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1
    【生物】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2
    【生物】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北镇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1.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蚯蚓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病毒是异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能虽然来源于地球之外,但也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A项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项正确;蚯蚓是需氧型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项错误;病毒是异养型生物,营寄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 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营养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食草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正确,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少数动物如蚯蚓能够分解腐败的食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还有有些寄生菌属于消费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C正确;一种生物在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 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 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 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以及食物链,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储存能量).
    解:A、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第二营养级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A正确;
    B、C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储存能量),B错误;
    C、D表示第二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正确;
    D、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c+d+e,D正确.
    故选:B.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下图表示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全部用于分解者的生长
    C. 叶中只有1.5%的能量被鸟同化
    D. 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A正确。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大部分部通过分解者细胞呼吸散失,少部分用于分解者的生长,B错。不知叶同化的太阳能数值,故不能计算叶中有多少能量被鸟同化,C错。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 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答案】C
    【解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问题,即1250 kJ;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0/200*100%=15%;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 C不正确。
    【考点定位】能量流动
    6. 如图是生物数量金字塔,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株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一颗高达50多米的树木可以拥有数以万记的昆虫数目。所以选D最符合题图。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7.下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⑤⑥表示细胞呼吸
    B. 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
    C. 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 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答案】D
    【解析】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二氧化碳库,丙使消费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C错误;①代表光合作用,②⑤⑥代表呼吸作用,A错误;正常情况下,①的速率大于②的速率,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考点定位】碳循环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
    (1)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弄清箭头的方向及代表含义

    (2)将上面左图换成字母,并尝试判断右面三种变式图1、2、3中四种成分并找出依据。
    ①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即大气中CO2库,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据A→C确定C为消费者,剩下D为分解者。
    ②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即大气中CO2库。根据A、B、D的碳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③图3——首先找出相互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两个成分即A和E,一个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箭头都指向A,所以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
    8.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以表示为
    C. 丙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
    D. 图中表示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动的是①②⑤⑥
    【答案】B
    【解析】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含分解者,B错误;分解者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C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即图中的①②⑤⑥,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9.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
    B.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 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 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答案】C
    【解析】A. 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A正确;
    B. 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正确;
    C.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C错误;
    D.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正确。
    1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 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 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 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可知,D是生产者,A、B、E都是消费者,F是分解者,C是二氧化碳库,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生态系统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故B正确,C错;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A错;由于F是分解者,因此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图文转化能力。
    1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稳定的生态系统特征的是( )
    A. 各种群都处于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的增长型
    B. 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C. 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平衡
    D. 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各种群都处于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的增长型,不属于稳定的生态系统特征,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 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 适当增加物种数目 D. 限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就会减少了物种的丰富度,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故A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太大影响,故B错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可以使营养结构复杂,提高抵抗力稳定性,故C正确。限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农田中灭虫主要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项正确;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项正确;农田中灭虫主要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作物),C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负反馈调节能消除或降低起始因素产生的影响,所以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属于负反馈;正反馈调节能放大起始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因此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5. 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 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 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 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答案】D
    【解析】浮游藻类与水草(沉水植物)会竞争阳光和养料,如果藻类暴发,水草(沉水植物)会因缺少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A项正确;人工鱼塘由于饵料的投放等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可通过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抑制藻类繁殖,防止藻类的爆发,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项正确;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正反馈调节过程,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为投入饵料而输入的能量,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6.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B. 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
    D. 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答案】C
    【解析】A. 人的生活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故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A正确;
    B. 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B正确;
    C.人口增长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故人口不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会减小,C错误;
    D. 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D正确。
    17.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 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 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A选项错误,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没有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但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已经影响了生态环境;D人口增长并不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8.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 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C.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B错误;C.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等措施,D错误。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19. 201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3年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
    C.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所以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A.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答案】D
    【解析】A.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
    B.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应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消灭,B错误;
    C.引进生物不当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C错误;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这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1.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和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
    【答案】狐 能量流动 5 草 鹰、狐和鸟
    【解析】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共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鹰,②草→兔→鹰,③草→鼠→狐,④草→兔→狐,⑤草→昆虫→鸟→狐。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次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
    【详解】(1)由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草→昆虫→鸟→狐”可知,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狐。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5条捕食食物链。
    (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鹰、狐和鸟。
    【点睛】该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和功能,准确判断食物链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22.太湖是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研究人员对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太湖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 ,又可以作为 。
    (2)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 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 当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呼吸散失的比值逐渐接近于 时,表明生态系统逐渐演变到成熟阶段,而太湖远未达到此阶段。
    【答案】(1)消费者 分解者(2)捕食 13.35(3)1
    【解析】试题分析:(1)看图可知:浮游动物既可以植物为食,又可分解有机碎屑,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2)看图可知: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物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为2198,浮游动物总能量为2198+14265=16463,2198/2198+14265≈13.4%。
    (3)当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呼吸散失的比值逐渐等于1时,表明生态系统逐渐演变到成熟阶段.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请分析并回答:

    (1)由图中数据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__,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由图可知,营养级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由图中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_______。
    【答案】(1)1.1×105kJ·m-2·a-15×103kJ·m-2·a-1较高(2)15.6% (3)1.2×104kJ·m-2·a-1
    【解析】试题分析:(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为23,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复制,该部分能量有3个去向:随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利用,为3;流入下一营养级,为14;未利用为70。故生产者固定总能量为23+70+3+14=110×103kJ·m-2·a-1=1.1×105kJ·m-2·a-1。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为14+2=16,而植食动物细胞呼吸散失4,为利用为9,被分解者利用为0.3,故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为16-4-9-0.5=2.5。肉食动物同化的总能量为0.25+0.05+5.1+2.1=7.5,故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7.5-2.5=5×103kJ·m-2·a-1。
    (2)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为14+2=16,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的能量为2.5,故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
    (3)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9+0.5+2.5=12×103=1.2×104kJ·m-2·a-1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4.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C→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增重8 kg,生产者至少具有_______________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E→D→C→B(2)A→E是以CO2形式,C→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3)1000(4)产生温室效应(CO2增多)(5)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
    【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AE碳有双向交流,且EDCB构成单向流动关系,故E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A无机环境的碳,DCB依次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故食物链为E→D→C→B。
    (2)A→E为环境A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被生产者E通过光合作用以有机物形式固定。C→B通过捕食碳以有机物形式在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传递。
    (3)生物量与能量呈正比,按照最高能量传递效率20﹪传递,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增重8 kg,生产者至少具有8/(20﹪×20﹪×20﹪)="1000" kg。
    (4)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碳以二氧化碳形式大量释放,造成温室效应。
    (5)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多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第二通过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考点:本题考查碳循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5. 在稻田放养鸭,利用鸭的杂食性以及活动性,不仅能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还能对稻田土壤起到中耕的作用,同时鸭排出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里就能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和鸭肉。为此,研究人员对稻鸭共作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0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调查杂草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多组调查结果的 值。
    (2)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 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 功能提高。
    【答案】(1)样方法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3)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试题分析:(1)调查杂草密度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多组调查结果的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
    (2)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6.热带雨林的盛衰消长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回答相关问题。
    (1)热带雨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接价值。
    (2)黑桫椤为木本蕨类植物,若需调查雨林中黑桫椤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海南五指山低地雨林与山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年龄组成如下图所示(年龄级别从小到大依次是Ⅰ、Ⅱ、Ⅲ、Ⅳ、Ⅴ)。

    据图分析,________雨林黑桫椤属增长型种群,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热带雨林在受到轻度干扰时能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1)大于(2)样方法
    (3)低地幼年期个体数量多,老年期个体数量少,有较强的更新能力(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 (类似答案可酌情给分)
    (4)自我调节
    【解析】试题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远大于直接价值。
    (2)调查木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3)分析题图,低地雨林的幼龄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密度为越来越大,故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4)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