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山东省东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2月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东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二2月开学考试试卷
1.还原氢[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氧气,该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
B. 无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
C.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产生自水的光解
D. 光合作用中,[H]的作用是在暗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等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有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葡萄糖。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详解】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A正确;无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转化成酒精或乳酸,B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来自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C正确;光合作用中,[H]的作用是将C3还原为糖等有机物,[H]不能直接还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2.如图为一套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结合图示,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B. 设置烧瓶A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
C. 实验中需要使用已脱淀粉的植物
D. 实验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给予光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烧瓶A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烧瓶B中装入的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烧瓶A形成对照试验,故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含二氧化碳,该装置为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详解】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A正确;由于氢氧化钾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设置烧瓶A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B正确;实验前的植物先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可避免自身所含的淀粉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利于准确判断缺乏CO2的叶能否产生淀粉,C正确;由于烧瓶B中缺少二氧化碳,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光照时间内进行检测,不可在进行较长光照时间后再进行检测,以避免其它部位的有机物向此处运输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D错误。
故选D。
3.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只能通过肺和肾脏两个器官完成
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C. 淋巴细胞可与②或①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 从物质角度比较,①②③的主要区别是③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对题图进行分析可得,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
【详解】血浆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可通过肺、肾脏和皮肤等器官来完成,A错误;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可以迅速合成肝糖原,此时肝脏中血浆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B错误;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或血浆中,可直接与淋巴或血浆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与血浆相比,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可溶性蛋白,D错误。故选C。
【点睛】理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维持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的原因不包括
A. H2CO3/ NaHCO3等物质对血液酸碱度的缓冲作用
B. 血浆中过多的HCO3-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
C.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D.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
2、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4、正常人体的温度为37℃左右,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
【详解】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故选D。
【点睛】了解调节维持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可在细胞核外发生
B.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转录的速度
C. 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D.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2个重要的过程,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进行转录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
【详解】真核生物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也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A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不同密码子能编码同种氨基酸,这样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B正确;RNA聚合酶能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而不是与mRNA的特点位点结合,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6.如图是某一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C. 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D. Ⅰ1和Ⅰ2后代发病率是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5号患病,则1和2均为杂合子,3号个体可能为显性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3,杂合子的概率为2/3,若为伴X隐性遗传,则1号携带致病基因,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3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所以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B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和4均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其后代会出现患病的个体,若为伴X隐性遗传,3号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后代儿子可能患病,C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和Ⅰ2后代发病率是1/4,若为伴X隐性遗传,后代发病率也为1/4,D错误。
故选B。
7.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秃顶的相关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基因型为Bb和BB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而男性中只有基因型为BB的男性才表现为非秃顶。若一名男子表现为色盲非秃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种性状的遗传均属于伴性遗传
B. 他的母亲可能表现为色盲秃顶
C. 他的女儿可能表现为色盲非秃顶
D. 他的儿子一定表现为非色盲非秃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若一名男子表现为非秃顶,则其基因型为BB。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据此答题。
【详解】控制秃顶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其Bb基因型的表现受性别影响,属于从性遗传;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该色盲非秃顶男子的基因型为BBXaY,他的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B_X-Xa,其表现型可能为色盲非秃顶或色觉正常非秃顶,B错误;他的女儿基因型可能为B_X-Xa,可能表现为色盲非秃顶或色觉正常非秃顶,C正确;他的儿子的基因型为B_X-Y,可能表现为色觉正常或色盲、非秃顶或非秃顶,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题干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特殊,Bb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稍难。
8.下表是研究“IL-18(—种淋巴因子)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到细胞凋亡相对值,据表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甲
无辐射损伤
0.016
0.056
0.048
0.038
乙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Q
0.520
丙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A. 该实验对照组不仅为甲组
B. 分泌IL-18的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C. 从乙、丙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D. IL-18还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实验研究 “IL-18(—种淋巴因子)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自变量是有无IL-18,因变量为细胞凋亡相对值。
【详解】由表格可知,甲组和乙组中均无IL-18,均为对照组,丙组中含有IL-18,为实验组,A正确;分泌IL-18的细胞为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迁移到胸腺中分化成熟,B正确;从乙、丙两组数据可知,添加IL-18后,细胞凋亡相对值减少,说明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C正确;IL-18是淋巴因子,无法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D错误。故选D。
【点睛】明确IL-18是淋巴因子,结合淋巴因子的功能及其产生的细胞便可解答本题。
9.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图中含有2个突触
B. 当a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
C. d可能产生了一种抗体作用于e上的受体使其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D. b兴奋时,其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详解】轴突a与神经元e的胞体形成1个突触,轴突c、d与神经元e的树突形成2个突触,轴突b与轴突a形成1个突触,因此图中含有4个突触,A错误;当a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B错误;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应是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C错误; b先兴奋时,其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识记突触的结构组成和兴奋在神经元的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激素甲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加强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
B. 低血糖时激素乙分泌增多,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
C. 激素甲和激素乙共同参与血糖调节是激素反馈调节的体现
D. 激素甲的分泌加速了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甲为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
