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关键能力题型突破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高考物理沪科版新课程一轮复习关键能力·题型突破选修3-41.2机 械 波
展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题型突破
考点一 波的形成与传播
机械波及波速公式的应用
【典例1】(多选)(2019·海南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2 s,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平衡位置在x=1 m处的质元的振幅为0.03 m
B.该波的波速为10 m/s
C.t=0.3 s时,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向y轴正向运动
D.t=0.4 s时,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处于波谷位置
E.t=0.5 s时,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元加速度为零
【解析】选A、B、C。由波的图象可知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0.03 m,选项A正确;波速为v== m/s=10 m/s,选项B正确;t=0.3 s时,波形向右平移Δx=vt=3 m,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向y轴正向运动(如图),选项C正确;t=0.4 s时,波形向右平移Δx′=vt′=4 m,即两个波长,波形与t=0时的波形完全重合,平衡位置在x=
0.5 m处的质元处于平衡位置,选项D错误;t=0.5 s时,波形与t=0.3 s时的波形重合,平衡位置在x=1.0 m的质元处于负方向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选项E错误。
波动与质点振动的综合分析
【典例2】 (2019·北京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比较介质中的三个质点a、b、c,则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此刻a的加速度最小
B.此刻b的速度最小
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此刻b向y轴正方向运动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选C。沿波的传播,波上各质点振动方向满足“上坡下,下坡上”,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质点处在下坡位置,所以沿y轴正方向运动,C正确;质点的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满足F=-kx=ma,由此可知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质点a加速度最大,选项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可以知道,越靠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质点b的速度最大,选项B错误;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a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回到平衡位置,质点c向上运动,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小于四分之一周期,选项D错误。
1.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1)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2)介质中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因此,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
(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4)波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v==λf。
(5)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nλ(n=1,2,3…)时,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同;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n+1)(n=0,1,2,3…)时,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反。
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1)“上下坡”法。
示意图:
说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2)“同侧”法。
示意图:
说明: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3)“微平移”法。
示意图:
说明: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x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
【加固训练】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30 cm/s,如图为距波源7.50 c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且该质点开始振动时记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C.当t=0.1 s时,波源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D.当t=0.2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6.00 cm
E.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1 cm时,波源处的质点加速度为零
【解析】选A、C、E。由图知,该质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项正确;该波的周期为 T=0.2 s,波长为 λ=vT=
30 cm/s×0.2 s=6 cm。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间的距离Δx=7.5 cm-
2.5 cm=5 cm=λ,可知,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并不始终相同,故B项错误;波源与该质点间的距离Δx′=7.50 cm=λ+,当t=0.1 s时,该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结合波形知,当t=0.1 s时,波源处的质点处于波峰,故C项正确;由图知,当t=0.2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故D项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0.8 cm,则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1 cm时,即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5A时,所用时间为 t=T,此时该质点位于波谷,结合波形知波源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E项正确。
考点二 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综合应用
【典例3】(多选)(2019·全国卷Ⅰ)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质点Q的振动图象与图(b)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
E.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综合应用。
2.思维导引:
(1)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半个周期传播的距离,确定0时刻的波形图以及各个质点的位置及振动情况。
(2)通过0时刻的波形图,由各个质点的位移,比较各个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析】选C、D、E。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峰,质点Q正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在t=0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则质点Q的振动图象与图(b)不相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故选项A错误,D正确。在t=0时刻,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P的速度为0,加速度最大,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最小,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小,故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小,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故选项B错误,C、E正确。
