均对称。
9.【答案】B
【解析】C60是单质,A不正确。C60中存在共价键,是分子晶体。C不正确。C60相对分子质量是720,D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A项不符合题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B项不符合题意;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项符合题意;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D项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燃放烟火、霓虹灯、燃烧蜡烛等获得的光能都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的,而平面镜成像则是光线反射的结果。
12.【答案】A
【解析】X比Y易得电子,Z比W易失电子,故X、Z的电负性相差最大,最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13.【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且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都为四面体型,NH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PH3和H3O+的空间构型均为三角锥型,只有OF2中心原子结合两个F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是一回事,利用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分析分子空间构型时,应扣除未成键的孤电子对之后判断各成键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
14.【答案】D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一能层上只能排2个电子,故x=2,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为Si,其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A、B项错误;根据洪特规则,该原子3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应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状态应相同,C项错误;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B原子处于晶胞内部,为一个晶胞独有,故晶胞中镁原子个数=12×1/6 +2×1/2 =3,B原子个数=6,所以镁原子和硼原子个数比为3:6=1:2,则其化学式为MgB2,
16.【答案】B
【解析】M能层含有3s、3p、3d三个能级。
17.【答案】D
【解析】氯化钠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立方体的面心中均有Cl-,故其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A错;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结构为,其结构呈体心立方最密堆积,故C错;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氯化钠晶体中以Na+为中心向三维方向伸展,有6(上、下、前、后、左、右)个Cl-近邻,故D正确;NaCl为离子晶体,其中不含有NaCl分子,故B错。
18.【答案】C
【解析】形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19.【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结合电负性与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元素的电负性值相差越大,越易形成离子键;相差越小,越易形成共价键。
20.【答案】B
【解析】由对角线规则知,锂与镁的性质相似。MgSO4易溶,Mg(OH)2难溶,Mg在N2中燃烧可生成Mg3N2,Mg(OH)2、MgCO3受热都能分解。
21.【答案】C
【解析】A,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是单质,故A错误; B,刚玉(氧化铝)是离子晶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是化合物,故C正确; D,干冰是分子晶体,故D错误;
2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σ键和π键的形成。由于π键的键能小于σ键的键能,所以反应时易断裂,A项正确;在分子形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首先形成σ键,根据形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π键,所以B项正确,D错误,像H、Cl原子跟其他原子只能形成σ键。
23.【答案】B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lCl3是分子晶体,AlF3不是分子晶体,所以A项对,B项错;干冰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C、Si是同主族元素,C项对;Na2O与Al2O3,虽属于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但都不是分子晶体,D项对。
24.【答案】D
【解析】每个晶胞中铜原子个数=8×0.125+6×0.5=4 ;在铜的晶胞中,顶点上的铜原子被8个晶胞占有,每个晶胞中与一个顶点上铜原子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是3,每个面上的铜原子被2个晶胞占有,所以其配位数是3×8×0.5=12
25.【答案】(1)同素异形体 (2)C (3)5 (4)
【解析】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在结构上是相似的,O3分子和SO2分子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满足等电子体条件;分析题目中所给信息并结合O原子的结构可知,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后,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各还有两对孤对电子,所以O3分子共有5对孤对电子。两原子间只能有一个σ键,其他的键应该是π键,故“特殊的化学键”是π键。
26.【答案】C
【解析】A,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属于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不溶于水,熔点3550℃,不导电,属于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C正确;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属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27.【答案】D
【解析】Na、Cs与Cl形成的化合物NaCl,CsCl为离子晶体,NaCl的配位数为6,CsCl的配位数为8,A项错误;金属晶体中存在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但没有阴离子,B项错误;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稀有气体不含共价键,C项错误。
28.【答案】B
【解析】A,Na3AlF6中[AlF6]3﹣,为六氟合铝(Ⅲ)酸根离子,故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酸钠,故A错误;
B,六氟合铝(Ⅲ)酸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正确;
C,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Na+,故C错误;
D,该物质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已经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为氧化剂,故D错误;
29.【答案】A
【解析】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不存在离子,所以不能选择B,D两项;离子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阴离子和阳离子,C项也不符合题意;金属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因此应该选择A项。
30.【答案】B
【解析】SiH4、H2O,CH4,NH的电子式分别为,只有H2O分子中的O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
31.【答案】(1) 2
(2)O—H 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存在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3)sp3H2O中氧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H3O+中氧原子上只有1对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小
【解析】(1)氧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未成对电子数为2个。
(2)水分子内的O—H键为化学键,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存在分子内氢键,而分子间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3)H2O、H3O+中的O原子均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具有排斥作用,而孤电子对数多的H2O中排斥力大,键角小。
32.【答案】(1)mol-1 (2)①8 4 ②4 8 ③
【解析】(1)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1个晶胞的体积为a3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a3ρ g;由=a3ρ g,得NA=mol-1。
