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展开
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考纲展示] 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
[基础梳理]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图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按自我再生性
按自然属性
关系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四、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
→→
五、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
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地形、气候、水文等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后天性资源
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六、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七、自然灾害的危害
1.危害: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2.我国的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地震灾害危害程度较大。
八、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
(2)→→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原因
①自然
②人为:人类活动等因素。
(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时间
雨带位置
春夏之交
华南一带
6、7月份
江淮地区
7、8月份
华北、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8、9月份
东南沿海(热带气旋)
(3)我国暴雨的特点: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
[图文拓展]
1.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片滩涂,加速海岸侵蚀,冲破护岸海堤,增加风暴潮发生的频率,阻碍沿海和内陆低地的排洪泄洪能力,导致海水在地下内侵,污染地下水源并引起盐渍化等。
2.水资源总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3.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
(高考经典题)❶,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❷;❸。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规范审答
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C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
3.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高考经典题)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 000年(图乙)和距今500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变化可知,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则选B项。
答案:B
(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2.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表增温趋缓;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值,且斜率较大,则海平面仍在加速上升;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间间隔,反映了从1960年至2000年前呈现频率增加趋势,但从图示最后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无喷发,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
答案:B
考点二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高考经典题)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❷,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❺,并分析该国
❻。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❼,并❽。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资源性缺水
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水质性缺水
是大量排放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难题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技法点拨] 从“开源”与“节流”两个角度分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淡水一直是马尔代夫的稀缺资源,2014年12月初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唯一的海水淡化厂发生事故,全岛淡水供应中断,15万居民面临严重水荒。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小
B.农业用水量大
C.国土面积小
D.水资源浪费严重
2.解决马尔代夫此次水荒的有效措施为( )
A.实施人工降雨 B.发展节水农业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从国外购买淡水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尔代夫主要由珊瑚礁组成,国土面积狭小,不利于雨水的储存,因而径流量小,淡水资源短缺;马尔代夫的年降水量大,农业生产较落后。第2题,从国外购买淡水,能迅速为马尔代夫提供足够的淡水资源;实施人工降雨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长期工程,且马尔代夫的农业用水量不大;马尔代夫面积小、海拔低,地下水多为咸水,不能饮用。
答案:1.C 2.D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分析。
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
考点三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紧急救援说明灾害具有突发性,图中信息显示这种灾害对生产、生活及公共设施破坏大,恢复重建难度大,历时长,符合地震的特征。第(2)题,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减轻灾害损失,人口外迁是消极的减灾措施。
答案:(1)B (2)D
1.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2.洪灾的防治
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2)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3)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5)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高考经典题)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解析:城区的防洪大堤主要是阻挡城区外部洪水进入城区的,故加高防洪大堤,不能减轻城区因暴雨而导致的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答案:C
(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题。
2.该气旋(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解析:夏季是台风多发季节,而3月9日已是南半球秋季,A项错误;赤潮与气旋无关,B项错误;灾情监测需要RS技术,C项错误;“帕姆”在瓦努阿图地区为热带气旋和强热带风暴,风力大、降水量大,危害最大,D项正确。
答案:D
3.(高考经典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建设引排工程说明该地旱涝灾害多发,要从气候中的降水以及地形、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方面作答。
答案: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
[基础巩固组]
(2019·试题调研)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圈今年夏季的海冰融化现象突出,其中在北欧沿岸和俄罗斯西北部,海冰已经呈现出异常偏少态势。海冰的减少不仅会对北极熊等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北半球的异常天气。2018年7月,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气温超过30℃,并连续3天平均气温处于历史最高点;挪威和芬兰分别出现了33.5℃和33.4℃的高温;瑞典干旱与高温引发多处森林火灾。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1~3题。
1.北极海冰融化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极航线开通,人为干扰增强
B.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
C.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海水富营养化
D.异常高温天气,北极放大效应明显
2.极地海冰融化对北极熊的影响为( )
A.海冰减少,栖息地减少或消失
B.鱼类减少,食物量减少
C.水温升高,种群数量增大
D.河口水质恶化,生存环境变差
3.减少全球异常高温现象的措施,最现实有效的是( )
