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考试)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高考物理(选择性考试)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一 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展开
专题一 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以及v-t图象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极值思想等数学方法.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2 s内,甲、乙同向运动,在2~4 s内两者反向运动,选项A错误;第4 s末两物体相遇,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是最大,选项B错误;由题图知在0~4 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 m,故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根据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速度的大小,可知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C
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前1 s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 m
B.前2 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 m/s
C.前3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D.前3 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在v-t图象中,相应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前1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1×2 m=1 m,选项A正确;在1~3 s内由题图得,物体的加速度a===-1 m/s2,第2 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v=v0+at=2 m/s-1m/s2×1 s=1 m/s,选项B、C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1.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3.平直公路上的甲车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在路面上,当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乙车立即以大小为1 m/s2的加速度沿相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从乙车加速开始计时,则( )
A.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0 s
B.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20 s
C.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是15 m/s
D.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是10 m/s
解析:设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v甲t=at2,解得t=20 s,选项A错误,B正确;由v=at得,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v乙=20 m/s,选项C、D错误.
答案:B
4.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 m时才发现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 800 m才能够停止.则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 s后,A车以加速度a1=0.5 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解析:由v-v=2ax,
设B车刹车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 m/s2=0.25 m/s2.
(2)设两车速度相等,有
vB-a(8+t)=vA+a1t,
解得t=24 s,
此时B车已运动xB=vB(8+24)-a×(8+24)2,
解得xB=832 m.
A车位移:xA=8vA+vAt+a1t2=464 m,
又因为xA+L>xB,所以能避免事故.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Δx=L+xA-xB=232 m.
答案:见解析
考点一 运动的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对运动图象的三点理解
(1)x-t图象、v-t图象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因此两种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图线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x-t图象来描述,从图象可知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t图象来描述,则从图象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关系.
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
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看轴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
看线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看斜率
表示速度
表示加速度
看面积
无实际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看纵截距
表示初位置
表示初速度
看特殊点
转折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
转折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3.运动图象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2019·成都诊断)在平直公路行驶的a车和b车,其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a,b两车相遇两次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D.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速度不可能在某时刻相同
[思维点拨]
解析: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b图线切线斜率先为正值,然后为负值,可知b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错误;在t1时刻和t2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所以a,b两车相遇两次,故B正确;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t1到t2时间内,b图线的切线斜率在某时刻与a相同,则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故D错误.
答案:B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B.5~15 s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 s时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
D.5~15 s过程中的位移为120 m
[思维点拨] (1)0~20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在t=20 s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2)v-t图象的斜率、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分别表示加速度和位移.
解析:由图象知,质点的速度方向一直为正向,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5~15 s过程中质点的vt图象的斜率为正且为定值,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m/s2=0.8 m/s2,故B错误;15~20 s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m/s2=-3.2 m/s2,即15 s时质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故C正确;由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计算可得5~15 s过程中的位移为120 m,D正确.
答案:CD
v-t图象问题的易错点
1.错误理解交点的意义.两条v-t图象的交点不一定表示两质点相遇,两条v-t图线不相交,并不表示两质点位置不同.
2.错误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v-t图线的斜率为正,质点不一定做加速运动;v-t图线的斜率为负,质点不一定做减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同正或同负时质点做加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一正一负时质点做减速运动.
3.v-t图象中图线转折点是加速度变化点(加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与横轴的交点为速度方向变化点.
考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与相遇问题常见情景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追及类型
图象描述
相关结论
匀加速
追匀速
匀速追
匀减速
匀加速追
匀减速
设x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则应有下面结论:
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增大;
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减小;
④一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追及类型
图象描述
相关结论
匀减速
追匀速
匀速追
匀加速
匀减速追
匀加速
设x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小,为x0-Δx;
③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2t0-t1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2.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过程示意图得到.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到vA=vB时,若xA+x0<xB,则能追上;若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xA+x0>xB,则不能追上.
4.三种方法
(1)临界法: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2)函数法: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3)图象法.
