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卷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
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水 D.氯化钾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其中含铁和钙,这里所说的“铁”和“钙”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②⑥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最近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O4)。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O4和O2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是一种混合物
D.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再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将胆矾晶体研磨变细
C.氧化汞分解得到汞和氧气
D.将空气加压降温变为液态空气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自贡中考)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结构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某③结构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内中子数为10
C.①④结构的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D.⑤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ⅥA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
(4)氯元素 ;
(5)5个铝原子 ;
(6)3个亚铁离子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B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Ne的化学性质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________,Br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表是某原子(在X X为元素符号,Z为原子的质子数、A为该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的相关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了哪些结论?
请写出其中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中x=_ 。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倍。
实验与探究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 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小明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如图所示)。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
该同学分析: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s 1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解析: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O4分子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纯净物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故O4是纯净物;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解析: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水分子的质量比铁原子的质量小,故A不正确。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不正确。微观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C不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①的质子数为2,为氦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④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由③的结构可知,核内质子数为8,若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内中子数为18-8=10,故B正确;①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属相对稳定结构,④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错误;由⑤的结构可知,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故D错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①②⑥;(2)①②④;(3)⑤;(4)③;(5)⑤;(6)⑥。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N;(2)O;(3)H;(4)Cl;(5)5Al;(6)3Fe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Mg 9.012 (2)稳定 (3)A (4)3
解析:
(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得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B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
(2)Ne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3)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7 非金属 (2)C 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溴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5;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2+8+18+x=35,则x=7;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Br最外层有7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2)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故C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r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和E表示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最相似。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原子
(2)同种元素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内质子数不同)
解析:根据相关数据不难看出,氢元素有三种不同的原子,氧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原子等,而且这些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在这些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三种元素的原子内质子数不同。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三。(2)8。(3)47,9。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烧杯中液体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①第一种;②不能;不能;红;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探究实验】(1)水 (2)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 氧
【反思】不正确 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不能以此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解析:(1)根据现象看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证明“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水;(2)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反思】: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不能以此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准确。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