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寒假开学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潍坊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2月寒假开学考试试卷
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pH明显下降
B.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血浆中含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使其pH维持稳定。
2、单细胞动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但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血浆中pH值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D正确。故选D。
【点睛】了解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人体血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蔗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C.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靠Na+和K+维持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组成
【详解】蔗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血浆,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错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使血浆中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一方面血浆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过多水分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桑树和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与单作时的光合速率不是一致的,说明间作对于植物来讲是有影响的,曲线显示桑树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大,大豆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小,故A选项错误;
B、图中显示与间作相比,桑树间作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而大豆减小,故B选项错误;
C、大豆在光照强度达到两条曲线相交之前(如5)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是比单作还要高的,故C选项错误;
D、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光补偿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点之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右图显示大豆单作光补偿点大于间作,所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4.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B.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C.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D.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A正确;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B错误;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C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录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 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
C. 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D.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3、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详解】由题图可知,甲包含乙和丙,乙与丙为并列关系。突触包含突触前膜,而突触小体与突触前膜不是并列关系,A错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B错误;由分析可知,种群特征包含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随机分布是并列关系,C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群落与种群不是并列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了解各种生物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解答时先找出三个圆之间的关系,再找出符合这种关系的选项即可。
6.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是V区受损
C.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
D.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是S区受损,B错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C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中枢之间的联系便可解答本题。
7.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
B. 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
C.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灭蚊可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
D. 过敏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免疫功能过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免疫功能过弱则会导致免疫缺陷病。
2、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3、自身免疫病是指对自身组织器官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时,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器官视作抗原加以攻击,敌我不分,如红斑狼疮。
【详解】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血清中的抗蛇毒抗体与蛇毒结合,使蛇毒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A正确;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组织器官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故灭蚊无法控制艾滋病传播,C错误;过敏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D正确。故选C。
【点睛】掌握免疫功能异常的类型及特点和免疫学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是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
B.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
C. 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不能判定亲本的表现型,A错误;由于含有A基因的小眼睛个体也可表现为正常眼睛,故不能确定F1正常眼睛个体是否都是纯合子,B错误;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由于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故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D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目中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的理解。
9.下图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A. 两者都只有①
B. 前者只有①,后者有①②③
C. 两者都只有②③
D. 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②③依次表示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而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记忆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存在DNA分子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即①②③生理过程都能进行;效应T细胞没有增殖能力,不能发生DNA分子复制,但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即只能进行②③过程。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1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
B.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与分离总是同步的
C. 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不同
D. 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A正确;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总是同步的,但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连锁在一起不会分离,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都等于1,C错误;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1.下图为在寒冷条件下某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c表示甲状腺
B. 血液中激素①过多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②③分泌减少
C. 激素③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
D. 胰岛A细胞表面也存在激素③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皮肤冷感受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减少分泌相关激素。因此,垂体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故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因此,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错误;由分析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③)过多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和促甲状腺激素(②)分泌减少,B错误;甲状腺激素(③)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准确判断题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激素和各字母代表的分泌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果不同
B. 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 单侧光照射导致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分解而背光侧生长素不受影响
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2、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详解】无色透明的玻璃片和云母片的作用相同,生长素均不能透过,因此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果相同,A错误;甲组和乙组对比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丙组和丁组对比可知,单侧光会影响生长素分布,B正确;由丙组可知,单侧光照射不会导致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分解,C错误;丙组和丁组对比可知,单侧光会导致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结合题图分析实验结论便可解答本题。
13.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 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遗传。结合“发病率极高”、“有中生无”和“父病其女必病”,可确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男性中患者约占 3 /4,则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 1/2为杂合子,另 1/2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 遗传,患病双亲后代有正常男孩,可确定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 正确;在X 显性遗传病中,母病子不病,可推断母亲应为杂合子,再由儿子中患者约占3/4这一比率,可倒推出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 为杂合子,另1/2 为显性纯合子,B正确;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aXa,不论其配偶是XAY 还是XaY,他们的儿子的基因型都是 XaY,都不会患该遗传病,C正确;假设调查的家庭数为100个,患病双亲中的父亲基因型为XAY,母亲基因型中1/2 为XAXA,1/2 为XAXa,则有100个XAY、50个XAXA 及 50个XAXa,故A的基因频率为(100+50×2+ 50)/(100+100×2)=83%,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基因频率计算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数目
