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11.1 \l "目录" 怎样才叫做功
学习目标
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建立机械功概念的过程,学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器材准备
多媒体设备、小车、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情景引入新课
用力推却推不动 端酒
他们都“做工”了,但是没“做功”。如何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怎样才叫“做功”
1.通过实验,体验“做功”。
学生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如图所示)。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小车所受的推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小车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S。
学生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物体所受的拉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2. 找找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
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1)这两幅图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共同点: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3. 功的概念: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
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探究点二 如何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活动:
请教室后排一同学,将他的文具盒(或其他物品)交给老师。
引起学生注意,再结合这一过程,让学生分析文具盒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
情况(画出示意图),讨论该同学作用在文具盒的力做没做功。
3.分析课本活动2,进一步理解做功的含义。
先让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
4.练习:分析下列物体受到的力,并指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
功?为什么?
(2)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对小车做功了吗?为什么?
(3)工人推动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当工人停止用力后,小车
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工人还对小车做功
吗?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靠惯性通过一段路程(F=0);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s=0);
(3)物体受力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F与s的方向垂直)。
探究点三 怎样测算功
1.功的多少:
如图(甲)所示,用力把一砖块匀速提升1m,做功W。
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力把三块同样的砖匀速提升1m,做功多少?
如图(丙)所示,如果用力把一块砖匀速提升3m,做功又是多少?
点拨:从上面分析可知功与力、距离的关系如何呢?
学生交流后得出的结论有:
使物体移动的距离一定,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力一定,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
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
功的多少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2.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 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
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
在计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3.功的简单测算:
(1)如图所示,请学生估算:用手匀速托起
两个鸡蛋升高lm时,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
是多少?
(2)如图所示,人拉着重2000N的车子沿水平方向前进5m,你能求出此人做了多少功吗?如果拉力为500N呢?
强调解题规范化要求。
探究点四 机械功原理
1.使用机械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2.机械功原理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板书设计
11.1怎样才叫做功
机械功
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功=力*距离(W=Fs)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1J=1N.m ,它表示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1m的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就是1J.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直接给出机械功的定义,而是设计了“找找共同点”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经历和体验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和讨论,逐步建立功的概念。关于功的计算(“活动3”),也不是直接讲解,而是给出了一种常见的错误,通过学生的辩析、讨论、纠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题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