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共29张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9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课课件ppt
展开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2.方法:(1)_____或_____可燃物。(2)隔绝_____(或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以下。
3.火险自救:(1)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__扑灭。(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及时拨打________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用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_或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急剧地_____,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_____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注意事项:(1)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2)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图标。
【小题快练】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
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与氧气接触B.无水酒精是液体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酒精没有可燃性
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
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的面积大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纸比煤的密度小
考点 燃烧与灭火注意问题:(1)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时的发光、放热现象。(2)燃烧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不是所有物质的燃烧都要有氧气参加。
(3)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人们是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来实现燃烧或灭火,而不是通过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示范题】(2014·衡阳中考)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解析】选A。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灭火一般不能改变物质的着火点,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A解释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探究小天地】1.分析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思考: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什么?提示:由图示看出,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不同的是白磷所处的温度不同,故探究的燃烧条件是可燃物需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2.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提示:扇子扇火时,扇子带动空气流动,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但煤的着火点很高,被扇子带走的热量不足以使煤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并且空气流动为煤的燃烧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所以燃烧得更旺;扇子扇蜡烛的火焰,蜡烛火焰的温度较低,用扇子扇产生的空气流动会带走热量,很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火焰很快熄灭。
【备选示范题】(2014·大连中考)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冒黑烟的电褥子瞬间燃起火焰。(1)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电褥子着火,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解析】(1)长时间通电放热,导致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发燃烧,只是由于室内氧气不足,只冒黑烟。当打开门窗补充了氧气,会引起可燃物的迅速燃烧,因此不能开窗。(2)为了防止触电,在灭火前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水浇灭。
答案:(1)原本只冒黑烟的电褥子瞬间燃起火焰,因为着火后打开门窗补充了氧气,火会越烧越旺。(2)为了防止触电,在灭火前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水浇灭。
备选考点一、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
备选考点二、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1.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验证燃烧的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的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燃烧现象,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如
(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2.实验方式:(1)分项实验:可以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验证一个条件。(2)综合实验:几个条件同时验证,互为对比,如图所示实验。
【备选示范题】(2014·苏州中考)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解析】选C。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A说法错误;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需要氧气,故B说法错误;水温是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着火点不高于80℃,而红磷不能燃烧则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故C正确;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可能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
1.结合物质燃烧的条件,将下图填写完整。
提示:根据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与氧气接触,所以也不能燃烧。
2.仔细观察下图,将其灭火方法与采用的灭火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示范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着火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定义,灭火与防火,灭火器原理,失火了,你理解了爆炸吗,穿越火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背景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分析以下的灭火原理,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动手动脑学化学,隔绝空气,降低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