203
196
205
199
A. 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
B. 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
C. 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D. 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对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
【详解】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对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AB正确;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不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C错误;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bbCC、1AabbCc、1AabbCc、1aabbcc,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D正确;故选C。
15.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 )
A. 2、3、4 B. 4、4、4 C. 2、4、4 D. 2、2、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其中AB连锁,ab连锁;图2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其中Ab连锁,aB连锁;图3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图1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图2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3种表现型;图3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示意图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生应注意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16.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C. 数量为600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题图为酵母菌种群增长的“S”增长曲线,第50小时达到最大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
【详解】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A错误;早期培养也需要取样观察、计数,每次取样相隔的时间应该相同,B错误;在这个封闭培养体系中,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K/2(此时数量为120000个/2=60000个)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取样器取样法计数用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明确K和K/2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图表示物种间的关系,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生物依次是
①猪肉绦虫和猪 ②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③鼠和狐 ④水稻和草 ⑤大小两种草履虫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②⑤ D. 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得,甲表示互利共生关系,乙表示捕食关系,丙表示竞争关系。
【详解】①猪肉绦虫寄生在猪的体内,摄取猪的养分来维持生活,为寄生关系;②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生活在一起,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给植物利用,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为互利共生关系;③狐以鼠为食,为捕食关系;④水稻和草相互争夺稻田的水分、养分、阳光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因此,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生物依次是②③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先判断题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种间关系,然后判断各种生物之的种间关系便可解答本题。
18.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F区的物种丰富度下降
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 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
D. 预测豹种群数量将增加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由T区引入成年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可见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在十年中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致病基因频率降低。
【详解】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F区豹种群的数量变化无法反映物种丰富度的变化,A错误;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无法判断豹后代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基因存在差异,因此豹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C正确;预测豹种群数量将增加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如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等;而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等。
19.以下关于群落动态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冰川、沙丘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顶级群落结构最为复杂,各种生物数量比低级群落多
C. 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竞争实力弱
D. 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初生演替是指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顶级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群落结构最为复杂,但并非所有的生物数量都比低级群落多,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是因为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即灌木竞争实力比草本植物的强,C正确;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D正确。故选B。
【点睛】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演替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为某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d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B. 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流向下一(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C. 若图示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且为恒温动物,在气温逐渐降低时,假设b保持不变,则b/a的值将增大
D. 若图示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假设该动物的摄入量为e,为了提高该动物的食物利用率,应提高b/e的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各个营养级共有的能量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3、粪便、尸体等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b表示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表示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详解】由分析可知,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正确;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B正确;若图示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且为恒温动物,在气温逐渐降低时,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强呼吸作用,则a值增大。假设b保持不变,a值增大,则b/a的值将减小,C错误;提高动物的食物利用率,需提高动物同化的能量,即提高b/e的值,D正确。故选C。
【点睛】明确各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去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 丙图中碳只有A到B、A到C和C到B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C.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个体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D. 甲、乙和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
乙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C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丙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详解】淋巴中也有细胞存在,因此细胞内液与淋巴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中的含碳化合物又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因此,丙图中只有生产者到分解者、生产者到消费者和消费者到分解者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B正确; 乙图中,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其个体的含有能量不一定最少,C错误;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乙和丙分别属于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准确示意图中各字母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而引起相应的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该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肾上腺组织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阿狄森氏病与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的发病机理相同
B. 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C. 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强
D. 适当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
【答案】D
【解析】
阿狄森氏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破坏自身的肾上腺组织,攻击正常的组织,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A错误;根据提供信息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阿狄森氏病具有血钠降低的症状,说明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弱,C错误;阿狄森氏病患者具有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因此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D正确。
23.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答案】D