A.在全球各地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B.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全面推广核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落实《巴黎协定》,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解析:第1题,北极沿海航线开通的前提是海冰融化,因果关系混淆。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对海冰的影响相对较小。北极圈内工厂较少,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概率较小,而且海水富营养化也不是海冰异常减少的原因。海冰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天气异常高温,而且极地放大效应明显,海冰融化加强。第2题,北极熊主要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海冰融化导致栖息地减少或消失;海冰融化,海洋鱼类会增加,食物量应该增加;水温升高,栖息地减少,北极熊的种群数量会减小;北极熊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河口处不是北极熊生活的场所。第3题,全球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差,植树并不可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全球异常高温带来的影响;全面推广核能不现实;目前来看,禁止燃烧矿物燃料不现实。
答案:1.D 2.A 3.B
下图为我国某农牧交错带常年活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该地土地利用主要由图中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组成(不包含未利用地)。读图,完成4~6题。
4.1960~2010年,该地( )
A.建设用地比重略有上升 B.草地面积逐年萎缩
C.荒地比重较为稳定 D.水体面积不断萎缩
5.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草原转化为耕地 B.荒地转化为耕地
C.新活动地域的开垦 D.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
6.据图推测,1990年以来该地可能( )
A.冰川融化加快 B.河流水量减少
C.气候逐渐变干 D.台风灾害增多
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1960~2010年,该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很小,比重下降;草地面积逐年增加;荒地比重较为稳定;水体面积先减后增。综上所述,C项正确。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图中看,草地、荒地、建设用地都有所增加,所以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活动地域的开垦,C正确;不可能是草原、荒地、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1990年以来该地水体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的面积不断增加,说明该地水源增加,而该地位于农牧交错地带,可以推测是冰川融化量增大造成的。综上所述,A项正确。
答案:4.C 5.C 6.A
7.(2019·试题调研)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会导致高温风险增大,这也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但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一样。至于极地“高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其还与“极地放大效应”有关。
材料二 下图为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2018年7月25日~8月2日)。
(1)推测“极地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
(2)指出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
(3)分析极地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中“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一样”可以推断“极地放大效应”应该是极地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产生了极端高温天气。第(2)题,读图可知,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其原因可从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台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题,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可从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极冰融化、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加快等方面考虑;不利影响可从高温天气诱发森林火灾、诱发虫灾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海平面上升等方面考虑。
答案:(1)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与起始温度相比成倍增长,产生了极端高温天气。
(2)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原因: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导致冷空气向南扩散的活动明显偏弱,对我国影响减小;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势力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台风影响过后,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快。
(3)有利影响:高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气候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植被生长,促进农作物增产;极地高温使极冰融化,有利于开通极地海洋航线;高温使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加快,渔业资源丰富。不利影响:高温天气诱发森林火灾;诱发虫灾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沿海港口运营。
[能力提升组]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为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渤海湾潮位和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该日影响渤海湾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副热带高压 D.亚洲低压
2.该日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位置在渤海湾的(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3.除剧烈的大气扰动外,产生本次渤海湾风暴潮的原因还有( )
①正值天文大潮 ②位于浅海大陆架 ③入海河流正处于汛期 ④围海造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风暴潮多由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引起,渤海湾纬度高,不会发生台风,应为温带气旋,B项对。第2题,海水上涨幅度越大,风暴潮灾害越严重。根据海水水面等值线可知,渤海湾西南部海水上涨幅度最大,东北部、西北部、东南部上涨幅度小,所以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D项对。第3题,从日期看,该日为农历正月十八,正值天文大潮时期,①对。位于浅海大陆架,渤海湾海水浅,海底的阻挡加剧了潮势,②对。此时是春季,入海河流正值枯水期,③错。与围海造陆关系不大,④错。A项对。
答案:1.B 2.D 3.A
(2019·深圳二模)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4~5题。
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5.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第4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气压带、风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第5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
解析:4.A 5.C
(高考经典题)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8.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6题,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项。第7题,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8题,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
答案:6.B 7.A 8.A
9.(2019·试题调研)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5月2日晚,印度西部和北部遭遇强沙尘暴,其以超过130千米/时的速度,经过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及旁遮普邦等地。沙尘暴所经之处,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很多居民在睡梦中被压死。下图为印度西部和北部区域图。
(1)分析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
(2)推断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
(3)简述为了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当地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主要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从沙源、地形、气候等角度作答。第(2)题,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风速、影响范围、发生时间、基础设施等角度作答。第(3)题,当地政府防治沙尘暴的措施,主要从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防风治沙等角度作答。
答案: (1)邻近沙漠,沙源广;地势平坦,风力强劲;降水较少,气候干旱。(2)风力强劲,沙尘暴势力强;辐射范围大,波及面广;发生在夜晚,人们防范意识弱;基础设施差,抵挡沙尘暴能力弱。