【详解】胰岛素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减弱,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减缓,从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A错误;低血糖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C正确;胰岛素的分泌加速了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D正确。故选A。
【点睛】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基因T仅在叶片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两锯齿状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和AAtt
B. 基因型为aaTT的植物根尖细胞中也有T蛋白的存在
C. 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D. 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Tt植株自交,一般情况下后代有A_T_、A_tt、aaT_、aatt四种表现型,由于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因此只能是aaT_表现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
【详解】由于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且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故可知aaT_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F1基因型为AaTt,根据亲本均为锯齿状植株,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AATT和aatt,A错误;aaTT的个体为非锯齿状,根据基因T仅在叶片细胞中表达,可知叶片细胞中含有T蛋白,由于T基因不能在根尖细胞中表达,故根尖细胞中不含T蛋白,B错误;从aaT_为非锯齿状可知细胞内有T蛋白则为非锯齿状,若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则呈锯齿状,C正确;F1群体的基因型为AaTt,则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D错误。
故选C。
1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 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
D.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和基因位置关系的判断,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先判断出题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结合遗传定律和题给条件分析、推理,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此题难度较大。
根据题意,一对长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说明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亲本灰身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黑身果蝇,说明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XBXbxXBY,子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2,与题意不符,因此该对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故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B正确,D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这两对基因无论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对灰身长翅果蝇杂交,其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雌果蝇,子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都占1/4,A错误;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A和B连锁(a和b连锁),该对灰身长翅果蝇杂交,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错误。
13.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浓度为0.1mg/L时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 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清水中
C. 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
D. 实验前需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茎切段平均长度。
【详解】赤霉素浓度为0.1mg/L时的数据偏差较大可能是5次重复实验中,某次实验结果与其余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舍弃有明显差异的数据便可,A错误;为了排除清水中多种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蒸馏水中,B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浓度大于10 mg/L茎切段生长的结果,因此无法确定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C错误;为了排除内源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需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D正确。故选D。
【点睛】明确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题图信息逐项分析解答便可。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休眠的种子用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B. 连续阴雨,通过喷洒NAA可防止小麦减产
C. 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
D. 密封储藏导致水果中各种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合成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及脱落的作用,A错误;连续阴雨,小麦授粉率下降,结籽率降低,通过喷洒NAA无法防止小麦减产,B错误;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可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C正确;密封储藏导致水果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合成减少,乙烯的合成增加,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都在增大
C. 乙种群在t2时刻以前数量一直在增长
D. t1→t2时间段内甲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
【详解】乙种群中,t1和t4时刻,δ=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但t1~t4(不包括t1和t4时刻、),δ>1,种群数量增加,因此t4时刻种群密度大于t1时刻,A错误;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均为1.5,故种群密度都在增大,B正确;乙种群中,t1时刻之前,δ<1,种群数量减少,C错误;甲种群中,t1→t2时间段内,δ>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δ=出生率/死亡率”明确δ变化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结合曲线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便可解答本题。
1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 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
D. 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强调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有性生殖中,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17.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
B. 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C. 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
D. 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
【答案】A
【解析】
幼苗甲是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的,是异源二倍体,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其是不可育的,A错误;植株乙是甲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正确;植株丙的细胞是植株乙自交产生的,细胞中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56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出现28条染色体,C正确;乙与甲形成的异源三倍体,不可育,因此乙与甲不属于同一个物种,D正确。
18.一个处于基因频率稳定不变的植物种群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已知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但具体数据未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3
B. 该种群中Aa的频率为4/9
C. 该种群中aa的频率为1/9
D. 该种群可能进行严格的自花传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
【详解】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基因型的频率为p2,Aa基因型的频率为2pq,根据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所以p2=2pq,即p=2q,由于p+q=1,故p=2/3,q=1/3,所以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3,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3×1/3=1/9,Aa基因型的频率为2×1/3×2/3=4/9,BC正确;进行严格自花传粉的种群基因型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断减小,与题中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不符,D错误。
故选D。
19.甲海岛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 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 甲、丙两个海岛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类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在若干年后,甲岛上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且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B1。
【详解】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无法确定长期地理隔离后是否出现了生殖隔离,A错误;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岛上原有的生物、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正确;多年后,对于甲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下降,而对于丙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上升,故甲、丙两个海岛上鸟类羽毛颜色进化的方向是不同的,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B。
20.(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A
【解析】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1.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B. 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C. 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C正确;激素Y是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D错误。
22.某同学设计制作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表中“1”表示有,“0”表示无。下列相应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照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河泥(微生物)
甲
1
1
1
1
0
1
乙
0
1
1
1
0
1
丙
1
1
1
1
0
0
丁
1
1
1
1
1
1
A. 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在时间可能最短
B. 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都可以长时间地稳定存在下去