1.两种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
波的图象
图象
物理
意义
表示某质点各个时刻的位移
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图象
信息
(1)质点振动周期
(2)质点振幅
(3)各时刻质点位移
(4)各时刻质点速度、加速度方向
(1)波长、振幅
(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
(3)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加速度方向
(4)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
图象
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一完整
曲线占
横坐标
的距离
表示一个周期
表示一个波长
形象
比喻
记录着一个人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录像带
记录着许多人某时刻动作、表情的集体照片
2.巧解图象问题:
求解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
【加固训练】
(多选)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乙表示质点L的振动图象
B.该波的波速为0.5 m/s
C.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为零
D.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3.2 m
E.质点L经过1 s沿x轴正方向移动0.5 m
【解析】选A、B、D。由图乙知,t=0时刻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由甲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知,图乙是质点L的振动图象,故A项正确;由甲图读出波长λ=2 m,由乙图读出周期T=4 s,则该波的波速v==
m/s=0.5 m/s,故B项正确;t=8 s=2T,所以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与开始时的位移相同,为负的最大值,故C项错误;由于T=4 s,所以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4倍的振幅,为3.2 m,故D项正确;横波中,各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不可能沿x轴的方向运动,故E项错误。
考点三 波的多解问题
双向性
【典例4】(2020·石嘴山模拟)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2=0.5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列波的周期T>0.5 s,试求:
(1)该列波的波长λ、周期T和波速v;
(2)在x轴上质点P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和t=3.0 s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1)由图可知,波长λ=8 m,由于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从t1=0到t2=
0.5 s时间内,有:
Δt=t2-t1=(k+)T(k=0,1,2,3…)
又知T>0.5 s,联立上式解得:k=0,
则波的周期T=4Δt=2 s
由v=,可得v= m/s=4 m/s
(2)由于波沿x轴负向传播,故t=0时刻质点P向y轴负方向运动,又知t=3.0 s=T,则质点P在t=3.0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4A=×4×5×10-2 m=0.3 m
答案:(1)8 m 2 s 4 m/s
(2)方向沿y轴负方向 0.3 m
周期性
【典例5】(多选)(2019·天津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
1 m和x2=7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 )
A.7 m/s B.2 m/s
C.1.2 m/s D.1 m/s
【解析】选B、C。当该列波向右传播时,根据题干可知1 m和7 m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为6 m=nλ+λ,则由v=可得波速为v= m/s,当n=1时可得v=
1.2 m/s,因此C正确;当波向左传播时,1 m和7 m之间的距离关系满足6 m=
nλ+λ,则v= m/s,当n=0时可得v=2 m/s,因此B正确,将A和D选项代入两个波速表达式,n均不是整数,因此A和D错误。故选B、C。
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即沿x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传播。
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两时刻间相同波形重复出现的可能。
(3)波形的隐含性: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2.求解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
(1)根据初末两时刻的波形图确定传播距离与波长(传播时间与周期)的关系通式。
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
(2)根据题设条件判断是唯一解还是多解。
(3)根据波速公式v=或v==λf求波速。
【加固训练】
(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解析】选B、C、E。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4 m,故A错误;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又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波传播的距离Δx=λ,T=0.5 s,故周期T= s,频率为
1.5 Hz,波速v=λf=6 m/s,故B、C正确;t=1 s=T,t=0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位置,t=1 s时,该质点处于波谷,故D错误;t=2 s=3T,是周期整数倍,t=0时x=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t=2 s时,该质点同样经过平衡位置,故E正确。
考点四 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
波的干涉
【典例6】(多选)(2019·全国卷Ⅲ)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波的叠加与干涉。
2.思维导引:
(1)由两列波相遇的传播和叠加规律分析各个质点的振幅和相位差。
(2)根据路程差和波长确定振动加强和减弱的点。
【解析】选B、D、E。两列波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故B正确;任何质点都在按照相同的频率在振动,不同区域的质点振幅和相位不一定相同,故A、C错误;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波源振动频率又与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相同,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由两列波的初相位及周期决定,而两列波的初相位及周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两列波的相位差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故D、E均正确。
波的衍射
【典例7】(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演示波的衍射的装置,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水没有振动,为了使A处的水也能发生振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
C.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波的衍射。
2.思维导引:
(1)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
(2)可通过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或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达到明显衍射的条件。
【解析】选B、D。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增大波的波长,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这两项都能达到波的波长比狭缝的尺寸小或相差不多的衍射条件,选项B、D正确,A、C错误。
多普勒效应
【典例8】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战机的超音速飞行已十分普遍。当战机在上空返航时,地面上的人经常会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巨响,引起房屋门窗的剧烈颤动。这是因为飞机返航加速过程中,当飞机速度接近声速时会使发动机发出的声波波面在飞机的前方堆积形成音障,当飞机加速冲破音障时而发出的巨大响声,称为音爆。音障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的形成原理最为相近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