【解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据图可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约为-70mV,就是指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A正确;刺激突触a时,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小,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内流,B正确;由B的分析可知,在刺激突触a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小,说明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而刺激b时,据图可知,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大,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外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b是抑制性突触,C正确;据图可知,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
24.欲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验组小白鼠的表现的是
A. 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旺盛 B.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C. 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D.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A
【解析】
甲状腺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抑制了下丘脑额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导致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减少,A错误、B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后,促进了新陈代谢,加速了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这属于化学信息的使用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且通过双向传递而发挥作用
D. 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电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分泌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是指通过特殊的行为,对同种或异种动物传递某种信息,如蜜蜂跳舞、孔雀开屏等。
【详解】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孔雀开屏,A正确;信息素是动物分泌的具有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因此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信息的使用,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一定是生物发出的,如光照,C错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通过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来提高麻皮产量,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其应用便可解答本题。
26.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 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时,水体溶氧量下降,生物大量死亡,后经人为治理后得以恢复
B. 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 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
D. 弃耕农田几年后,形成小树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干扰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详解】人为干预使污染的河流恢复原状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通过增多食虫鸟数量来抑制害虫数量的增长,使其恢复原状,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属于恢复力稳定性,C错误;弃耕农田几年后,形成小树林,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
27.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K/2点捕捞
A. 一种正确 B. 两种正确 C. 三种正确 D. 四种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1、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值。
2、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详解】图①所示a点后该种群个体数量先是急剧增加,然后急剧减少,接着逐渐增加,但最后种群数量低于原环境中生物容纳量,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①正确;曲线②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增加,当种群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K2大于K1,可能是资源增加和空间增大。而在b点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导致生物短缺和空间不足等条件恶化,K值会减小,②错误;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减小,最后种群数量为0,说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③正确;曲线④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至K/2,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数量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状态。因此,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使种群数量迅速回升和捕捞量最大,应在K/2点捕捞,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若环境条件变得不适种群的生长繁殖,则K值减小;若环境条件变得更适应种群的生长繁殖,则K值增大。
2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两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B. 在反射弧中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到效应器
C.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D. 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细胞,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A项错误;在反射弧中信息以局部电流和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到效应器,B项错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D项错误。
29.某学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学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
A. 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 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
D.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早晨温度较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体温不会迅速上升,A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最终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C正确;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D错误;故选C。
【点睛】以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的体温、血糖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30.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甲、乙、丙、丁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丁均来自细胞丙的增殖
D. 过程④是通过胞吐完成的,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细胞甲、乙、丙、丁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正确;过程①表示细胞乙产生的物质作用于细胞甲细胞表面的受体,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据图分析,细胞甲是B细胞,细胞丙是记忆细胞,细胞丁是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可以来自于记忆细胞和B细胞,C错误;过程④表示浆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详细过程,并能够结合题图判断图中各个细胞的名称,明确二次没有过程中浆细胞不仅可以来自于记忆细胞,也可以来自于B细胞。
31.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过程①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B. 三种方法直接得到的胰岛素都具有生物活性
C. 导入受体细胞C使用Ca2+处理使其吸收周围的DNA分子
D. 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即乳腺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
【详解】过程①表示构建表达载体,催化过程①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的胰岛素没有生物活性,需经过进一步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B错误;受体细胞C是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然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C正确;在动物基因工程中,通常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因为受精卵全能性比较高,且体积比较大,易操作,D错误。故选C。
【点睛】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下列关于几种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
B. 限制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 cDNA文库至少要使用两种酶
D. 限制酶能在DNA复制和PCR过程中破坏氢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也叫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那么,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
【详解】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比较低,A正确;限制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两个磷酸二酯键断裂,需消耗两个水分子,B正确;构建cDNA文库时至少需要使用反转录酶与DNA连接酶,C正确;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错误。故选D。
【点睛】识别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及PCR的基本工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式,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
B. 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 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作载体
D. 经基因治疗治愈的病人,其后代不会再患同种基因疾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式。
【详解】基因治疗可使因基因缺陷而引起的疾病得到根治,但无法治疗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A错误;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作运载体,C正确;一般,基因治疗只能使部分体细胞的基因恢复正常,但生殖细胞仍带有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会传递给后代,故其后代可能患同种基因疾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原理。
3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概述,错误的是
A. 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B. 向植物体内转入Bt毒蛋白基因来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
C. 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D.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表达出抗凝血酶、生长激素等医药产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器官移植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以对器官移植的供体的基因组中转入某种调节因子,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除去抗原决定基因。
