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科数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52讲空间角及其计算
展开第52讲 空间角及其计算
1.理解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3.会解决一些关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及二面角的简单问题.
知识梳理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过空间 任意 一点分别引两条异面直线的 平行 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 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记这个角为θ,则θ∈ (0°,90°] .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90° 时,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射影
自一点P向平面α引垂线,垂足P′叫做点P在平面α内的 正射影 (简称 射影 ).PP′的长度称为点P到平面α的 距离 .图形F上所有点在平面α上的射影构成的图形F′,叫做图形F在平面α上的 射影 .
(2)平面的斜线
如果一条直线m与平面α 相交 但不和这个平面 垂直 ,则直线m叫做平面α的斜线,交点称为 斜足 .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α的一条斜线PA和它在平面α上的 射影OA 所成的锐角,叫做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90° ;
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平行,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0° .
记任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则θ∈ [0°,90°] .
3.二面角
从一条直线l出发的两个半平面(α和β)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二面角 .记作二面角α-l-β,l叫做二面角的 棱 ,两个半平面(α和β)叫做二面角的 面 .
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AB上任取一点O,过O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α,β内作与棱垂直的射线OA,OB,我们把 ∠AOB 叫做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用它来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二面角θ的取值范围为θ∈ [0°,180°] .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 直二面角 .
热身练习
1.在三棱锥A-BCD中,E,F,G分别是AB,AC,BD的中点,若AD与BC所成的角为60°,那么∠FEG为(D)
A.30° B.60°
C.120° D.60°或120°
∠FEG为两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B1D1所成的角为 60° .
平移EF到AD1,则∠AD1B1为异面直线EF与B1D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易知
△AB1D1为正三角形,所以∠AD1B1=60°,所以EF与B1D1所成的角为60°.
3.过△ABC所在平面α外一点P,作PO⊥α,垂足为O,连接PA,PB,PC.
(1)若PA=PB=PC,∠C=90°,则点O是三角形AB边的 中 点.
(2)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 外 心.
(3)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 垂 心.
4.如图,棱长都为a的正四棱锥中.
(1)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45° ;
(2)侧面与底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为 .
(1)此正棱锥的高为a,故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
(2)设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α,
则sin α==.
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B1B与平面A1B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2)二面角D1-BC-A的大小为 45° .
(1)三棱锥B1-A1BC1为正三棱锥,设B1B与平面A1BC1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
(2)二面角D1-BC-A的平面角为∠D1CD,其大小为45°.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018·全国卷Ⅱ)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为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B.
C. D.
如图,因为AB∥CD,所以AE与CD所成的角为∠EAB.
在Rt△ABE中,设AB=2,
则BE=,则tan∠EAB==,
所以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C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采用“平移线段法”,平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②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③补形平移.最终将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解.
1.(2017·全国卷Ⅱ)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12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
A. B.
C. D.
将直三棱柱ABC-A1B1C1补形为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如图所示,连接AD1,B1D1,BD.
由题意知∠ABC=120°,AB=2,BC=CC1=1,
所以AD1=BC1=,AB1=,∠DAB=60°.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知BD2=22+12-2×2×1×cos 60°=3,所以BD=,所以B1D1=.
又AB1与AD1所成的角即为AB1与BC1所成的角θ,
所以cos θ===.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棱长都为2的直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BAD=60°,则对角线A1C与侧面DC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过点A1作直线A1M⊥D1C1,交C1D1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CM,
可得A1M⊥平面DD1C1C,则∠A1CM就是直线A1C与面DD1C1C所成的角.
由所有棱长均为2及∠A1D1C1=120°,
得A1M=A1D1sin 60°=,
又A1C===4,
所以sin ∠A1CM==.
所以对角线A1C与侧面DC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1)求线面角的方法:①找角,通过射影,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②计算,将所作出的角放入到某一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得解.
(2)作角的关键是确定射影的位置,常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及图形的特征.
2.(2018·全国卷Ⅰ)在长方体ABCD-A1B1C 1D1中,AB=BC=2,AC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C)
A.8 B.6
C.8 D.8
如图,连接BC1,AC.
因为AB⊥平面BB1C1C,
所以∠AC1B为直线AC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
所以∠AC1B=30°.又AB=BC=2,
在Rt△ABC1中,AC1==4,
在Rt△ACC1中,
CC1===2,
所以V长方体=AB×BC×CC1=2×2×2
=8.
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
(1)证明:AP⊥BC;
(2)已知BC=8,PO=4,AO=3,OD=2.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1)证明:由AB=AC,D是BC的中点,得AD⊥BC,
又PO⊥平面ABC,得PO⊥BC.
因为PO∩AD=O,所以BC⊥平面PAD.
又PA平面PAD,故BC⊥PA.
(2)如图,在平面PAB内作BM⊥PA于M,连接CM.
因为BC⊥PA,BM∩BC=B,得PA⊥平面BMC.
所以PA⊥CM.
故∠BMC为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在Rt△ADB中,AB2=AD2+BD2=41,得AB=,
在Rt△POD中, PD2=PO2+OD2,
在Rt△PDB中, PB2=PD2+BD2,
所以PB2=PO2+OD2+BD2=36,得PB=6.
在Rt△PAO中, PA2=AO2+OP2=25,得PA=5.
又cos ∠BPA==,
从而sin∠BPA=,所以BM=PBsin ∠BPA=4.
同理CM=4.
因为BM2+MC2=BC2,所以∠BMC=90°,
即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90°.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①作角,根据图形特点作出二面角;②证明,依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证明所成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③计算,将所作出的角放入到某一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得解.
3.如图,AD⊥平面BCD,∠BCD=90°,AD=BC=CD=a,求二面角C-AB-D的大小.
如图,取BD的中点E,连接CE,则CE⊥BD,
因为AD⊥平面BCD,所以AD⊥CE,
又AD∩BD=D,所以CE⊥平面ABD,
作EF⊥AB,垂足为F,连接CF,
因为CE⊥平面ABD,所以CE⊥AB,又CE∩EF=E,
所以AB⊥平面CEF,所以CF⊥AB,
所以∠CFE为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
由题意易得CE=a,CF=a,
所以sin∠CFE==,所以∠CFE=60°.
即二面角C-AB-D的大小为60°.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刻画线线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及面面位置关系的重要方式,其重点应了解其定义,掌握作角的基本方法及其求法.
2.求空间角的一般步骤:一作(找),二证,三计算.作(找)出所求角是计算的基础.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通过作平行线来求,要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定义作出角,关键是寻找到相关平面的垂线与射影,作出角后可在相应的三角形中求出角的大小,要注意其取值范围是[0,].
(3)二面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首先要作出角,然后在相应的三角形中求解,注意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0,π].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①定义法:即在棱上取点O,在两个半平面内作与棱垂直的射线,两射线所夹的角即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①);
②三垂线法:若二面角α-l-β的一个半平面α内一点A在另一平面内的射影是B,则过A作AO⊥l于O,连接BO,则∠AOB即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如图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