B.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
C.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
D.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
【解析】选C。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这是声音的共振现象,故B错误;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音调变低表示远离,音调变高表示靠近,该现象与音障的形成类似,故C正确;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这是声音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1.波的干涉现象中加强点、减弱点的两种判断方法:
(1)公式法: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Δr。
①当两波源振动步调一致时
若Δr=nλ(n=0,1,2,…),则振动加强;
若Δr=(2n+1)(n=0,1,2,…),则振动减弱。
②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
若Δr=(2n+1)(n=0,1,2,…),则振动加强;
若Δr=nλ(n=0,1,2,…),则振动减弱。
(2)图象法:
①在某时刻波的干涉的波形图上,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加强点,而波峰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减弱点。
②各加强点或减弱点各自连接而成以两波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连线,形成加强线和减弱线。
③两种线互相间隔,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的振幅之间。
2.衍射现象和条件:
(1)波的衍射现象是指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小于波长。
3.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分析:
(1)接收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当波以速度v通过观察者时,时间t内通过的完全波的个数为N=,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频率。
(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波源和观察者如果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若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Ⅱ和Ⅲ以外的区域
【解析】选B。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B,相比而言B的孔洞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但A挡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所以水面上波分布于除阴影Ⅰ以外区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多选)假如一辆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300 Hz,在汽车向你驶来又擦身而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
B.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
C.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 300 Hz
D.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 300 Hz
【解析】选A、D。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 Hz,当汽车向你驶来时,两者间距变小,则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故A项正确,B项错误;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 Hz,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两者间距变大,则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故C项错误,D项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题型突破
考点一 波的形成与传播
机械波及波速公式的应用
【典例1】(多选)(2019·海南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2 s,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平衡位置在x=1 m处的质元的振幅为0.03 m
B.该波的波速为10 m/s
C.t=0.3 s时,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向y轴正向运动
D.t=0.4 s时,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处于波谷位置
E.t=0.5 s时,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元加速度为零
【解析】选A、B、C。由波的图象可知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0.03 m,选项A正确;波速为v== m/s=10 m/s,选项B正确;t=0.3 s时,波形向右平移Δx=vt=3 m,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元向y轴正向运动(如图),选项C正确;t=0.4 s时,波形向右平移Δx′=vt′=4 m,即两个波长,波形与t=0时的波形完全重合,平衡位置在x=
0.5 m处的质元处于平衡位置,选项D错误;t=0.5 s时,波形与t=0.3 s时的波形重合,平衡位置在x=1.0 m的质元处于负方向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选项E错误。
波动与质点振动的综合分析
【典例2】 (2019·北京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比较介质中的三个质点a、b、c,则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此刻a的加速度最小
B.此刻b的速度最小
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此刻b向y轴正方向运动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选C。沿波的传播,波上各质点振动方向满足“上坡下,下坡上”,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质点处在下坡位置,所以沿y轴正方向运动,C正确;质点的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满足F=-kx=ma,由此可知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质点a加速度最大,选项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可以知道,越靠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质点b的速度最大,选项B错误;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a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回到平衡位置,质点c向上运动,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小于四分之一周期,选项D错误。
1.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1)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2)介质中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因此,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
(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4)波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v==λf。
(5)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nλ(n=1,2,3…)时,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同;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n+1)(n=0,1,2,3…)时,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反。
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1)“上下坡”法。
示意图:
说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2)“同侧”法。
示意图:
说明: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3)“微平移”法。
示意图:
说明: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x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
【加固训练】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30 cm/s,如图为距波源7.50 c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且该质点开始振动时记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C.当t=0.1 s时,波源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D.当t=0.2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6.00 cm
E.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1 cm时,波源处的质点加速度为零
【解析】选A、C、E。由图知,该质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项正确;该波的周期为 T=0.2 s,波长为 λ=vT=
30 cm/s×0.2 s=6 cm。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间的距离Δx=7.5 cm-
2.5 cm=5 cm=λ,可知,该质点与距波源2.5 c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并不始终相同,故B项错误;波源与该质点间的距离Δx′=7.50 cm=λ+,当t=0.1 s时,该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结合波形知,当t=0.1 s时,波源处的质点处于波峰,故C项正确;由图知,当t=0.2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故D项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0.8 cm,则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1 cm时,即当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5A时,所用时间为 t=T,此时该质点位于波谷,结合波形知波源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E项正确。
考点二 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综合应用
【典例3】(多选)(2019·全国卷Ⅰ)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质点Q的振动图象与图(b)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
E.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综合应用。
2.思维导引:
(1)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半个周期传播的距离,确定0时刻的波形图以及各个质点的位置及振动情况。
(2)通过0时刻的波形图,由各个质点的位移,比较各个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析】选C、D、E。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峰,质点Q正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在t=0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则质点Q的振动图象与图(b)不相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故选项A错误,D正确。在t=0时刻,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P的速度为0,加速度最大,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最小,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小,故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小,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故选项B错误,C、E正确。
1.两种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
波的图象
图象
物理
意义
表示某质点各个时刻的位移
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图象
信息
(1)质点振动周期
(2)质点振幅
(3)各时刻质点位移
(4)各时刻质点速度、加速度方向
(1)波长、振幅
(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
(3)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加速度方向
(4)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
图象
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一完整
曲线占
横坐标
的距离
表示一个周期
表示一个波长
形象
比喻
记录着一个人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录像带
记录着许多人某时刻动作、表情的集体照片
2.巧解图象问题:
求解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
【加固训练】
(多选)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乙表示质点L的振动图象
B.该波的波速为0.5 m/s
C.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为零
D.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3.2 m
E.质点L经过1 s沿x轴正方向移动0.5 m
【解析】选A、B、D。由图乙知,t=0时刻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由甲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知,图乙是质点L的振动图象,故A项正确;由甲图读出波长λ=2 m,由乙图读出周期T=4 s,则该波的波速v==
m/s=0.5 m/s,故B项正确;t=8 s=2T,所以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与开始时的位移相同,为负的最大值,故C项错误;由于T=4 s,所以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4倍的振幅,为3.2 m,故D项正确;横波中,各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不可能沿x轴的方向运动,故E项错误。
考点三 波的多解问题
双向性
【典例4】(2020·石嘴山模拟)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2=0.5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列波的周期T>0.5 s,试求:
(1)该列波的波长λ、周期T和波速v;
(2)在x轴上质点P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和t=3.0 s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1)由图可知,波长λ=8 m,由于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从t1=0到t2=
0.5 s时间内,有:
Δt=t2-t1=(k+)T(k=0,1,2,3…)
又知T>0.5 s,联立上式解得:k=0,
则波的周期T=4Δt=2 s
由v=,可得v= m/s=4 m/s
(2)由于波沿x轴负向传播,故t=0时刻质点P向y轴负方向运动,又知t=3.0 s=T,则质点P在t=3.0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4A=×4×5×10-2 m=0.3 m
答案:(1)8 m 2 s 4 m/s
(2)方向沿y轴负方向 0.3 m
周期性
【典例5】(多选)(2019·天津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
1 m和x2=7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 )
A.7 m/s B.2 m/s
C.1.2 m/s D.1 m/s
【解析】选B、C。当该列波向右传播时,根据题干可知1 m和7 m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为6 m=nλ+λ,则由v=可得波速为v= m/s,当n=1时可得v=
1.2 m/s,因此C正确;当波向左传播时,1 m和7 m之间的距离关系满足6 m=
nλ+λ,则v= m/s,当n=0时可得v=2 m/s,因此B正确,将A和D选项代入两个波速表达式,n均不是整数,因此A和D错误。故选B、C。
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即沿x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传播。