C.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D.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生态瓶的总能量需从外界输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详解】乙缺少阳光,无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存在时间可能最短,A正确;甲和丁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者的成分均全面,但设计是否合理,能否长时间地稳定存在下去,还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C正确;在这个四个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物质循环是封闭的;但总能量需从外界输入,且能量传递时逐级递减,单向传递的,因此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D正确。故选B。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图甲表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B. 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内全部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图甲生态系统中可形成多条食物链
D. 图乙表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人和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详解】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流动,A正确;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内全部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B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有多种,故可形成多种食物链,C正确;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但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 D错误。故选D。
【点睛】注意:对于人工生态系统而言,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之外,往往还存在人为输入的能量。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
B.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 若没有分解者会导致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堆积如山,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整的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因此,研究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B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缺少生产者,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B. 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
C. 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
D. 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参与的是神经调节,b、c、d参与的是体液调节,e参与的是免疫调节,因此上图中的调节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机制。
【详解】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的运输,A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信息分子a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可使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量,通过信息分子c、d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B正确;a参与神经调节,b参与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更迅速,C正确;信息分子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反过来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
2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病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记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 HIV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2、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详解】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病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可来自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C错误;HIV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呈递抗原给T细胞,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B细胞结合,淋巴因子不能与病毒结合,D错误。
故选B。
27.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①和④
B.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
C. 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D. 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详解】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①血浆,组织液和④淋巴之间为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由于细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需要血液为其运输,故⑤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B错误;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分泌的胰岛素由血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故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C正确;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半小时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可进入肌肉细胞合成肌糖原,故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D错误。
故选C。
2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②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
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详解】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可保证大多数鱼类能够正常繁殖,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B正确;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A。
【点睛】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措施便可解答本题。
29.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B.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C. 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D. 由于农产品的输出,农田需要适量地施加氮肥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就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②易地保护是将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详解】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可减少农药的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错误;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C正确;氮元素可在生物圈循环利用,但由于农产品的输出,导致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因此农田需要适量地施加氮肥,D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0.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 提取目的基因 B. 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D. 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提取目的基因,若是以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进行人工合成则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时不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重组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目的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点睛】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检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31.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二倍体番茄多一条6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
(1)从变异类型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
(2)若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现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纯合子番茄为母本,设计杂交实验,判断D(或d)基因是否在第6号染色体上,最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是:选取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__________杂交。实验结果:
①若杂交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ABB:ABb:AB:Ab=1:2:2:1 (3). AABBb (4). 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 (5). 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6). 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
【解析】
【分析】
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若BB移向同一极,则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B、Ab,若Bb移向同一极,则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b。因此,该三体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ABB、ABb。
【详解】(1)三体比正常个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AA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而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所以BB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1:2:2,因此,三体番茄的基因型若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BB:ABb:AB:Ab=1:2:2:1。其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故该三体的根尖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
(3)①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由于DDd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2:2:1,所以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图,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2.豌豆对低温的抗性由基因D、d控制、花叶病抗性由基因H、h控制(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以下是利用纯种豌豆甲、乙所做实验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常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
低温下无花叶病毒感染
甲子代成活率(%)
100
0
乙子代成活率(%)
0
100
(1)抗花叶病的豌豆品种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低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品种乙的多株植株,则成活率为____________。
(3)用豌豆品种甲和乙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取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于四个不同实验区中进行相应处理,统计各区豌豆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
实验处理
常温
常温
低温
低温
存活率(%)
100
25
25
?