(2) ①每个Ca2+周围吸引8个F-,每个F-周围吸收4个Ca2+,所以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②F-位于晶胞内部,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F-8个。含有Ca2+为×8+×6=4个。
③ρ===ag·cm-3,
V=。
33.【答案】 (1)H Na O C
(2) pp σ键 O===C===O
(3)HH sp σ键 5 1
(4)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H2O===2Na++2OH-+H2↑
【解析】 由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能发生爆炸,其产物是一种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可知该液体是H2O,A是H元素,C是O元素;由B与A2C反应生成气体A2知,B是Na元素;由B2C2同A2C或DC2反应都生成气体C2知,D是碳元素。
34.【答案】(1)ⅢA
(2)ⅣA b 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他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解析】因第三和第四电离能之间发生突变,所以该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ⅢA族。线c逐渐上升,表明没有氢键的影响,是第四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他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b正确。
35.【答案】(1)(极性)共价 极性 分子 氢 4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其离子(F-)核外有10个电子,A元素形成的离子最外层也有10个电子,且原子序数为B的11倍,可见A只能是Na,而B为H,与H易形成液态化合物的C元素为O。
36.【答案】两个距离最近的Na+中心间的距离=4.0×10-8cm。
【解析】从上述NaCl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如图中所示:其中a代表其边长,d代表两个Na+中心间的距离。由此小立方体不难想像出顶点上的每个离子均为8个小立方体所共有。因此小立方体含Na+:4×1/8=1/2,含Cl-:4×1/8=1/2,即每个小立方体含有1/2个(Na+-Cl-)离子对,
每个小立方体的质量,
? ,
解得:=2.81×10-8cm
两个距离最近的Na+中心间的距离=4.0×10-8cm。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160分)
1.一种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原子序数为8
B. 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C. 在同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D. 在同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2.若ABn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3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 n=2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
C.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 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D. 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
B. 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化合物
C. 由单质组成的晶体如果固态时能导电也不一定是金属晶体
D. 金属晶体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6.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 NH3、CH4、NaCl、Na B. H2O、H2S、MgSO4、SO2
C. CH4、H2O、NaCl、SiO2 D. Li、Na、K、Rb、Cs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分别为4s2、3s23p2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当H原子和F原子沿z轴结合成HF分子时,F原子中和H原子对称性不一致的轨道是( )
A. 1s B. 2s C. 2px D. 2pz
9.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C60中虽然没有化学键,但固体为分子晶体
D. 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g/mol
10.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C. 单质沸点的高低
D.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11.图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12.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放出的能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W吸收的能量大于Z吸收的能量,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最不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Z2X B. Z2Y C. W2X D. W2Y
13.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
A. NH B. PH3 C. H3O+ D. OF2
14.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示意图中x=4
B.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 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
15.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该化合物晶体结构中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12个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两个镁原子分别在棱柱的上底和下底的中心.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Mg14B6 B. MgB2 C. Mg9B12 D. Mg3B2
16.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 )
A. 3s B. 4s C. 3p D. 3d
17.对于氯化钠晶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六方紧密堆积的一个例子
B. 58.5 g氯化钠晶体中约含6.02×1023个NaCl分子
C. 与氯化铯晶体结构相同
D. 每个Na+与6个Cl-作为近邻
18.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①金属原子 ②金属阳离子 ③自由电子 ④阴离子
A. 只有① B. 只有③ C. ②③ D. ②④
19.从电负性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
A. Na和Cl B. H和Cl C. K和F D. Ca和O
20.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Li2SO4难溶于水 B. Li与N2反应的产物是Li3N
C. LiOH易溶于水 D. LiOH与Li2CO3受热都很难分解
2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金刚石 B. 刚玉 C. 二氧化硅 D. 干冰
22.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2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不是分子晶体
B. 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 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 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24.已知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铜的晶胞中所含铜原子数及配位数分别为( )
A. 14、6 B. 14、8 C. 4、8 D. 4、12
25.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的分子结构如图,呈V形,两个键的夹角为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两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些电子。请回答:
(1)臭氧与氧气互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 H2OB. CO2C. SO2
D. BeCl2(3)分子中某原子有一对或几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________对孤对电子。(4)O3中“特殊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填“σ”或“π”)。
26.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 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不溶于水,熔点3550℃,不导电
D. 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
27.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与ⅦA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晶体中阴、阳离子排列方式相同