①若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②若用速度图象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2019·武汉调研)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在后,B在前.当它们相距x0=8 m时,A以vA=8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方向向右,并以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A追上B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2)A追上B所用的时间.
[思维点拨] (1)它们相距x0=8 m时,A在后,B在前,此后A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A追上B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解析:(1)设经时间t1两车速度相同,此时相距最远.
则有vA=vB+at1,
得t1=1 s,
两车最远距离为
Δx=xB+x0-xA=vBt1+at+x0-vAt1=9 m.
(2)设经时间t2,A追上B.
由vAt2=vBt2+at+x0,
解得t2=4 s.
答案:(1)9 m (2)4 s
(2019·山东六校联考)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30 m/s,v2=20 m/s,轿车与前方货车间距离s0=12 m时轿车司机才发现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12.5 m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才能停下来,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忽略轿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1 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a0=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思维点拨] (1)两车恰好不撞的条件是两车在同一位置且速度相等.
(2)若两车不撞,则前车的位移与原相距离之和大于后车的位移.
解析:(1)轿车经过s=112.5 m才能停下来,
由v=2 a1s,
可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a1=4 m/s2,
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1-a1t=v2,
得t==2.5 s,
t时间内,轿车前进的距离
s1=t=62.5 m,
货车前进的距离
s2=v2t=50 m,
因为s1>s2+s0,
则两车相撞.
(2)设经过时间t′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v1-a1t′=v2+a0(t′-t0),
解得t′=2 s.此过程中轿车前进的距离
s′1=v1t′-a1t′2,
货车前进的距离为
s′2=v2t0+v2(t′-t0)+a0(t′-t0)2,
解得:s′1=52 m,s′2=41 m,
因s′1<s′2+s0,
故两车不会相撞.
答案:见解析
解决追及问题的方法
1.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常见情形: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①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②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考点三 新型图象的处理方法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基本的图象是x-t图象和v-t图象.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图象,如a-t图象、x-v图象、x-t2图象、E-t图象、i-t图象等.这些图象问题怎样分析?这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归纳、迁移,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1.处理新型图象最基本的方法
处理新型图象最基本的方法是写出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再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根据物理规律,应用数学知识写出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
(2)将函数表达式与物体的运动情景相联系.
(3)结合物体的运动规律求得相关物理量.
2.图象面积意义的理解
物理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x,位移x=vt.
(2)a-t图象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Δv=at.
(3)F-s图象的面积表示功W,W=Fs.
(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斜面测量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在斜面上取O、A、B三点,让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经过A、B两点,测出A、B之间的距离x和物体经过A、B两点的时间t.保持O、B两点的位置不变,改变A点在斜面上的位置,仍让该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多次实验后得出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甲 乙
A. 2 m/s2 B.4 m/s2
C.6 m/s2 D.8 m/s2
[思维点拨] 是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图线是一条直线,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写出图线方程.
解析:根据题图乙写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8-2t,
化简得:x=8t-2t2,
对于x=v0t+at2有
v0=8 m/s,a=-4 m/s2,
故B正确.
答案:B
1.(多选)(2018·全国卷Ⅲ)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x-t图象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故A错误;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故B错误;t1和t2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故D正确.
答案:CD
2.(2019·佛山质检)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
C.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在t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解析:因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相等,说明位移相等,则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项正确;在0~t1时间内,甲的图线斜率为正值,加速度为正方向,在t2~t3时间内,乙的图线斜率为负值,加速度为负方向,两上加速度不相同,故B项错误;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故C项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则两质点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项错误.
答案:A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根据=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选项B错误;根据v-t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A
4.如图所示为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a-t图象,关于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0
B.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18 m/s
C.物体运动前6 s平均速度为9 m/s
D.物体运动前6 s位移为18 m
答案:B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二次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
C.第2 s内的位移是2 m
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答案:B
6.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该质点的-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0
C.t=0时t=b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
D.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
答案:D
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v1=8 m/s,乙车在后,速度为v2=16 m/s,当两车相距x0=8 m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解析:设两车速度相同时均为v,所用时间为t,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v1-a1t=v2-a2t=v,t=t-x0,解得t=2 s,a2=6 m/s2,即t=2 s时,两车恰好未相撞,显然此后在停止运动前,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故可避免相撞.满足题意的条件为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2.