①抗花叶病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品种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②根据Ⅰ、Ⅱ、Ⅲ三个实验区的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D、d和H、h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Ⅳ实验区“?”处数据为____________时支持“D、d和H、h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假设。
【答案】 (1). 甲 (2). 用花叶病毒感染甲,子代均成活,而用花叶病毒感染乙,子代均死亡 (3). 0 (4). 隐性性状 (5). DDhh (6). 不能 (7). 6.25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遗传定律和性状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掌握程度。
(1)分析表格中甲在常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成活率是100%,,而乙此时全死亡,说明其抗花叶病。乙在低温下无花叶病毒感染时,成活率为100%,而甲此时全死亡,说明乙抗低温。
(2)若低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品种乙的多株植株,则成活率应为0,因为其不抗花叶病。
(3)①豌豆品种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表现的应是双显性的性状,F1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此时取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播种会有性状分离的。在常温下存活率是100%的说明该区域无花叶病毒感染,而在常温下能存活25%的说明有花叶病毒感染,其中有1/4是抗花叶病,而3/4是不抗花叶病的,说明抗花叶病是隐性性状。低温处理后也有25%能存活,说明抗低温也是隐性性状,而品种甲是纯系,且不抗低温,所以基因型是DDhh,乙应是ddHH。
②根据Ⅰ、Ⅱ、Ⅲ三个实验区的数据不能确定D、d和H、h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因为没有出现9:3:3:1的表现型。如果在IV区域中获得的数据为6.25%时,因为低温下能存活的25%,说明这部分能抗低温,如果在IV区域中用花叶病进行感染,此时有6.25%能存活,说明这部分既能抗花叶病又能抗低温,此时的表现型应接近9:3:3:1,故能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该题要分析四个区域的处理,I区域应是常温下的无花叶病毒感染,II区域应是由花叶病毒感染,III区域应是低温无花叶病毒感染,IV应是低温用花叶病毒感染。然后根据数值进行分析如果要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会出现9:3:3:1的变形。
33.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
(1)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但是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糖尿病大鼠体内检测出了结构3的抗体,_____ (“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3)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瘦素分泌,反过来瘦素对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发挥作用,这种调节机制被称为 ___________ 。
(4)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调节方式,机体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____。
【答案】 (1). 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 K 细胞分泌的 GIP 还能刺激胰岛 B 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时,小肠 K 细胞分泌 GIP 和血糖共同刺激胰岛 B 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2). 能 (3). 反馈调节 (4). 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失活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分别通过结构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图中结构 1~4 是细胞膜上和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据此答题。
【详解】(1)大鼠口服葡萄糖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若大鼠体内检测出了结构3的抗体,则该大鼠的胰岛细胞无法感受血糖浓度的改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胰岛素可以促进瘦素分泌,反过来瘦素对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这种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
(4)机体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图中结构及相关调节过程,结合激素调节过程的特点解答。
34.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以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显示,TNFα、IL4等淋巴因子可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调节免疫过程。其中一类(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淋巴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过程的正常进行。
(2)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淋巴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淋巴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资料,请针对甲类淋巴因子提出治疗RA的两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 TNF-a和IL-6 (3). 减少相关细胞的甲类淋巴因子的分泌量 (4). 使用甲类淋巴因子拮抗剂(使用受体阻断剂阻断甲类淋巴因子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或者降低靶细胞的甲类淋巴因子受体的数量)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干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柱形图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分析可知: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说明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TNF-α和IL-6,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详解】(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柱形图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其中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结合题意,甲类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可知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TNF-α和IL-6,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
(3)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导致的免疫失调。治疗RA的思路有:思路一:减少相关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思路二:使用甲类细胞因子拮抗剂;思路三:使用受体阻断剂阻断甲类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思路四:降低靶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受体的数量。
【点睛】本题以柱形图和模型图考查了人体免疫、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做这题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柱形图信息判断出甲类和乙类细胞因子,之后运用特异性免疫调节,解决相关问题。
高二2月开学考试试卷
1.还原氢[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氧气,该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
B. 无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
C.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产生自水的光解
D. 光合作用中,[H]的作用是在暗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等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有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葡萄糖。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详解】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A正确;无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转化成酒精或乳酸,B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来自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C正确;光合作用中,[H]的作用是将C3还原为糖等有机物,[H]不能直接还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2.如图为一套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结合图示,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B. 设置烧瓶A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
C. 实验中需要使用已脱淀粉的植物
D. 实验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给予光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烧瓶A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烧瓶B中装入的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烧瓶A形成对照试验,故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含二氧化碳,该装置为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详解】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A正确;由于氢氧化钾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设置烧瓶A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B正确;实验前的植物先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可避免自身所含的淀粉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利于准确判断缺乏CO2的叶能否产生淀粉,C正确;由于烧瓶B中缺少二氧化碳,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光照时间内进行检测,不可在进行较长光照时间后再进行检测,以避免其它部位的有机物向此处运输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D错误。
故选D。
3.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只能通过肺和肾脏两个器官完成
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C. 淋巴细胞可与②或①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 从物质角度比较,①②③的主要区别是③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对题图进行分析可得,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