B. 晶体中存在阴离子就必定存在阳离子,存在阳离子就必定存在阴离子
C.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必定含有共价键
D. C60晶体(其结构模型如图)中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
28.如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化钠
B. 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Al3+
D. 该物质是电解冶炼铝的还原剂
29.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A. 金属晶体 B. 原子晶体
C. 离子晶体 D. 分子晶体
30.下列微粒中,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
A. SiH4 B. H2O C. CH4 D. NH3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部分
31.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的沸点比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acm。又知铜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
(2)下图是CaF2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a2+的配位数是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
②该晶胞中含有的Ca2+数目是____,F-数目是_____,
③CaF2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33.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已知:①C,D在同一周期,A,B在同一主族;②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A2C、B2C2、DC2、D2A4等;③B的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B2C2同A2C或DC2反应都生成气体C2,B与A2C反应生成气体A2,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其产物是一种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A2C、B2C2、DC2和D2A4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非极性键的类型是________。化合物DC2的结构式__________。
(3)A2C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共价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D2A4是平面形分子,其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
(4)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B2C2与A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C2与D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A2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图表法、图像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
(2)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__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A,B两元素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A的原子序数等于B的原子序数的11倍,A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C与B易形成化合物B2C,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则: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C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B与C形成化合物B2C的化学式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它是由____键形成的________分子,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每个分子周围通过________键与另外________个相同的分子结合。
36.NaCl晶体中Na+与Cl-都是等距离交错排列,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则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故原子序数为9,是F元素,它在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大(稀有气体未计)。在第二周期所有原子中,F的原子半径最小,Ne在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2.【答案】C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
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3.【答案】D
【解析】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副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趋势和主族类似。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N>O,A错误。B、C选项没有考虑过渡元素的情况。
4.【答案】B
【解析】A项,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而不表示具体的电子、电子的个数,错误; B项,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正确; C项,距核越近,电子的能量越低,则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错误; D项,原子光谱有两种: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产生发射光谱,错误。
5.【答案】C
【解析】金属晶体就是典型的只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的一类晶体,像铁、铜、金等金属晶体内部存在金属阳离子,却是一类单质晶体,A,B都错误;石墨固态时也能导电,却不是金属晶体,C正确;金属晶体的熔点有的很高,如钨,高达3500℃以上,而有的较低,如碱金属钠,低于100℃,绝大多数金属都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而少数金属具有颜色,如Au呈金黄色,Cu呈紫红色,Cs略带金色,D错误。
6.【答案】C
【解析】C项中SiO2是原子晶体,NaCl是离子晶体,CH4、H2O都是分子晶体,且常温下水为液态,CH4是气态。选项D中的五种碱金属晶体,由于其金属键渐弱(金属阳离子电荷数相等,但半径增大)等原因,熔点逐渐降低。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X、Y、Z三种元素分别是Ca、Si和O,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SiO3,D正确。
8.【答案】C
【解析】s轨道无论沿何轴结合,均对称。
9.【答案】B
【解析】C60是单质,A不正确。C60中存在共价键,是分子晶体。C不正确。C60相对分子质量是720,D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A项不符合题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B项不符合题意;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项符合题意;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D项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燃放烟火、霓虹灯、燃烧蜡烛等获得的光能都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的,而平面镜成像则是光线反射的结果。
12.【答案】A
【解析】X比Y易得电子,Z比W易失电子,故X、Z的电负性相差最大,最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13.【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且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都为四面体型,NH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PH3和H3O+的空间构型均为三角锥型,只有OF2中心原子结合两个F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是一回事,利用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分析分子空间构型时,应扣除未成键的孤电子对之后判断各成键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
14.【答案】D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一能层上只能排2个电子,故x=2,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为Si,其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A、B项错误;根据洪特规则,该原子3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应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状态应相同,C项错误;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B原子处于晶胞内部,为一个晶胞独有,故晶胞中镁原子个数=12×1/6 +2×1/2 =3,B原子个数=6,所以镁原子和硼原子个数比为3:6=1:2,则其化学式为MgB2,