答案:6 m/s2
8.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在路口等待交通灯,绿灯亮时一辆道路维护车在前方以v0=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立即以a1=2 m/s2的加速度启动时,两车相距x0=60 m.则
(1)汽车启动后经过多长时间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相遇之前两车相距最远是多少?
(2)若汽车刚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时,汽车立即以a2=4 m/s2的加速度刹车,问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解析:(1)设经t1时间汽车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
由位移关系得v0t1+60 m=a1t,
解得t1=10 s.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设时间为t2,由v0=a1t2,得t2=2 s.
若最远距离为x,则有v0t2+60 m=a1t+x,
解得x=64 m.
(2)经过道路维护车时汽车的速度v=a1t1=2×10 m/s=20 m/s,
由于汽车停下来的时间t==5 s,
位移x1=t=50 m,
设两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t4,满足
v0t4=x1,
解得t4=12.5 s.
答案:见解析
9.A、B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B=2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3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00 m才能停止,问: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解析:设B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B,
则0-v=2aBx,得aB==-2 m/s2.
若两车速度相等时不相撞,则两车不会相撞,
设经时间t后速度相等,
则vA=vB+aBt,得t=5 s,
则xA=vAt=50 m,xB=vBt+aBt2=75 m,
因xA+x0>xB,
则两车不会相撞,
最近距离Δx=xA+x0-xB=5 m.
答案:见解析
10.(2019·江西新余二模)斜面长度为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的关系图象(即x-v图象)如图所示.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v=2ax,得
x=-v+,
得斜率k=-,
因为图线斜率k=,解得a=-2 m/s2.
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由位移公式得:x=v0t+at2,
解得:t=1 s,或t=4 s(舍去).
答案:(1)2 m/s2 (2)1 s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以及v-t图象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极值思想等数学方法.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2 s内,甲、乙同向运动,在2~4 s内两者反向运动,选项A错误;第4 s末两物体相遇,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是最大,选项B错误;由题图知在0~4 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 m,故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根据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速度的大小,可知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C
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前1 s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 m
B.前2 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 m/s
C.前3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D.前3 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在v-t图象中,相应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前1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1×2 m=1 m,选项A正确;在1~3 s内由题图得,物体的加速度a===-1 m/s2,第2 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v=v0+at=2 m/s-1m/s2×1 s=1 m/s,选项B、C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1.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3.平直公路上的甲车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在路面上,当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乙车立即以大小为1 m/s2的加速度沿相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从乙车加速开始计时,则( )
A.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0 s
B.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20 s
C.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是15 m/s
D.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是10 m/s
解析:设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v甲t=at2,解得t=20 s,选项A错误,B正确;由v=at得,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v乙=20 m/s,选项C、D错误.
答案:B
4.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 m时才发现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 800 m才能够停止.则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 s后,A车以加速度a1=0.5 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解析:由v-v=2ax,
设B车刹车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 m/s2=0.25 m/s2.
(2)设两车速度相等,有
vB-a(8+t)=vA+a1t,
解得t=24 s,
此时B车已运动xB=vB(8+24)-a×(8+24)2,
解得xB=832 m.
A车位移:xA=8vA+vAt+a1t2=464 m,
又因为xA+L>xB,所以能避免事故.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Δx=L+xA-xB=232 m.
答案:见解析
考点一 运动的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对运动图象的三点理解
(1)x-t图象、v-t图象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因此两种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图线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x-t图象来描述,从图象可知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t图象来描述,则从图象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关系.
