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一年级上学期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朗读诗句,领会诗意,教师示范,学生练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
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走路摇摇摆。 (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 (雨)
授课教师 : 领导签字: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
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走路摇摇摆。 (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 (雨)
授课教师 : 领导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