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1 春教案
展开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一单元第一篇是有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③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4.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5.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或给学生的朗诵配上音乐,还可提供春的画面。
二、说教法与学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
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自己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通过示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
3.学法指导: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4.教学时数:二课时
三、教学程序
总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春天是大自然的杰作,春天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季节。接下来,老师带你们走进春天。让我们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
[说明]此设计帮助学生回忆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听录音、学生静听,通过声音感受春色之美
(听春)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
(赏春)通过我们的想象,我们随着春的旋律在听觉上感受到了春色的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春的迷人画面啊?
(说春)在欣赏春意盎然的美景的同时,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赠送春天一件礼物。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
设题: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
学生回答可能有:
①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②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蓬蓬勃勃等。
小结:感受真够深刻。悦耳的春声,优美的春色。都让我们美丽的春光中陶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电视散文《春》(在欣赏时要注意2点:1.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2.在欣赏中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板书题目及作者)
[说明]设计这一步骤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三)作者简介:(此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朱自清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
[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
(四)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利用屏幕增大课内容量)
[说明]特地设计这一步骤针扩大识字量,为下面的朗读扫除障碍。
(五)学生自读,理解欣赏春色之美。
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此时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作如下的质疑,作为对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
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由点到面,将零散的景物及特点集中。
[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与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C点和情感目标。
(六)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不能一遍遍的朗读,学生绝对会觉的枯燥泛味,因此我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二到三名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读较好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在这过程中,我还用了这样一个句式:“我最喜欢 段(句)好,好在 ”要求学生从词、句式、修辞的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先用了“春草图”作示范。设了些小问题: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偷偷”叠词的运用,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及其作用?
[说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激起学生自主的活动,设计的句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七)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
同学读完《春》,从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够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
[说明]设计此题步骤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我还准备印发一些有关“春”的名句供他们欣赏。
(八)美的训练
1.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写一段描写家乡冬景的文字。
3.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说明]设计第一道主要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因为初一年的学生还处于自觉的适应阶段,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有利今后的自主学习。设计第二道主要是学习的迁移,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是写。初一年的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当堂完成,所以放在课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学时间是在冬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写“春季”的内容迁移到写“冬景”上。同时也可以为下文学习《济南的冬天》先作个铺垫。第三道是选做题,学生完成之后贴于“作业栏”上,这样布置是根据学生的多样性,有利调动一切学生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本文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四)个步骤,第二课时完成(五),第三课时完成(六)――(七),第八个步骤安排在课外。
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春》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板书设计: 说明
昐春
绘春
赞春
春
此示意图在教学第一课时教师总结完成。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宏观勾勒: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教师示范完成
春草图 钻 鲜嫩 正面-侧面
春花图 繁茂 艳丽 树上-花下-遍地
正面-侧面
春风图 和煦 轻盈 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 细密 平和 植物-人
正面-侧面
迎春图 赶趟儿
绘春
(微观描绘)
特点
层次
此示意图在教学第五个步骤时由学生完成。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a>,共2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土地的誓言教案及反思</a>,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黄河颂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及教学重点,说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说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