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两时刻间相同波形重复出现的可能。
(3)波形的隐含性: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2.求解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
(1)根据初末两时刻的波形图确定传播距离与波长(传播时间与周期)的关系通式。
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
(2)根据题设条件判断是唯一解还是多解。
(3)根据波速公式v=或v==λf求波速。
【加固训练】
(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解析】选B、C、E。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4 m,故A错误;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又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波传播的距离Δx=λ,T=0.5 s,故周期T= s,频率为
1.5 Hz,波速v=λf=6 m/s,故B、C正确;t=1 s=T,t=0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位置,t=1 s时,该质点处于波谷,故D错误;t=2 s=3T,是周期整数倍,t=0时x=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t=2 s时,该质点同样经过平衡位置,故E正确。
考点四 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
波的干涉
【典例6】(多选)(2019·全国卷Ⅲ)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波的叠加与干涉。
2.思维导引:
(1)由两列波相遇的传播和叠加规律分析各个质点的振幅和相位差。
(2)根据路程差和波长确定振动加强和减弱的点。
【解析】选B、D、E。两列波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故B正确;任何质点都在按照相同的频率在振动,不同区域的质点振幅和相位不一定相同,故A、C错误;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波源振动频率又与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相同,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由两列波的初相位及周期决定,而两列波的初相位及周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两列波的相位差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故D、E均正确。
波的衍射
【典例7】(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演示波的衍射的装置,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水没有振动,为了使A处的水也能发生振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
C.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波的衍射。
2.思维导引:
(1)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
(2)可通过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或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达到明显衍射的条件。
【解析】选B、D。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增大波的波长,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这两项都能达到波的波长比狭缝的尺寸小或相差不多的衍射条件,选项B、D正确,A、C错误。
多普勒效应
【典例8】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战机的超音速飞行已十分普遍。当战机在上空返航时,地面上的人经常会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巨响,引起房屋门窗的剧烈颤动。这是因为飞机返航加速过程中,当飞机速度接近声速时会使发动机发出的声波波面在飞机的前方堆积形成音障,当飞机加速冲破音障时而发出的巨大响声,称为音爆。音障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的形成原理最为相近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
B.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
C.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
D.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
【解析】选C。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这是声音的共振现象,故B错误;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音调变低表示远离,音调变高表示靠近,该现象与音障的形成类似,故C正确;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这是声音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1.波的干涉现象中加强点、减弱点的两种判断方法:
(1)公式法: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Δr。
①当两波源振动步调一致时
若Δr=nλ(n=0,1,2,…),则振动加强;
若Δr=(2n+1)(n=0,1,2,…),则振动减弱。
②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
若Δr=(2n+1)(n=0,1,2,…),则振动加强;
若Δr=nλ(n=0,1,2,…),则振动减弱。
(2)图象法:
①在某时刻波的干涉的波形图上,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加强点,而波峰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减弱点。
②各加强点或减弱点各自连接而成以两波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连线,形成加强线和减弱线。
③两种线互相间隔,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的振幅之间。
2.衍射现象和条件:
(1)波的衍射现象是指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小于波长。
3.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分析:
(1)接收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当波以速度v通过观察者时,时间t内通过的完全波的个数为N=,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频率。
(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波源和观察者如果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若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Ⅱ和Ⅲ以外的区域
【解析】选B。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B,相比而言B的孔洞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但A挡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所以水面上波分布于除阴影Ⅰ以外区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多选)假如一辆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300 Hz,在汽车向你驶来又擦身而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
B.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
C.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 300 Hz
D.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 300 Hz
【解析】选A、D。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 Hz,当汽车向你驶来时,两者间距变小,则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故A项正确,B项错误;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 Hz,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两者间距变大,则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故C项错误,D项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