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4 解直接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4.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2课时 坡度与坡脚、方位角相关问题
课题
第2课时 坡度与坡脚、方位角相关问题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弄清铅垂高度、水平宽度、坡度(或坡比)、坡角等概念,并会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
2.能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答综合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把坡度、坡角等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问题解决
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看图、讨论交流、例题学习来了解坡高、坡度、坡角及其关系,并获得解答应用题的一些经验.
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坡度和坡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利用坡度和坡角等条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如图4-4-5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6米,若∠B的余弦值是eq \f(2 \r(2),3),上底AD的长是2 eq \r(2)米,求它的高AE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
图4-4-51
[答案: AE=2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 eq \r(2)平方米]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为了防汛,要修一段长为a千米的河堤,需要多少土石方,多少劳动力,多少资金,都要先计算筹备,如何计算?首先要知道河堤的横断面是什么形状.修好后如何检验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并进行经费的决算,这些都取决于河堤的横断面的面积如何测算.那么究竟如何测算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坡度、坡角等问题.
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知道坡角、坡度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 (多媒体出示)有关概念
1.铅垂高度h.
2.水平宽度l.
图4-4-52
3.坡度(坡比)i: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
i=eq \f(h,l)=tanα.
4.坡角α: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显然,坡度i越大,坡角α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探究2】 (多媒体出示)求坝高
某水坝的坡度i=1∶eq \r(3),坡长AB=20米,求水坝的高度.如图4-4-53:
图4-4-53
∵坡度i=1∶eq \r(3),∴设AC=x,BC=eq \r(3)x,
根据勾股定理,得AC2+BC2=AB2,则x2+(eq \r(3)x)2=202,解得x=10.即水坝的高度为10米.
【探究3】 (多媒体出示)求斜坡长
如图4-4-54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eq \r(3),堤高BC=5米,求坡面AB的长.
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eq \r(3),即eq \f(BC,AC)=eq \f(1,\r(3))=eq \f(\r(3),3),∴∠BAC=30°,∴AB=2BC=2×5=10(米).
图4-4-54
【探究4】 (多媒体出示)探究坡角
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内斜坡的坡度i=1∶eq \r(3),坝外斜坡的坡度i=1∶1,求坝内斜坡的坡角α及坝外斜坡的坡角β.
坝内斜坡的坡度i=1∶eq \r(3),说明tanα=eq \f(\r(3),3),则α=30°.
坝外斜坡的坡度i=1∶1,说明tanβ=1,β=45°.
1.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其对具体问题的认识从形象到抽象,训练学生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四个探究主要是师生共同探究坡度、坡角、斜坡长的求法与简单的应用.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如图4-4-55,小明从点A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sinα=eq \f(5,13),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到达点C.问小明从A点到C点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
图4-4-55
eq \b\lc\[\rc\](\a\vs4\al\c1(答案:(\f(1,4)+\f(\r(17),17))千米))
变式 如图4-4-56,在山坡上植树,已知山坡的倾斜角α是20°,小明种植的两棵树之间的坡面距离AB是6米.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AC在5.3~5.7米范围内,问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参考数据:sin20°≈0.34,cs20°≈0.94,tan20°≈0.36)
[答案: 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符合要求]
图4-4-56
例2 [益阳中考] 益阳市为了改善市区交通状况,计划在康富路的北端修建通往资江北岸的新大桥.如图4-4-57,新大桥的两端位于A,B两点,小张为了测量A,B之间的河宽,在垂直于新大桥AB的直线型道路l上测得如下数据:∠BDA=76.1°,∠BCA=68.2°,CD=82米.求AB的长(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sin76.1°≈0.97,cs76.1°≈0.24,tan76.1°≈4.0,sin68.2°≈0.93,cs68.2°≈0.37,tan68.2°≈2.5.
[答案: AB的长约为546.7米]
图4-4-57
例3 [十堰中考] 如图4-4-58,轮船在A处观测灯塔C位于北偏西70°方向上,轮船从A处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西50°方向匀速航行,1小时后到达码头B处,此时观测到灯塔C位于北偏西25°方向上,则灯塔C与码头B的距离是__24__海里.(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eq \r(2)≈1.4,eq \r(3)≈1.7,eq \r(6)≈2.4)
图4-4-58
例1考查了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同时引导学生作辅助线的思路和方法.
例2主要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河宽.使学生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灵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提升】
1.利用坡度求缆绳长
例4 [山西中考] 如图4-4-59,点A,B,C表示某旅游景区三个缆车站的位置,线段AB,BC表示连接缆车站的钢缆,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它们的海拔高度AA′,BB′,CC′分别为110米,310米,710米,钢缆AB的坡度i=1∶2,钢缆BC的坡度i=1∶1,景区因改造缆车线路,需要从A到C直线架设一条钢缆,那么钢缆AC的长度是多少米?(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图4-4-59
[答案: 钢缆AC的长度为1000米]
2.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坡高和坡宽
例5 [宿迁中考] 如图4-4-60是某通道的侧面示意图,已知AB∥CD∥EF,AM∥BC∥DE,AB=CD=EF,∠AMF=90°,∠BAM=30°,AB=6 m.
(1)求FM的长;
(2)连接AF,若sin∠FAM=eq \f(1,3),求AM的长.
图4-4-60
[答案: (1)9 m (2)18 eq \r(2) m]
例3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位角,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将三角形分割为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
例4,例5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构造不出直角三角形.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教材P129练习中的T1,T2.
2.教材P129习题4.4中的T1,T2.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用来源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河堤的相关图片,边讲解边观看,最后落入到探究坡度、坡角等问题上.
②[讲授效果反思]
新课进行中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师生共同探究简单的、单一的坡度、坡角、坡长和坡高之间的关系;二是以近年的中考题为例展示坡度、坡角、方位角的应用.通过四道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例题展示,学生对这类问题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4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4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3 解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3 解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运用三个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