【详解】血浆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可通过肺、肾脏和皮肤等器官来完成,A错误;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可以迅速合成肝糖原,此时肝脏中血浆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B错误;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或血浆中,可直接与淋巴或血浆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与血浆相比,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可溶性蛋白,D错误。故选C。
【点睛】理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维持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的原因不包括
A. H2CO3/ NaHCO3等物质对血液酸碱度的缓冲作用
B. 血浆中过多的HCO3-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
C.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D.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
2、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4、正常人体的温度为37℃左右,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
【详解】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故选D。
【点睛】了解调节维持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可在细胞核外发生
B.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转录的速度
C. 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D.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2个重要的过程,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进行转录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
【详解】真核生物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也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A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不同密码子能编码同种氨基酸,这样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B正确;RNA聚合酶能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而不是与mRNA的特点位点结合,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6.如图是某一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C. 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D. Ⅰ1和Ⅰ2后代发病率是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5号患病,则1和2均为杂合子,3号个体可能为显性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3,杂合子的概率为2/3,若为伴X隐性遗传,则1号携带致病基因,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3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所以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B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和4均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其后代会出现患病的个体,若为伴X隐性遗传,3号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后代儿子可能患病,C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和Ⅰ2后代发病率是1/4,若为伴X隐性遗传,后代发病率也为1/4,D错误。
故选B。
7.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秃顶的相关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基因型为Bb和BB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而男性中只有基因型为BB的男性才表现为非秃顶。若一名男子表现为色盲非秃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种性状的遗传均属于伴性遗传
B. 他的母亲可能表现为色盲秃顶
C. 他的女儿可能表现为色盲非秃顶
D. 他的儿子一定表现为非色盲非秃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若一名男子表现为非秃顶,则其基因型为BB。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据此答题。
【详解】控制秃顶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其Bb基因型的表现受性别影响,属于从性遗传;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该色盲非秃顶男子的基因型为BBXaY,他的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B_X-Xa,其表现型可能为色盲非秃顶或色觉正常非秃顶,B错误;他的女儿基因型可能为B_X-Xa,可能表现为色盲非秃顶或色觉正常非秃顶,C正确;他的儿子的基因型为B_X-Y,可能表现为色觉正常或色盲、非秃顶或非秃顶,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题干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特殊,Bb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稍难。
8.下表是研究“IL-18(—种淋巴因子)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到细胞凋亡相对值,据表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甲
无辐射损伤
0.016
0.056
0.048
0.038
乙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Q
0.520
丙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A. 该实验对照组不仅为甲组
B. 分泌IL-18的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C. 从乙、丙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D. IL-18还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实验研究 “IL-18(—种淋巴因子)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自变量是有无IL-18,因变量为细胞凋亡相对值。
【详解】由表格可知,甲组和乙组中均无IL-18,均为对照组,丙组中含有IL-18,为实验组,A正确;分泌IL-18的细胞为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迁移到胸腺中分化成熟,B正确;从乙、丙两组数据可知,添加IL-18后,细胞凋亡相对值减少,说明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C正确;IL-18是淋巴因子,无法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D错误。故选D。
【点睛】明确IL-18是淋巴因子,结合淋巴因子的功能及其产生的细胞便可解答本题。
9.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图中含有2个突触
B. 当a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
C. d可能产生了一种抗体作用于e上的受体使其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D. b兴奋时,其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详解】轴突a与神经元e的胞体形成1个突触,轴突c、d与神经元e的树突形成2个突触,轴突b与轴突a形成1个突触,因此图中含有4个突触,A错误;当a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B错误;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应是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C错误; b先兴奋时,其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识记突触的结构组成和兴奋在神经元的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激素甲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加强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
B. 低血糖时激素乙分泌增多,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
C. 激素甲和激素乙共同参与血糖调节是激素反馈调节的体现
D. 激素甲的分泌加速了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甲为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
【详解】胰岛素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减弱,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减缓,从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A错误;低血糖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C正确;胰岛素的分泌加速了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D正确。故选A。
【点睛】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基因T仅在叶片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两锯齿状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和AAtt
B. 基因型为aaTT的植物根尖细胞中也有T蛋白的存在
C. 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D. 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Tt植株自交,一般情况下后代有A_T_、A_tt、aaT_、aatt四种表现型,由于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因此只能是aaT_表现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
【详解】由于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且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故可知aaT_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F1基因型为AaTt,根据亲本均为锯齿状植株,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AATT和aatt,A错误;aaTT的个体为非锯齿状,根据基因T仅在叶片细胞中表达,可知叶片细胞中含有T蛋白,由于T基因不能在根尖细胞中表达,故根尖细胞中不含T蛋白,B错误;从aaT_为非锯齿状可知细胞内有T蛋白则为非锯齿状,若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则呈锯齿状,C正确;F1群体的基因型为AaTt,则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D错误。
故选C。
1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 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
D.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和基因位置关系的判断,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先判断出题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结合遗传定律和题给条件分析、推理,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此题难度较大。