【详解】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外源生长激素基因成功在细胞内表达产生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A正确;向植物体内转入Bt毒蛋白基因可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无法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B错误;由分析可知,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C正确;可将抗凝血酶基因、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等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若这些基因在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动物的乳腺可分泌出抗凝血酶、生长激素等医药产品,D正确。故选B。
【点睛】了解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和医药上的利用便可解答本题。
3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B.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C. 只有利用蛋白质工程才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
D. 当得到可以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的干扰素后,在相关酶、氨基酸和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干扰素可以大量自我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A正确;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均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但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B错误; 通常利用基因工程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C错误;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不具有自我合成的能力,D错误。故选A。
【点睛】了解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被结核杆菌(胞内寄生菌)侵入后再次被同种结核杆菌感染,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细胞。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用同一种抗原分先后两次接种同一只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该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浆细胞 (2). 摄取、处理、呈递和杀灭抗原 (3). ②④⑥ (4). T(淋巴) (5). 监控和清除 (6).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7).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A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A细胞是效应T细胞。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故B是抗体。
【详解】(1)图中所示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图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杀灭抗原。
(2)由题意可知,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某人首次感染结核杆菌时,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被暴露出来,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当再次被同种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二次免疫,记忆T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被暴露出来,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因此,人体主要是通过②④⑥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4)一般情况下,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即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与第一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更快、产生的抗体量更多、反应更强。图中,初次接种和再次接种,产生的抗体量、反应时间和强度均相同,说明该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点睛】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准确判断题图中各序号代表的生理过程和字母代表的细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去顶芽前,该植物存在______________现象,此时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________性。
(2)上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乙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侧芽萌动起的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顶端优势 (2). 主动运输 (3). 两重 (4). 细胞分裂素 (5). 高浓度的生长素
【解析】
【分析】
正常情况下,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高于顶芽,出现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即顶端优势。当去掉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详解】(1)去顶芽前,该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由于侧芽对生长素较敏感,导致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存在顶端优势现象。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2)①去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所以图中去顶芽后浓度下降的激素是生长素,即激素甲,因此激素乙代表细胞分裂素。
②由曲线图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萌动。
【点睛】识记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某小型湖泊中存在如图甲所示的营养结构,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由上表结果分析可知,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KJ/(cm2•a)。罗氏沼虾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7.6
27.0
7.5
23.1
(4)同样增重2kg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______倍。
(5)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
①首先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理由是绿藻体内的_____________。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答案】 (1). 绿藻和蓝藻 (2). 二、三 (3). 标志重捕法 (4).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5). 30.6 (6). 被分解者利用的(和未被利用的) (7). 逐级递减 (8). 1.5 (9). 藻毒素含量低 (10). 植食性
【解析】
【分析】
1、图甲中,蓝藻→罗氏沼虾→露斯塔野鲮鱼、绿藻→罗氏沼虾→露斯塔野鲮鱼、蓝藻→露斯塔野鲮鱼、绿藻→露斯塔野鲮鱼。
2、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有一定的差异。
3、图丙中,吸收相同含量的P元素时,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比蓝藻低。
【详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绿藻和蓝藻。由图甲可知,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二、三营养级。
(2)由于露斯塔野鲮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
(3)由上表结果分析可知,罗氏沼虾同化量为57.6-27.0=30.6KJ/(cm2•a)。罗氏沼虾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能量去向还有被分解者利用的,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特点。
(4)由图乙可知,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为50/100=1/2,肉食性比例为50/100=1/2,其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2kg×1/2÷20%÷20%)+(2kg×1/2÷20%)=30 kg。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为75/100=3/4,肉食性比例为25/100=1/4,其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2kg×1/4÷20%÷20%)+(2kg×3/4÷20%)=20 kg。因此,同样增重2kg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30 kg /20 kg=1.5倍。
(5)①由图丙可知,吸收相同含量的P元素时,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比蓝藻低,因此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
②由图丙可知,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较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的流动过程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下图1为某种质粒结构,LacZ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BamHI和Bgl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中,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_____________。
(3)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gl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双链)。如用BamHI酶、BglII酶和EcoRI酶对于该重组质粒进行切割,能切开_______个切口。
(4)下图中A、B、C、D表示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四种引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PCR技术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酶。
②若需要扩增图中目的基因,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则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时需要选择_____________(A、B、C、D)的组合作为引物。
【答案】 (1). 氨苄青霉素 (2). X—gal (3).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或空白质粒) (5). (6). 2 (7). Tag酶(热稳定DNA聚合酶) (8). B和C
【解析】
【分析】
1、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质粒中Lac Z基因被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
2、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BamH I酶和Bgl II酶均不能识别和切割。
【详解】(1)由图1可知,质粒中含有,Lac Z基因和Amp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由图2可知,可BamH I且切割质粒,Lac Z基因被破坏,无法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显白色。因此,在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只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菌才能不被氨苄青霉素杀死,同时表现为白色。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质粒中Lac Z基因被破坏,无法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显白色。因此,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空白质粒。
(3)BamH I限制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Bgl II限制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因此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重组质粒如下图所示,用BamH I酶、Bgl II酶和EcoR I酶对于该重组质粒进行切割,能在BamH I和EcoR I的切割位点上切割,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部位不能被识别和切割,因此能切开2个切口。
(4)①PCR技术需要用到Tag酶。
②若需要扩增图中目的基因,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则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时需要选择B和C的组合作为引物。