(3)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
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考纲展示] 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
[基础梳理]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图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按自我再生性
按自然属性
关系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四、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
→→
五、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
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地形、气候、水文等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后天性资源
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六、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七、自然灾害的危害
1.危害: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2.我国的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地震灾害危害程度较大。
八、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
(2)→→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原因
①自然
②人为:人类活动等因素。
(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时间
雨带位置
春夏之交
华南一带
6、7月份
江淮地区
7、8月份
华北、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8、9月份
东南沿海(热带气旋)
(3)我国暴雨的特点: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
[图文拓展]
1.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片滩涂,加速海岸侵蚀,冲破护岸海堤,增加风暴潮发生的频率,阻碍沿海和内陆低地的排洪泄洪能力,导致海水在地下内侵,污染地下水源并引起盐渍化等。
2.水资源总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3.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
(高考经典题)❶,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❷;❸。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规范审答
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C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
3.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高考经典题)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 000年(图乙)和距今500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变化可知,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则选B项。
答案:B
(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2.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表增温趋缓;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值,且斜率较大,则海平面仍在加速上升;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间间隔,反映了从1960年至2000年前呈现频率增加趋势,但从图示最后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无喷发,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
答案:B
考点二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高考经典题)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❷,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❺,并分析该国
❻。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❼,并❽。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资源性缺水
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水质性缺水
是大量排放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难题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技法点拨] 从“开源”与“节流”两个角度分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淡水一直是马尔代夫的稀缺资源,2014年12月初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唯一的海水淡化厂发生事故,全岛淡水供应中断,15万居民面临严重水荒。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小
B.农业用水量大
C.国土面积小
D.水资源浪费严重
2.解决马尔代夫此次水荒的有效措施为( )
A.实施人工降雨 B.发展节水农业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从国外购买淡水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尔代夫主要由珊瑚礁组成,国土面积狭小,不利于雨水的储存,因而径流量小,淡水资源短缺;马尔代夫的年降水量大,农业生产较落后。第2题,从国外购买淡水,能迅速为马尔代夫提供足够的淡水资源;实施人工降雨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长期工程,且马尔代夫的农业用水量不大;马尔代夫面积小、海拔低,地下水多为咸水,不能饮用。
答案:1.C 2.D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分析。
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
考点三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紧急救援说明灾害具有突发性,图中信息显示这种灾害对生产、生活及公共设施破坏大,恢复重建难度大,历时长,符合地震的特征。第(2)题,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减轻灾害损失,人口外迁是消极的减灾措施。
答案:(1)B (2)D
1.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2.洪灾的防治
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2)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3)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5)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高考经典题)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解析:城区的防洪大堤主要是阻挡城区外部洪水进入城区的,故加高防洪大堤,不能减轻城区因暴雨而导致的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答案:C
(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题。
2.该气旋(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解析:夏季是台风多发季节,而3月9日已是南半球秋季,A项错误;赤潮与气旋无关,B项错误;灾情监测需要RS技术,C项错误;“帕姆”在瓦努阿图地区为热带气旋和强热带风暴,风力大、降水量大,危害最大,D项正确。
答案:D
3.(高考经典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建设引排工程说明该地旱涝灾害多发,要从气候中的降水以及地形、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方面作答。
答案: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
[基础巩固组]
(2019·试题调研)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圈今年夏季的海冰融化现象突出,其中在北欧沿岸和俄罗斯西北部,海冰已经呈现出异常偏少态势。海冰的减少不仅会对北极熊等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北半球的异常天气。2018年7月,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气温超过30℃,并连续3天平均气温处于历史最高点;挪威和芬兰分别出现了33.5℃和33.4℃的高温;瑞典干旱与高温引发多处森林火灾。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1~3题。
1.北极海冰融化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极航线开通,人为干扰增强
B.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
C.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海水富营养化
D.异常高温天气,北极放大效应明显
2.极地海冰融化对北极熊的影响为( )
A.海冰减少,栖息地减少或消失
B.鱼类减少,食物量减少
C.水温升高,种群数量增大
D.河口水质恶化,生存环境变差
3.减少全球异常高温现象的措施,最现实有效的是( )
