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授课ppt课件
展开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化吗?
探究·实践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后,缓冲对能使溶液pH的变化______; 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对比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组织匀浆(生物体内的液体环境)与_________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__________有关
自来水、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HPO42-/H2PO4-)、肝匀浆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l/L的HCl(盛于滴瓶中)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l/L的NaOH(盛于滴瓶中) pH计或pH试纸
2.测自来水pH的变化
(1)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___mL烧杯中;
一次加___滴0.1ml/L的盐酸轻轻摇动;每加____滴测一次pH,重复这一步;直到加入____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①_________烧杯并向其中加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_________;
②如步骤(1)中③,一滴一滴地加入0.1ml/L的NaOH溶液,测定并记录pH;
(2)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②用______或_______测试________,并记录;
3.测缓冲液pH的变化
_________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记录结果;
4.测肝匀浆pH的变化
_________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记录结果;
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以__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为纵坐标,画出各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信,应尝试用不同生物材料完成实验
实验过程中,共出现三次“充分清洗烧杯”的要求,其目的相同吗?
同一组实验中,检测酸之后,检测碱之前,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残留的HCl与NaOH反应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避免残留的HCl干扰实验结果); 更换材料之前,充分冲洗烧杯,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同的实验材料混合,影响实验结果;
自来水组滴加HCl后,pH__________,滴加NaOH后,pH__________; 缓冲液组和肝匀浆组无论是滴加HCl还是NaOH,pH均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组织匀浆的性质类似于________而不同于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
思考:和有哪些常见的重要的缓冲物质(缓冲对)?
HCO3-/H2CO3 HPO42-/H2PO4-
据图回答:①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如何维持pH相对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机体摄入碱性食物(如NaCO3)时,机体如何维持pH相对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乳酸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过量的H2CO3分解为CO2和H2O,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促进呼吸系统将多余的CO2排出体外
当机体摄入NaCO3时,NaCO3与细胞外液中的H2CO3作用,产生NaHCO3,多余的NaHCO3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思考:举例说明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思考: 在调节pH的过程中,HCO3-/H2CO3中的HCO3-起的作用相当于HPO42-/H2PO4-中的_______; 在调节pH的过程中,HCO3-/H2CO3中的H2CO3起的作用相当于HPO42-/H2PO4-中的_______;
除了酸碱度,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①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____℃; 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_____℃;
②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如血糖、血脂,以及渗透压等_________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思考:为什么内环境稳态是动态平衡,而非恒定不变的?
______机体通过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共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稳态
内环境的各种_______和________都处于________中
①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思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若某种成分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则预示什么?为什么?
预示机体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实例: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思考拓展(P10):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关系?你知道如何治疗尿毒症吗?
尿毒症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体外代谢废物积累
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有血液透析法、腹膜透析法、肾移植法等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协调一致?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注意: 对于整个机体来讲,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都参与了稳态的调节,但是对于特定的生命活动,并不一定三者都能体现
写出下列描述中主要体现的调节方式:1.pH的相对平衡主要体现了________;2.天冷,立毛肌收缩主要体现了_________;3.人受到惊吓导致肾上腺激素含量升高,兴奋性增强,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1.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内环境渗透压会减小 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②引起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具体原因**: 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
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①为什么人体内环境稳态会失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③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体温失衡—中暑:中暑是指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严重中暑会使体温超过40℃,病死率比较高;
pH失衡—酸/碱中毒:过酸或过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例如,缺氧情况下,可能出现乳酸中毒;pH失衡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渗透压失衡—腹泻: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使渗透压的平衡遭到了破坏;
化学成分失衡—糖尿病或低血糖:若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葡萄糖供给不足,血糖含量过低可能影响机体功能,出现头晕、心慌、四肢发抖等症状;当机体的胰岛B细胞受损,无法产生胰岛素,血糖浓度就会升高,机体会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口渴、身体消瘦等症状,即糖尿病;
化学成分失衡—组织水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组织液积聚过多,机体就会出现组织水肿;
化学成分失衡—抽搐/肌无力/佝偻病/骨质疏松:血液中Ca2+过低,哺乳动物会出现抽搐症状;血液中Ca2+过高,机体易患肌无力症;当长时间缺钙时,儿童易患佝偻病,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化学成分失衡—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化学成分失衡—高原反应: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体内容易缺氧,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内环境的稳态对于机体有什么意义?
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为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充足的反应物,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
保证适应的酶活性,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保证细胞代谢正常进行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何理解好“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①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内环境一定维持稳态吗?②内环境维持稳态,机体的生命活动一定正常吗?③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一定会发生代谢紊乱吗?④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代谢速率一定是下降的吗?
一定,因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不一定,例如甲亢,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代谢速率上升
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2内环境的稳态pptx、12内环境的稳态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12内环境的稳态练习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结论,对稳态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组织水肿,内环境稳态,化学成分,理化性质,概念含义,动态平衡,习题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PART02,PART03,PART04,内环境,温故知新,材料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动态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