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 说课课件(共26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法学法,说教材,地位作用,二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活动探究,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以后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多媒体播放从远古时代到现代人类利用燃烧的生活现象,将学生带入情景,让学生了解火能造福于人类,也能带来灾难,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和之前学过的燃烧的例子,并思考它们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这两个环节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能将现象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还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会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能够说出燃烧需要氧气,需要可燃物等条件。
活动二: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对燃烧的条件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刚才的探究,学生总结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着火点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
方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约2/3的热水,并放入装有白磷(着火点40 ℃ )的燃烧匙。在烧杯上盖两片铜片,铜片上放红磷(着火点240 ℃ ) ,小石块和白磷,观察现象。如左图所示
3.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什么问题?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又说明什么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石块不燃烧说明什么?
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一环节,教师利用演示教学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利用讨论法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 而整个探究和验证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解决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燃烧的条件,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州大厦失火,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2004年吉林市2-15特大火灾54人遇难
联系生活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灭火的方法?这些方法是根据什么原理灭火的?
创设场景 亲身体验 用多支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场面,并给出一些灭火的材料(水、细砂、湿抹布、扇子等),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灭火大比拼,分组实验。然后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灭火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灭火原理。
吹灭 煽灭 用水浇灭 用大烧杯盖灭 用沙土盖灭 湿布扑灭 剪掉烛芯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灭火自救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完成任务。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同时汇报结果时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解决了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灭火的原理。
1: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2: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3:不可乘坐电梯;4:不可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梯,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顺绳滑下;5: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火警电话:119
1.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 3、消防安全知识
1.预习教材有关灭火器原理部分,并自制简易灭火器。2.应用与延伸 根据我校教学楼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示范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着火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定义,灭火与防火,灭火器原理,失火了,你理解了爆炸吗,穿越火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背景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分析以下的灭火原理,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动手动脑学化学,隔绝空气,降低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