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
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看轴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
看线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看斜率
表示速度
表示加速度
看面积
无实际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看纵截距
表示初位置
表示初速度
看特殊点
转折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
转折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3.运动图象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2019·成都诊断)在平直公路行驶的a车和b车,其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a,b两车相遇两次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D.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速度不可能在某时刻相同
[思维点拨]
解析: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b图线切线斜率先为正值,然后为负值,可知b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错误;在t1时刻和t2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所以a,b两车相遇两次,故B正确;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t1到t2时间内,b图线的切线斜率在某时刻与a相同,则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故D错误.
答案:B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B.5~15 s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 s时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
D.5~15 s过程中的位移为120 m
[思维点拨] (1)0~20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在t=20 s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2)v-t图象的斜率、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分别表示加速度和位移.
解析:由图象知,质点的速度方向一直为正向,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5~15 s过程中质点的vt图象的斜率为正且为定值,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m/s2=0.8 m/s2,故B错误;15~20 s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m/s2=-3.2 m/s2,即15 s时质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故C正确;由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计算可得5~15 s过程中的位移为120 m,D正确.
答案:CD
v-t图象问题的易错点
1.错误理解交点的意义.两条v-t图象的交点不一定表示两质点相遇,两条v-t图线不相交,并不表示两质点位置不同.
2.错误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v-t图线的斜率为正,质点不一定做加速运动;v-t图线的斜率为负,质点不一定做减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同正或同负时质点做加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一正一负时质点做减速运动.
3.v-t图象中图线转折点是加速度变化点(加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与横轴的交点为速度方向变化点.
考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与相遇问题常见情景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追及类型
图象描述
相关结论
匀加速
追匀速
匀速追
匀减速
匀加速追
匀减速
设x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则应有下面结论:
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增大;
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减小;
④一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追及类型
图象描述
相关结论
匀减速
追匀速
匀速追
匀加速
匀减速追
匀加速
设x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小,为x0-Δx;
③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2t0-t1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2.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过程示意图得到.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到vA=vB时,若xA+x0<xB,则能追上;若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xA+x0>xB,则不能追上.
4.三种方法
(1)临界法: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2)函数法: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3)图象法.
①若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②若用速度图象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2019·武汉调研)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在后,B在前.当它们相距x0=8 m时,A以vA=8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方向向右,并以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A追上B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2)A追上B所用的时间.
[思维点拨] (1)它们相距x0=8 m时,A在后,B在前,此后A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A追上B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解析:(1)设经时间t1两车速度相同,此时相距最远.
则有vA=vB+at1,
得t1=1 s,
两车最远距离为
Δx=xB+x0-xA=vBt1+at+x0-vAt1=9 m.
(2)设经时间t2,A追上B.
由vAt2=vBt2+at+x0,
解得t2=4 s.
答案:(1)9 m (2)4 s
(2019·山东六校联考)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30 m/s,v2=20 m/s,轿车与前方货车间距离s0=12 m时轿车司机才发现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12.5 m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才能停下来,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忽略轿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1 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a0=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思维点拨] (1)两车恰好不撞的条件是两车在同一位置且速度相等.
(2)若两车不撞,则前车的位移与原相距离之和大于后车的位移.
解析:(1)轿车经过s=112.5 m才能停下来,
由v=2 a1s,
可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a1=4 m/s2,
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1-a1t=v2,
得t==2.5 s,
t时间内,轿车前进的距离
s1=t=62.5 m,
货车前进的距离
s2=v2t=50 m,
因为s1>s2+s0,
则两车相撞.
(2)设经过时间t′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v1-a1t′=v2+a0(t′-t0),
解得t′=2 s.此过程中轿车前进的距离
s′1=v1t′-a1t′2,
货车前进的距离为
s′2=v2t0+v2(t′-t0)+a0(t′-t0)2,
解得:s′1=52 m,s′2=41 m,
因s′1<s′2+s0,
故两车不会相撞.
答案:见解析
解决追及问题的方法
1.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常见情形: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①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②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考点三 新型图象的处理方法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基本的图象是x-t图象和v-t图象.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图象,如a-t图象、x-v图象、x-t2图象、E-t图象、i-t图象等.这些图象问题怎样分析?这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归纳、迁移,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1.处理新型图象最基本的方法
处理新型图象最基本的方法是写出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再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根据物理规律,应用数学知识写出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
(2)将函数表达式与物体的运动情景相联系.