【点睛】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月寒假开学考试试卷
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pH明显下降
B.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血浆中含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使其pH维持稳定。
2、单细胞动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但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血浆中pH值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D正确。故选D。
【点睛】了解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人体血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蔗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C.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靠Na+和K+维持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组成
【详解】蔗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血浆,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错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使血浆中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一方面血浆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过多水分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桑树和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与单作时的光合速率不是一致的,说明间作对于植物来讲是有影响的,曲线显示桑树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大,大豆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小,故A选项错误;
B、图中显示与间作相比,桑树间作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而大豆减小,故B选项错误;
C、大豆在光照强度达到两条曲线相交之前(如5)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是比单作还要高的,故C选项错误;
D、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光补偿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点之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右图显示大豆单作光补偿点大于间作,所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4.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B.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C.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D.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A正确;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B错误;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C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录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 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
C. 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D.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3、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详解】由题图可知,甲包含乙和丙,乙与丙为并列关系。突触包含突触前膜,而突触小体与突触前膜不是并列关系,A错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B错误;由分析可知,种群特征包含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随机分布是并列关系,C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群落与种群不是并列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了解各种生物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解答时先找出三个圆之间的关系,再找出符合这种关系的选项即可。
6.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是V区受损
C.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
D.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是S区受损,B错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C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中枢之间的联系便可解答本题。
7.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
B. 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
C.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灭蚊可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
D. 过敏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免疫功能过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免疫功能过弱则会导致免疫缺陷病。
2、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3、自身免疫病是指对自身组织器官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时,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器官视作抗原加以攻击,敌我不分,如红斑狼疮。
【详解】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血清中的抗蛇毒抗体与蛇毒结合,使蛇毒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A正确;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组织器官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故灭蚊无法控制艾滋病传播,C错误;过敏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D正确。故选C。
【点睛】掌握免疫功能异常的类型及特点和免疫学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是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
B.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
C. 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不能判定亲本的表现型,A错误;由于含有A基因的小眼睛个体也可表现为正常眼睛,故不能确定F1正常眼睛个体是否都是纯合子,B错误;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由于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故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D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目中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的理解。
9.下图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A. 两者都只有①
B. 前者只有①,后者有①②③
C. 两者都只有②③
D. 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②③依次表示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而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记忆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存在DNA分子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即①②③生理过程都能进行;效应T细胞没有增殖能力,不能发生DNA分子复制,但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即只能进行②③过程。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1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
B.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与分离总是同步的
C. 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不同
D. 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A正确;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总是同步的,但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连锁在一起不会分离,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都等于1,C错误;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1.下图为在寒冷条件下某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c表示甲状腺
B. 血液中激素①过多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②③分泌减少
C. 激素③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
D. 胰岛A细胞表面也存在激素③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皮肤冷感受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减少分泌相关激素。因此,垂体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故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因此,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错误;由分析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③)过多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和促甲状腺激素(②)分泌减少,B错误;甲状腺激素(③)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准确判断题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激素和各字母代表的分泌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果不同
B. 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 单侧光照射导致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分解而背光侧生长素不受影响
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2、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详解】无色透明的玻璃片和云母片的作用相同,生长素均不能透过,因此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果相同,A错误;甲组和乙组对比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丙组和丁组对比可知,单侧光会影响生长素分布,B正确;由丙组可知,单侧光照射不会导致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分解,C错误;丙组和丁组对比可知,单侧光会导致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结合题图分析实验结论便可解答本题。
13.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 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遗传。结合“发病率极高”、“有中生无”和“父病其女必病”,可确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男性中患者约占 3 /4,则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 1/2为杂合子,另 1/2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 遗传,患病双亲后代有正常男孩,可确定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 正确;在X 显性遗传病中,母病子不病,可推断母亲应为杂合子,再由儿子中患者约占3/4这一比率,可倒推出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 为杂合子,另1/2 为显性纯合子,B正确;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aXa,不论其配偶是XAY 还是XaY,他们的儿子的基因型都是 XaY,都不会患该遗传病,C正确;假设调查的家庭数为100个,患病双亲中的父亲基因型为XAY,母亲基因型中1/2 为XAXA,1/2 为XAXa,则有100个XAY、50个XAXA 及 50个XAXa,故A的基因频率为(100+50×2+ 50)/(100+100×2)=83%,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基因频率计算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数目