A.在全球各地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B.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全面推广核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落实《巴黎协定》,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解析:第1题,北极沿海航线开通的前提是海冰融化,因果关系混淆。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对海冰的影响相对较小。北极圈内工厂较少,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概率较小,而且海水富营养化也不是海冰异常减少的原因。海冰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天气异常高温,而且极地放大效应明显,海冰融化加强。第2题,北极熊主要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海冰融化导致栖息地减少或消失;海冰融化,海洋鱼类会增加,食物量应该增加;水温升高,栖息地减少,北极熊的种群数量会减小;北极熊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河口处不是北极熊生活的场所。第3题,全球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差,植树并不可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全球异常高温带来的影响;全面推广核能不现实;目前来看,禁止燃烧矿物燃料不现实。
答案:1.D 2.A 3.B
下图为我国某农牧交错带常年活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该地土地利用主要由图中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组成(不包含未利用地)。读图,完成4~6题。
4.1960~2010年,该地( )
A.建设用地比重略有上升 B.草地面积逐年萎缩
C.荒地比重较为稳定 D.水体面积不断萎缩
5.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草原转化为耕地 B.荒地转化为耕地
C.新活动地域的开垦 D.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
6.据图推测,1990年以来该地可能( )
A.冰川融化加快 B.河流水量减少
C.气候逐渐变干 D.台风灾害增多
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1960~2010年,该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很小,比重下降;草地面积逐年增加;荒地比重较为稳定;水体面积先减后增。综上所述,C项正确。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图中看,草地、荒地、建设用地都有所增加,所以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活动地域的开垦,C正确;不可能是草原、荒地、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1990年以来该地水体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的面积不断增加,说明该地水源增加,而该地位于农牧交错地带,可以推测是冰川融化量增大造成的。综上所述,A项正确。
答案:4.C 5.C 6.A
7.(2019·试题调研)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会导致高温风险增大,这也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但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一样。至于极地“高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其还与“极地放大效应”有关。
材料二 下图为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2018年7月25日~8月2日)。
(1)推测“极地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
(2)指出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
(3)分析极地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中“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一样”可以推断“极地放大效应”应该是极地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产生了极端高温天气。第(2)题,读图可知,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其原因可从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台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题,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可从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极冰融化、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加快等方面考虑;不利影响可从高温天气诱发森林火灾、诱发虫灾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海平面上升等方面考虑。
答案:(1)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与起始温度相比成倍增长,产生了极端高温天气。
(2)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原因: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导致冷空气向南扩散的活动明显偏弱,对我国影响减小;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势力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台风影响过后,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快。
(3)有利影响:高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气候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植被生长,促进农作物增产;极地高温使极冰融化,有利于开通极地海洋航线;高温使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加快,渔业资源丰富。不利影响:高温天气诱发森林火灾;诱发虫灾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沿海港口运营。
[能力提升组]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为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渤海湾潮位和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该日影响渤海湾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副热带高压 D.亚洲低压
2.该日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位置在渤海湾的(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3.除剧烈的大气扰动外,产生本次渤海湾风暴潮的原因还有( )
①正值天文大潮 ②位于浅海大陆架 ③入海河流正处于汛期 ④围海造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风暴潮多由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引起,渤海湾纬度高,不会发生台风,应为温带气旋,B项对。第2题,海水上涨幅度越大,风暴潮灾害越严重。根据海水水面等值线可知,渤海湾西南部海水上涨幅度最大,东北部、西北部、东南部上涨幅度小,所以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D项对。第3题,从日期看,该日为农历正月十八,正值天文大潮时期,①对。位于浅海大陆架,渤海湾海水浅,海底的阻挡加剧了潮势,②对。此时是春季,入海河流正值枯水期,③错。与围海造陆关系不大,④错。A项对。
答案:1.B 2.D 3.A
(2019·深圳二模)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4~5题。
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5.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第4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气压带、风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第5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
解析:4.A 5.C
(高考经典题)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8.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6题,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项。第7题,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8题,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
答案:6.B 7.A 8.A
9.(2019·试题调研)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5月2日晚,印度西部和北部遭遇强沙尘暴,其以超过130千米/时的速度,经过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及旁遮普邦等地。沙尘暴所经之处,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很多居民在睡梦中被压死。下图为印度西部和北部区域图。
(1)分析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
(2)推断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
(3)简述为了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当地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主要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从沙源、地形、气候等角度作答。第(2)题,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风速、影响范围、发生时间、基础设施等角度作答。第(3)题,当地政府防治沙尘暴的措施,主要从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防风治沙等角度作答。
答案: (1)邻近沙漠,沙源广;地势平坦,风力强劲;降水较少,气候干旱。(2)风力强劲,沙尘暴势力强;辐射范围大,波及面广;发生在夜晚,人们防范意识弱;基础设施差,抵挡沙尘暴能力弱。
(3)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