16.【答案】B
【解析】M能层含有3s、3p、3d三个能级。
17.【答案】D
【解析】氯化钠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立方体的面心中均有Cl-,故其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A错;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结构为,其结构呈体心立方最密堆积,故C错;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氯化钠晶体中以Na+为中心向三维方向伸展,有6(上、下、前、后、左、右)个Cl-近邻,故D正确;NaCl为离子晶体,其中不含有NaCl分子,故B错。
18.【答案】C
【解析】形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19.【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结合电负性与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元素的电负性值相差越大,越易形成离子键;相差越小,越易形成共价键。
20.【答案】B
【解析】由对角线规则知,锂与镁的性质相似。MgSO4易溶,Mg(OH)2难溶,Mg在N2中燃烧可生成Mg3N2,Mg(OH)2、MgCO3受热都能分解。
21.【答案】C
【解析】A,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是单质,故A错误; B,刚玉(氧化铝)是离子晶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是化合物,故C正确; D,干冰是分子晶体,故D错误;
2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σ键和π键的形成。由于π键的键能小于σ键的键能,所以反应时易断裂,A项正确;在分子形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首先形成σ键,根据形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π键,所以B项正确,D错误,像H、Cl原子跟其他原子只能形成σ键。
23.【答案】B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lCl3是分子晶体,AlF3不是分子晶体,所以A项对,B项错;干冰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C、Si是同主族元素,C项对;Na2O与Al2O3,虽属于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但都不是分子晶体,D项对。
24.【答案】D
【解析】每个晶胞中铜原子个数=8×0.125+6×0.5=4 ;在铜的晶胞中,顶点上的铜原子被8个晶胞占有,每个晶胞中与一个顶点上铜原子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是3,每个面上的铜原子被2个晶胞占有,所以其配位数是3×8×0.5=12
25.【答案】(1)同素异形体 (2)C (3)5 (4)
【解析】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在结构上是相似的,O3分子和SO2分子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满足等电子体条件;分析题目中所给信息并结合O原子的结构可知,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后,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各还有两对孤对电子,所以O3分子共有5对孤对电子。两原子间只能有一个σ键,其他的键应该是π键,故“特殊的化学键”是π键。
26.【答案】C
【解析】A,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属于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不溶于水,熔点3550℃,不导电,属于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故C正确;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属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27.【答案】D
【解析】Na、Cs与Cl形成的化合物NaCl,CsCl为离子晶体,NaCl的配位数为6,CsCl的配位数为8,A项错误;金属晶体中存在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但没有阴离子,B项错误;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稀有气体不含共价键,C项错误。
28.【答案】B
【解析】A,Na3AlF6中[AlF6]3﹣,为六氟合铝(Ⅲ)酸根离子,故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酸钠,故A错误;
B,六氟合铝(Ⅲ)酸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正确;
C,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Na+,故C错误;
D,该物质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已经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为氧化剂,故D错误;
29.【答案】A
【解析】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不存在离子,所以不能选择B,D两项;离子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阴离子和阳离子,C项也不符合题意;金属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因此应该选择A项。
30.【答案】B
【解析】SiH4、H2O,CH4,NH的电子式分别为,只有H2O分子中的O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
31.【答案】(1) 2
(2)O—H 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存在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3)sp3H2O中氧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H3O+中氧原子上只有1对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小
【解析】(1)氧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未成对电子数为2个。
(2)水分子内的O—H键为化学键,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存在分子内氢键,而分子间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3)H2O、H3O+中的O原子均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具有排斥作用,而孤电子对数多的H2O中排斥力大,键角小。
32.【答案】(1)mol-1 (2)①8 4 ②4 8 ③
【解析】(1)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1个晶胞的体积为a3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a3ρ g;由=a3ρ g,得NA=mol-1。
(2) ①每个Ca2+周围吸引8个F-,每个F-周围吸收4个Ca2+,所以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②F-位于晶胞内部,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F-8个。含有Ca2+为×8+×6=4个。
③ρ===ag·cm-3,
V=。
33.【答案】 (1)H Na O C
(2) pp σ键 O===C===O
(3)HH sp σ键 5 1
(4)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H2O===2Na++2OH-+H2↑
【解析】 由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能发生爆炸,其产物是一种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可知该液体是H2O,A是H元素,C是O元素;由B与A2C反应生成气体A2知,B是Na元素;由B2C2同A2C或DC2反应都生成气体C2知,D是碳元素。
34.【答案】(1)ⅢA
(2)ⅣA b 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他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解析】因第三和第四电离能之间发生突变,所以该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ⅢA族。线c逐渐上升,表明没有氢键的影响,是第四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他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b正确。
35.【答案】(1)(极性)共价 极性 分子 氢 4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其离子(F-)核外有10个电子,A元素形成的离子最外层也有10个电子,且原子序数为B的11倍,可见A只能是Na,而B为H,与H易形成液态化合物的C元素为O。
36.【答案】两个距离最近的Na+中心间的距离=4.0×10-8cm。
【解析】从上述NaCl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如图中所示:其中a代表其边长,d代表两个Na+中心间的距离。由此小立方体不难想像出顶点上的每个离子均为8个小立方体所共有。因此小立方体含Na+:4×1/8=1/2,含Cl-:4×1/8=1/2,即每个小立方体含有1/2个(Na+-Cl-)离子对,
每个小立方体的质量,
? ,
解得:=2.81×10-8cm
两个距离最近的Na+中心间的距离=4.0×10-8cm。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