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语文要素】
2.体会微型小说微言大义、留白想象的文体特点。
3.领会课文深刻的主旨,体会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能够发现小说是通过老妇人一家的遭遇表现战争灾难的,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资料,初感战争残酷
1.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梳理形成重要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而爆发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战争的伤害。(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依据课文情节线,概括小标题,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火车驶出柏林老妇数数(姑娘嗤笑) (老头扫视)车厢平静 老妇又数(姑娘傻笑) (老兵解释)车厢寂静
3.引导修正故事情节图。
4.用“”画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当时承受的苦难。“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说明年老了还要去打仗,战争给人们带来饥饿、苦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2)为什么头发灰白的后备役老兵在三个儿子死了、妻子疯了之后还要上战场?
(3)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数“一、二、三”?
(4)无论如何火车声一定比老妇人的声音大,但为什么后面写声音盖过了车轮声?
(5)为什么小说中多次提到小姑娘笑老妇人?
(6)文中写到车厢中两次静下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一段写车厢里“静得可怕”?(车厢里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问题特点:关注到了文中反复出现或反复过程中有变化的词句。
2.小组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注意关注细微文字背后的留白。)
预设:
问题(1):健壮的男子都上战场战死了,暗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问题(2):年轻的死了,年老的继续打仗,甚至连年长的后备役老兵也要投身战场,表现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灾难。
问题(3):老人有三个儿子;暗示老妇人精神不正常;三个儿子的战死,给老妇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问题(4):实际上是不可能盖过车轮声的,但老妇人的声音给人很强的冲击力。
问题(5):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无知;战争对这些孩子们目前的影响。
问题(6):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人们深深的反思,反思战争的罪恶,反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
结合此前板书的词语,引发讨论:对比之前大家所写的表现战争灾难的词语,你们所看到的小细节,不见刀光、不见血影,只是如此简单的三个数字,平常的灰白头发,一句话……你发现作者表现战争的方式了吗?(以小见大)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课文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引导学生从文章背景去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普通民众的家庭缩影。
[教学板书]
14*在柏林
尽是妇女和孩子
一、二、三
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
以小见大
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残垣断壁 国破家亡
……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时,学生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分小组探究文章内容,尤其是重点讨论文中反复出现或反复过程中有变化的词句,以及课文采用的“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体会课文的深刻主旨,感受课文对战争的控诉,并能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另外,开头的导入与合作探究互相呼应,学生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这也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一大亮点。
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文本,层层剖析,再探文题,品味主旨,感受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