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247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247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247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设计
展开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解释稳态调节的机制。
4.尝试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课前预习】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变化原因外界___________的变化,体内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的进行。
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使各个____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____、_______的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________。如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________,最终引起死亡。
2.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_____系统,______系统,______系统,______系统等。
3.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
美国坎农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四、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记录表设计表格来记录__________
2.测自来水pH的变化
(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试并记录_________
(2.)加入酸并测试pH的变化:一次加一滴0.1ml/L的_____,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一次pH,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计入表中。
测酸
对自
来水
pH的
影响
1.____________烧杯并向其中加入25mL的自来水,测试并记录起始的pH。
2.如步骤一中的(2),一滴一滴加入0.1ml/L的_________.测定并记录pH 。
测碱
对自
来水
PH的影响
3.充分冲洗烧杯,用__________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记录结果。
4.充分冲洗烧杯,选__________分别代替自来水,并重复2中步骤,记录结果。
5根据所得数据,以___________为横轴,以___________为纵轴,画出各次实验中 pH的变化的曲线。
【课堂探究】
探究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正是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内环境,因此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
(2)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①理化性质eq \b\lc\{\rc\ (\a\vs4\al\c1(pH:7.35~7.45,温度:37℃左右,渗透压:770kPa左右37℃时))
②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及调节机制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结构基础。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思维激活
1.填空并思考怎样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1)内容: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稳态,如氧气、葡萄糖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pH、温度等。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影响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3)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2.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化验单中血糖浓度、血脂含量、谷丙转氨酶等的参考值为什么都有一个范围?
答案 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不同个体存在差异。
探究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思维激活
3.内环境渗透压、酸碱度、血糖稳态分别有什么意义?
答案 内环境渗透压的稳态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酸碱度的稳态保证细胞内酶的正常催化活性;血糖的稳态保证细胞的能量需求等。
4.内环境稳态的人一定不会生病,对吗?
答案 不对。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内环境稳态的人未必完全健康,如“植物人”及遗传病患者。
探究三 实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流程
3.实验结果及结论
思维激活
5.完善如下血浆pH稳定的调节机制图解。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无机盐偏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接触同种过敏原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2.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正常人体血浆的pH值为7.35~7.45
D.内环境稳态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范围
3.下列不属于人体实现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NaHCO3与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B.抗体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C.血浆中K+被大量吸收进入红细胞D.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5.下列现象都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的是( )
A.肥胖、高原反应 B.起鸡皮疙瘩、糖尿病
C.发高烧、组织水肿 D.红绿色盲、尿毒症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可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为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
7.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8.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 ,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 ,这是因为 。
(2)对人体来说,体温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必不可少,这是因为 ,体温调节是一个反射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答案
随堂训练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内容,NaHCO3与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抗体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浆中K+被大量吸收进入红细胞,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说明内环境失调。
4.答案:D
解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A、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可引起代谢紊乱,A正确;
B、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因此pH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B正确;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C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不一定处于稳态,D错误。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B正确;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分、血浆蛋白、无机盐等,其中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是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下,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不会出现显著下降,D错误。
8.答案:(1) 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氧气不足时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 各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下丘脑
解析:(1)血浆中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缓冲物质.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氧气不足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降低.
(2)体温恒定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各种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调节人体体温恒定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症状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综合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材料
图示
结果
自来水
滴加盐酸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
缓冲液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材料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结论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暈
B.人体血浆的pH通常为7.35~7.45
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优秀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优秀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重点突破练二pptx、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重点突破练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梳理,自学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