203
196
205
199
A. 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
B. 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
C. 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D. 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对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
【详解】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对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AB正确;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不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C错误;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bbCC、1AabbCc、1AabbCc、1aabbcc,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D正确;故选C。
15.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 )
A. 2、3、4 B. 4、4、4 C. 2、4、4 D. 2、2、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其中AB连锁,ab连锁;图2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其中Ab连锁,aB连锁;图3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图1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图2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3种表现型;图3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示意图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生应注意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16.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C. 数量为600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题图为酵母菌种群增长的“S”增长曲线,第50小时达到最大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
【详解】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A错误;早期培养也需要取样观察、计数,每次取样相隔的时间应该相同,B错误;在这个封闭培养体系中,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K/2(此时数量为120000个/2=60000个)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取样器取样法计数用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明确K和K/2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图表示物种间的关系,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生物依次是
①猪肉绦虫和猪 ②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③鼠和狐 ④水稻和草 ⑤大小两种草履虫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②⑤ D. 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得,甲表示互利共生关系,乙表示捕食关系,丙表示竞争关系。
【详解】①猪肉绦虫寄生在猪的体内,摄取猪的养分来维持生活,为寄生关系;②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生活在一起,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给植物利用,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为互利共生关系;③狐以鼠为食,为捕食关系;④水稻和草相互争夺稻田的水分、养分、阳光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因此,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生物依次是②③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先判断题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种间关系,然后判断各种生物之的种间关系便可解答本题。
18.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F区的物种丰富度下降
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 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
D. 预测豹种群数量将增加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由T区引入成年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可见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在十年中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致病基因频率降低。
【详解】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F区豹种群的数量变化无法反映物种丰富度的变化,A错误;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无法判断豹后代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基因存在差异,因此豹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C正确;预测豹种群数量将增加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如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等;而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等。
19.以下关于群落动态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冰川、沙丘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顶级群落结构最为复杂,各种生物数量比低级群落多
C. 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竞争实力弱
D. 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初生演替是指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顶级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群落结构最为复杂,但并非所有的生物数量都比低级群落多,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是因为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即灌木竞争实力比草本植物的强,C正确;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D正确。故选B。
【点睛】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演替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为某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d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B. 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流向下一(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C. 若图示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且为恒温动物,在气温逐渐降低时,假设b保持不变,则b/a的值将增大
D. 若图示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假设该动物的摄入量为e,为了提高该动物的食物利用率,应提高b/e的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各个营养级共有的能量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3、粪便、尸体等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b表示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表示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详解】由分析可知,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正确;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B正确;若图示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且为恒温动物,在气温逐渐降低时,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强呼吸作用,则a值增大。假设b保持不变,a值增大,则b/a的值将减小,C错误;提高动物的食物利用率,需提高动物同化的能量,即提高b/e的值,D正确。故选C。
【点睛】明确各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去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 丙图中碳只有A到B、A到C和C到B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C.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个体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D. 甲、乙和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
乙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C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丙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详解】淋巴中也有细胞存在,因此细胞内液与淋巴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中的含碳化合物又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因此,丙图中只有生产者到分解者、生产者到消费者和消费者到分解者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B正确; 乙图中,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其个体的含有能量不一定最少,C错误;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乙和丙分别属于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准确示意图中各字母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而引起相应的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该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肾上腺组织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阿狄森氏病与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的发病机理相同
B. 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C. 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强
D. 适当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
【答案】D
【解析】
阿狄森氏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破坏自身的肾上腺组织,攻击正常的组织,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A错误;根据提供信息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阿狄森氏病具有血钠降低的症状,说明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弱,C错误;阿狄森氏病患者具有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因此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D正确。
23.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答案】D
【解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据图可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约为-70mV,就是指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A正确;刺激突触a时,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小,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内流,B正确;由B的分析可知,在刺激突触a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小,说明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而刺激b时,据图可知,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大,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外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b是抑制性突触,C正确;据图可知,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