(3)结合物体的运动规律求得相关物理量.
2.图象面积意义的理解
物理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x,位移x=vt.
(2)a-t图象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Δv=at.
(3)F-s图象的面积表示功W,W=Fs.
(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斜面测量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在斜面上取O、A、B三点,让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经过A、B两点,测出A、B之间的距离x和物体经过A、B两点的时间t.保持O、B两点的位置不变,改变A点在斜面上的位置,仍让该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多次实验后得出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甲 乙
A. 2 m/s2 B.4 m/s2
C.6 m/s2 D.8 m/s2
[思维点拨] 是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图线是一条直线,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写出图线方程.
解析:根据题图乙写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8-2t,
化简得:x=8t-2t2,
对于x=v0t+at2有
v0=8 m/s,a=-4 m/s2,
故B正确.
答案:B
1.(多选)(2018·全国卷Ⅲ)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x-t图象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故A错误;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故B错误;t1和t2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故D正确.
答案:CD
2.(2019·佛山质检)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
C.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在t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解析:因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相等,说明位移相等,则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项正确;在0~t1时间内,甲的图线斜率为正值,加速度为正方向,在t2~t3时间内,乙的图线斜率为负值,加速度为负方向,两上加速度不相同,故B项错误;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故C项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则两质点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项错误.
答案:A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根据=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选项B错误;根据v-t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A
4.如图所示为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a-t图象,关于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0
B.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18 m/s
C.物体运动前6 s平均速度为9 m/s
D.物体运动前6 s位移为18 m
答案:B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二次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
C.第2 s内的位移是2 m
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答案:B
6.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该质点的-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0
C.t=0时t=b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
D.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
答案:D
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v1=8 m/s,乙车在后,速度为v2=16 m/s,当两车相距x0=8 m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解析:设两车速度相同时均为v,所用时间为t,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v1-a1t=v2-a2t=v,t=t-x0,解得t=2 s,a2=6 m/s2,即t=2 s时,两车恰好未相撞,显然此后在停止运动前,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故可避免相撞.满足题意的条件为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2.
答案:6 m/s2
8.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在路口等待交通灯,绿灯亮时一辆道路维护车在前方以v0=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立即以a1=2 m/s2的加速度启动时,两车相距x0=60 m.则
(1)汽车启动后经过多长时间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相遇之前两车相距最远是多少?
(2)若汽车刚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时,汽车立即以a2=4 m/s2的加速度刹车,问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解析:(1)设经t1时间汽车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
由位移关系得v0t1+60 m=a1t,
解得t1=10 s.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设时间为t2,由v0=a1t2,得t2=2 s.
若最远距离为x,则有v0t2+60 m=a1t+x,
解得x=64 m.
(2)经过道路维护车时汽车的速度v=a1t1=2×10 m/s=20 m/s,
由于汽车停下来的时间t==5 s,
位移x1=t=50 m,
设两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t4,满足
v0t4=x1,
解得t4=12.5 s.
答案:见解析
9.A、B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B=2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3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00 m才能停止,问: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解析:设B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B,
则0-v=2aBx,得aB==-2 m/s2.
若两车速度相等时不相撞,则两车不会相撞,
设经时间t后速度相等,
则vA=vB+aBt,得t=5 s,
则xA=vAt=50 m,xB=vBt+aBt2=75 m,
因xA+x0>xB,
则两车不会相撞,
最近距离Δx=xA+x0-xB=5 m.
答案:见解析
10.(2019·江西新余二模)斜面长度为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的关系图象(即x-v图象)如图所示.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v=2ax,得
x=-v+,
得斜率k=-,
因为图线斜率k=,解得a=-2 m/s2.
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由位移公式得:x=v0t+at2,
解得:t=1 s,或t=4 s(舍去).
答案:(1)2 m/s2 (2)1 s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