根据题意,一对长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说明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亲本灰身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黑身果蝇,说明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XBXbxXBY,子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2,与题意不符,因此该对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故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B正确,D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这两对基因无论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对灰身长翅果蝇杂交,其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雌果蝇,子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都占1/4,A错误;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A和B连锁(a和b连锁),该对灰身长翅果蝇杂交,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错误。
13.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浓度为0.1mg/L时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 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清水中
C. 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
D. 实验前需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茎切段平均长度。
【详解】赤霉素浓度为0.1mg/L时的数据偏差较大可能是5次重复实验中,某次实验结果与其余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舍弃有明显差异的数据便可,A错误;为了排除清水中多种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蒸馏水中,B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浓度大于10 mg/L茎切段生长的结果,因此无法确定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C错误;为了排除内源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需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D正确。故选D。
【点睛】明确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题图信息逐项分析解答便可。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休眠的种子用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B. 连续阴雨,通过喷洒NAA可防止小麦减产
C. 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
D. 密封储藏导致水果中各种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合成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及脱落的作用,A错误;连续阴雨,小麦授粉率下降,结籽率降低,通过喷洒NAA无法防止小麦减产,B错误;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可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C正确;密封储藏导致水果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合成减少,乙烯的合成增加,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都在增大
C. 乙种群在t2时刻以前数量一直在增长
D. t1→t2时间段内甲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当δ>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
【详解】乙种群中,t1和t4时刻,δ=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但t1~t4(不包括t1和t4时刻、),δ>1,种群数量增加,因此t4时刻种群密度大于t1时刻,A错误;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均为1.5,故种群密度都在增大,B正确;乙种群中,t1时刻之前,δ<1,种群数量减少,C错误;甲种群中,t1→t2时间段内,δ>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δ=出生率/死亡率”明确δ变化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结合曲线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便可解答本题。
1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 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
D. 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强调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有性生殖中,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17.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
B. 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C. 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
D. 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
【答案】A
【解析】
幼苗甲是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的,是异源二倍体,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其是不可育的,A错误;植株乙是甲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正确;植株丙的细胞是植株乙自交产生的,细胞中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56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出现28条染色体,C正确;乙与甲形成的异源三倍体,不可育,因此乙与甲不属于同一个物种,D正确。
18.一个处于基因频率稳定不变的植物种群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已知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但具体数据未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3
B. 该种群中Aa的频率为4/9
C. 该种群中aa的频率为1/9
D. 该种群可能进行严格的自花传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
【详解】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基因型的频率为p2,Aa基因型的频率为2pq,根据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所以p2=2pq,即p=2q,由于p+q=1,故p=2/3,q=1/3,所以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3,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3×1/3=1/9,Aa基因型的频率为2×1/3×2/3=4/9,BC正确;进行严格自花传粉的种群基因型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断减小,与题中AA的频率始终等于Aa的频率不符,D错误。
故选D。
19.甲海岛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 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 甲、丙两个海岛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类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在若干年后,甲岛上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且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B1。
【详解】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无法确定长期地理隔离后是否出现了生殖隔离,A错误;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岛上原有的生物、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正确;多年后,对于甲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下降,而对于丙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上升,故甲、丙两个海岛上鸟类羽毛颜色进化的方向是不同的,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B。
20.(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A
【解析】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1.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B. 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C. 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C正确;激素Y是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D错误。
22.某同学设计制作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表中“1”表示有,“0”表示无。下列相应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照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河泥(微生物)
甲
1
1
1
1
0
1
乙
0
1
1
1
0
1
丙
1
1
1
1
0
0
丁
1
1
1
1
1
1
A. 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在时间可能最短
B. 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都可以长时间地稳定存在下去
C.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D.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生态瓶的总能量需从外界输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详解】乙缺少阳光,无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存在时间可能最短,A正确;甲和丁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者的成分均全面,但设计是否合理,能否长时间地稳定存在下去,还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C正确;在这个四个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物质循环是封闭的;但总能量需从外界输入,且能量传递时逐级递减,单向传递的,因此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D正确。故选B。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图甲表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B. 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内全部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图甲生态系统中可形成多条食物链
D. 图乙表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人和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详解】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流动,A正确;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内全部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B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有多种,故可形成多种食物链,C正确;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但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 D错误。故选D。