24.欲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验组小白鼠的表现的是
A. 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旺盛 B.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C. 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D.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A
【解析】
甲状腺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抑制了下丘脑额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导致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减少,A错误、B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后,促进了新陈代谢,加速了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这属于化学信息的使用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且通过双向传递而发挥作用
D. 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电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分泌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是指通过特殊的行为,对同种或异种动物传递某种信息,如蜜蜂跳舞、孔雀开屏等。
【详解】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孔雀开屏,A正确;信息素是动物分泌的具有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因此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信息的使用,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一定是生物发出的,如光照,C错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通过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来提高麻皮产量,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其应用便可解答本题。
26.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 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时,水体溶氧量下降,生物大量死亡,后经人为治理后得以恢复
B. 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 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
D. 弃耕农田几年后,形成小树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干扰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详解】人为干预使污染的河流恢复原状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通过增多食虫鸟数量来抑制害虫数量的增长,使其恢复原状,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属于恢复力稳定性,C错误;弃耕农田几年后,形成小树林,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
27.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K/2点捕捞
A. 一种正确 B. 两种正确 C. 三种正确 D. 四种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1、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值。
2、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详解】图①所示a点后该种群个体数量先是急剧增加,然后急剧减少,接着逐渐增加,但最后种群数量低于原环境中生物容纳量,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①正确;曲线②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增加,当种群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K2大于K1,可能是资源增加和空间增大。而在b点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导致生物短缺和空间不足等条件恶化,K值会减小,②错误;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减小,最后种群数量为0,说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③正确;曲线④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至K/2,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数量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状态。因此,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使种群数量迅速回升和捕捞量最大,应在K/2点捕捞,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若环境条件变得不适种群的生长繁殖,则K值减小;若环境条件变得更适应种群的生长繁殖,则K值增大。
2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两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B. 在反射弧中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到效应器
C.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D. 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细胞,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A项错误;在反射弧中信息以局部电流和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到效应器,B项错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D项错误。
29.某学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学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
A. 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 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
D.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早晨温度较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体温不会迅速上升,A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最终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C正确;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D错误;故选C。
【点睛】以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的体温、血糖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30.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甲、乙、丙、丁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丁均来自细胞丙的增殖
D. 过程④是通过胞吐完成的,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细胞甲、乙、丙、丁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正确;过程①表示细胞乙产生的物质作用于细胞甲细胞表面的受体,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据图分析,细胞甲是B细胞,细胞丙是记忆细胞,细胞丁是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可以来自于记忆细胞和B细胞,C错误;过程④表示浆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详细过程,并能够结合题图判断图中各个细胞的名称,明确二次没有过程中浆细胞不仅可以来自于记忆细胞,也可以来自于B细胞。
31.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过程①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B. 三种方法直接得到的胰岛素都具有生物活性
C. 导入受体细胞C使用Ca2+处理使其吸收周围的DNA分子
D. 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即乳腺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
【详解】过程①表示构建表达载体,催化过程①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的胰岛素没有生物活性,需经过进一步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B错误;受体细胞C是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然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C正确;在动物基因工程中,通常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因为受精卵全能性比较高,且体积比较大,易操作,D错误。故选C。
【点睛】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下列关于几种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
B. 限制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 cDNA文库至少要使用两种酶
D. 限制酶能在DNA复制和PCR过程中破坏氢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也叫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那么,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
【详解】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比较低,A正确;限制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两个磷酸二酯键断裂,需消耗两个水分子,B正确;构建cDNA文库时至少需要使用反转录酶与DNA连接酶,C正确;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错误。故选D。
【点睛】识别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及PCR的基本工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式,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
B. 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 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作载体
D. 经基因治疗治愈的病人,其后代不会再患同种基因疾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式。
【详解】基因治疗可使因基因缺陷而引起的疾病得到根治,但无法治疗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A错误;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作运载体,C正确;一般,基因治疗只能使部分体细胞的基因恢复正常,但生殖细胞仍带有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会传递给后代,故其后代可能患同种基因疾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原理。
3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概述,错误的是
A. 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B. 向植物体内转入Bt毒蛋白基因来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
C. 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D.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表达出抗凝血酶、生长激素等医药产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器官移植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以对器官移植的供体的基因组中转入某种调节因子,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除去抗原决定基因。
