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蔗糖是甜的,醋酸是酸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肥皂,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已知该种汞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01。其中 质子数是80,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01 B.121 C.80 D.281
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
A.食盐、石油 B.干冰、洁净的空气 C.铜绿、海水 D.五氧化二磷、水银
7.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酒精挥发 B.冰雪消融 C.电解水 D.从空气分离出氧气
8.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
9.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A B.B C.C D.D
10.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
11.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只要分子不改变,物质就不会变化
1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有一种是氧化物
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二、填空题
13.下列物质中:①硬水②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二氧化锰⑦空气。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属于氧化物的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14.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其质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_.
15.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C70表示一个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上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①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②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
③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④根据图2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H是非金属元素B 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C He和Mg的化学性质相似
⑤SiO2是一种_____(填物质分类),可以做光导纤维,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三、推断题
16.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C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可作烟幕弹;E元素的单质可在B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用元素符号表示:A______,B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两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①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①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到溶液
② 从上述烧杯①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
③ 另取一个烧杯②(如图),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①②两个小烧杯。过了几分钟,观察到
综合②③实验说明分子
反思:为什么两个烧杯不同时变色呢?
查阅资料:不同的分子在相同的条件下运动速率不同。
由此可根据现象推断 分子运动速率快(填氨或酚酞)。
18.图Ⅰ是小明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刚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只答一点即可): 。
五、计算题
19.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计算:(保留三位小数)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2.B3.A4.C5.C6.B7.C8.C9.C10.A11.D12.B
13.①⑦;③⑥;②⑤;③④⑥
14.53,78.
15.分子 24.31 2 质子数 AB 氧化物; +4。
16. A-H B-O D-P E-S Al2O3
17.(1)略 瓶内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上升1/5. 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完全。 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①不变色 ②变红 ③ ②烧杯中溶液变红 在做无规则运动 氨
18.(1)进行对比 (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3)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19.12acbd
20.26.986 3.986×10-26kg
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单元评价检测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卷版doc、第三单元单元评价检测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