【点睛】注意:对于人工生态系统而言,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之外,往往还存在人为输入的能量。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
B.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 若没有分解者会导致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堆积如山,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整的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因此,研究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B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缺少生产者,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B. 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
C. 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
D. 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参与的是神经调节,b、c、d参与的是体液调节,e参与的是免疫调节,因此上图中的调节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机制。
【详解】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的运输,A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信息分子a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可使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量,通过信息分子c、d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B正确;a参与神经调节,b参与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更迅速,C正确;信息分子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反过来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
2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病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记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 HIV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2、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详解】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病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可来自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C错误;HIV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呈递抗原给T细胞,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B细胞结合,淋巴因子不能与病毒结合,D错误。
故选B。
27.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①和④
B.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
C. 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D. 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详解】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①血浆,组织液和④淋巴之间为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由于细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需要血液为其运输,故⑤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B错误;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分泌的胰岛素由血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故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C正确;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半小时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可进入肌肉细胞合成肌糖原,故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D错误。
故选C。
2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②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
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详解】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可保证大多数鱼类能够正常繁殖,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B正确;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A。
【点睛】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措施便可解答本题。
29.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B.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C. 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D. 由于农产品的输出,农田需要适量地施加氮肥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就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②易地保护是将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详解】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可减少农药的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错误;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C正确;氮元素可在生物圈循环利用,但由于农产品的输出,导致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因此农田需要适量地施加氮肥,D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0.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 提取目的基因 B. 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D. 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提取目的基因,若是以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进行人工合成则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时不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重组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目的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点睛】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检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31.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二倍体番茄多一条6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
(1)从变异类型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
(2)若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现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纯合子番茄为母本,设计杂交实验,判断D(或d)基因是否在第6号染色体上,最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是:选取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__________杂交。实验结果:
①若杂交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ABB:ABb:AB:Ab=1:2:2:1 (3). AABBb (4). 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 (5). 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6). 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
【解析】
【分析】
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若BB移向同一极,则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B、Ab,若Bb移向同一极,则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b。因此,该三体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ABB、ABb。
【详解】(1)三体比正常个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AA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而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所以BB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1:2:2,因此,三体番茄的基因型若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BB:ABb:AB:Ab=1:2:2:1。其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故该三体的根尖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
(3)①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由于DDd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2:2:1,所以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图,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2.豌豆对低温的抗性由基因D、d控制、花叶病抗性由基因H、h控制(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以下是利用纯种豌豆甲、乙所做实验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常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
低温下无花叶病毒感染
甲子代成活率(%)
100
0
乙子代成活率(%)
0
100
(1)抗花叶病的豌豆品种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低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品种乙的多株植株,则成活率为____________。
(3)用豌豆品种甲和乙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取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于四个不同实验区中进行相应处理,统计各区豌豆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
实验处理
常温
常温
低温
低温
存活率(%)
100
25
25
?