【详解】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外源生长激素基因成功在细胞内表达产生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A正确;向植物体内转入Bt毒蛋白基因可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无法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B错误;由分析可知,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C正确;可将抗凝血酶基因、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等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若这些基因在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动物的乳腺可分泌出抗凝血酶、生长激素等医药产品,D正确。故选B。
【点睛】了解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和医药上的利用便可解答本题。
3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B.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C. 只有利用蛋白质工程才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
D. 当得到可以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的干扰素后,在相关酶、氨基酸和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干扰素可以大量自我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A正确;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均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但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B错误; 通常利用基因工程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C错误;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不具有自我合成的能力,D错误。故选A。
【点睛】了解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被结核杆菌(胞内寄生菌)侵入后再次被同种结核杆菌感染,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细胞。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用同一种抗原分先后两次接种同一只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该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浆细胞 (2). 摄取、处理、呈递和杀灭抗原 (3). ②④⑥ (4). T(淋巴) (5). 监控和清除 (6).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7).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A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A细胞是效应T细胞。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故B是抗体。
【详解】(1)图中所示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图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杀灭抗原。
(2)由题意可知,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某人首次感染结核杆菌时,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被暴露出来,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当再次被同种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二次免疫,记忆T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被暴露出来,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因此,人体主要是通过②④⑥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4)一般情况下,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即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与第一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更快、产生的抗体量更多、反应更强。图中,初次接种和再次接种,产生的抗体量、反应时间和强度均相同,说明该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点睛】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准确判断题图中各序号代表的生理过程和字母代表的细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去顶芽前,该植物存在______________现象,此时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________性。
(2)上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乙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侧芽萌动起的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顶端优势 (2). 主动运输 (3). 两重 (4). 细胞分裂素 (5). 高浓度的生长素
【解析】
【分析】
正常情况下,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高于顶芽,出现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即顶端优势。当去掉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详解】(1)去顶芽前,该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由于侧芽对生长素较敏感,导致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存在顶端优势现象。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2)①去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所以图中去顶芽后浓度下降的激素是生长素,即激素甲,因此激素乙代表细胞分裂素。
②由曲线图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萌动。
【点睛】识记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某小型湖泊中存在如图甲所示的营养结构,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由上表结果分析可知,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KJ/(cm2•a)。罗氏沼虾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7.6
27.0
7.5
23.1
(4)同样增重2kg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______倍。
(5)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
①首先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理由是绿藻体内的_____________。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答案】 (1). 绿藻和蓝藻 (2). 二、三 (3). 标志重捕法 (4).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5). 30.6 (6). 被分解者利用的(和未被利用的) (7). 逐级递减 (8). 1.5 (9). 藻毒素含量低 (10). 植食性
【解析】
【分析】
1、图甲中,蓝藻→罗氏沼虾→露斯塔野鲮鱼、绿藻→罗氏沼虾→露斯塔野鲮鱼、蓝藻→露斯塔野鲮鱼、绿藻→露斯塔野鲮鱼。
2、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有一定的差异。
3、图丙中,吸收相同含量的P元素时,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比蓝藻低。
【详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绿藻和蓝藻。由图甲可知,露斯塔野鲮鱼位于第二、三营养级。
(2)由于露斯塔野鲮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
(3)由上表结果分析可知,罗氏沼虾同化量为57.6-27.0=30.6KJ/(cm2•a)。罗氏沼虾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去传递给露斯塔野鲮鱼的能量,能量去向还有被分解者利用的,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特点。
(4)由图乙可知,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为50/100=1/2,肉食性比例为50/100=1/2,其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2kg×1/2÷20%÷20%)+(2kg×1/2÷20%)=30 kg。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为75/100=3/4,肉食性比例为25/100=1/4,其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2kg×1/4÷20%÷20%)+(2kg×3/4÷20%)=20 kg。因此,同样增重2kg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至少需要藻类的量是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30 kg /20 kg=1.5倍。
(5)①由图丙可知,吸收相同含量的P元素时,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比蓝藻低,因此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
②由图丙可知,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的植食性比例较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的流动过程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下图1为某种质粒结构,LacZ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BamHI和Bgl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中,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_____________。
(3)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gl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双链)。如用BamHI酶、BglII酶和EcoRI酶对于该重组质粒进行切割,能切开_______个切口。
(4)下图中A、B、C、D表示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四种引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PCR技术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酶。
②若需要扩增图中目的基因,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则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时需要选择_____________(A、B、C、D)的组合作为引物。
【答案】 (1). 氨苄青霉素 (2). X—gal (3).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或空白质粒) (5). (6). 2 (7). Tag酶(热稳定DNA聚合酶) (8). B和C
【解析】
【分析】
1、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质粒中Lac Z基因被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
2、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BamH I酶和Bgl II酶均不能识别和切割。
【详解】(1)由图1可知,质粒中含有,Lac Z基因和Amp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由图2可知,可BamH I且切割质粒,Lac Z基因被破坏,无法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显白色。因此,在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只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菌才能不被氨苄青霉素杀死,同时表现为白色。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质粒中Lac Z基因被破坏,无法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显白色。因此,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空白质粒。
(3)BamH I限制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Bgl II限制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因此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重组质粒如下图所示,用BamH I酶、Bgl II酶和EcoR I酶对于该重组质粒进行切割,能在BamH I和EcoR I的切割位点上切割,BamH I酶切的DNA 末端与Bgl I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部位不能被识别和切割,因此能切开2个切口。
(4)①PCR技术需要用到Tag酶。
②若需要扩增图中目的基因,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则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时需要选择B和C的组合作为引物。
【点睛】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