①抗花叶病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品种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②根据Ⅰ、Ⅱ、Ⅲ三个实验区的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D、d和H、h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Ⅳ实验区“?”处数据为____________时支持“D、d和H、h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假设。
【答案】 (1). 甲 (2). 用花叶病毒感染甲,子代均成活,而用花叶病毒感染乙,子代均死亡 (3). 0 (4). 隐性性状 (5). DDhh (6). 不能 (7). 6.25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遗传定律和性状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掌握程度。
(1)分析表格中甲在常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成活率是100%,,而乙此时全死亡,说明其抗花叶病。乙在低温下无花叶病毒感染时,成活率为100%,而甲此时全死亡,说明乙抗低温。
(2)若低温下用花叶病毒感染品种乙的多株植株,则成活率应为0,因为其不抗花叶病。
(3)①豌豆品种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表现的应是双显性的性状,F1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此时取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播种会有性状分离的。在常温下存活率是100%的说明该区域无花叶病毒感染,而在常温下能存活25%的说明有花叶病毒感染,其中有1/4是抗花叶病,而3/4是不抗花叶病的,说明抗花叶病是隐性性状。低温处理后也有25%能存活,说明抗低温也是隐性性状,而品种甲是纯系,且不抗低温,所以基因型是DDhh,乙应是ddHH。
②根据Ⅰ、Ⅱ、Ⅲ三个实验区的数据不能确定D、d和H、h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因为没有出现9:3:3:1的表现型。如果在IV区域中获得的数据为6.25%时,因为低温下能存活的25%,说明这部分能抗低温,如果在IV区域中用花叶病进行感染,此时有6.25%能存活,说明这部分既能抗花叶病又能抗低温,此时的表现型应接近9:3:3:1,故能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该题要分析四个区域的处理,I区域应是常温下的无花叶病毒感染,II区域应是由花叶病毒感染,III区域应是低温无花叶病毒感染,IV应是低温用花叶病毒感染。然后根据数值进行分析如果要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会出现9:3:3:1的变形。
33.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
(1)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但是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糖尿病大鼠体内检测出了结构3的抗体,_____ (“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3)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瘦素分泌,反过来瘦素对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发挥作用,这种调节机制被称为 ___________ 。
(4)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调节方式,机体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____。
【答案】 (1). 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 K 细胞分泌的 GIP 还能刺激胰岛 B 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时,小肠 K 细胞分泌 GIP 和血糖共同刺激胰岛 B 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2). 能 (3). 反馈调节 (4). 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失活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分别通过结构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图中结构 1~4 是细胞膜上和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据此答题。
【详解】(1)大鼠口服葡萄糖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若大鼠体内检测出了结构3的抗体,则该大鼠的胰岛细胞无法感受血糖浓度的改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胰岛素可以促进瘦素分泌,反过来瘦素对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这种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
(4)机体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图中结构及相关调节过程,结合激素调节过程的特点解答。
34.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以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显示,TNFα、IL4等淋巴因子可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调节免疫过程。其中一类(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淋巴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过程的正常进行。
(2)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淋巴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淋巴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资料,请针对甲类淋巴因子提出治疗RA的两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 TNF-a和IL-6 (3). 减少相关细胞的甲类淋巴因子的分泌量 (4). 使用甲类淋巴因子拮抗剂(使用受体阻断剂阻断甲类淋巴因子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或者降低靶细胞的甲类淋巴因子受体的数量)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干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柱形图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分析可知: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说明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TNF-α和IL-6,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详解】(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柱形图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其中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结合题意,甲类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可知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TNF-α和IL-6,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
(3)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导致的免疫失调。治疗RA的思路有:思路一:减少相关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思路二:使用甲类细胞因子拮抗剂;思路三:使用受体阻断剂阻断甲类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思路四:降低靶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受体的数量。
【点睛】本题以柱形图和模型图考查了人体免疫、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做这题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柱形图信息判断出甲类和乙类细胞因子,之后运用特异性免疫调节,解决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