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五 水体运动
展开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考查方式 |
1.水循环 |
|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均会出现。主要通过区域图、水循环示意图、流域图等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 c | |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b | |
2.洋流 |
| 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通过区域图考查洋流的分布、性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 c | |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b |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并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2)联系各种水体,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3)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循环的类型
| 海陆间循环 | 陆地内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发生领域 | 海洋和陆地之间 |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
主要环 节及示 意图 | |||
特点 及意义 |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 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
典例 |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
[温馨提示]
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区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
A.物质迁移功能 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
C.能量交换功能 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
2.“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
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
解析:第1题,“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物质迁移功能,不仅是水体的迁移,也有水中所含的养分、饵料等的迁移,A正确。循环中不存在三态的转化,B错误。不能体现能量交换功能,C错误。是水圈物质的迁移,没有体现联系地球外部其他圈层,D错误。第2题,“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使水流沿设定的方向循环运动,C正确。没有改变降水环节、蒸发环节、下渗环节,A、B、D错误。
答案:1.A 2.C
下图是某内流区连续两日的河流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流域自然水循环环节最活跃的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灌溉
4.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 )
A.第一天空气中含氧量少于第二天
B.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
C.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
D.连续两日天气晴朗
解析:第3题,该流域为内流区,晴天多,蒸发及蒸腾作用强烈,因此C正确。第4题,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随气温的变化,流量也明显变化,第一天的流量变化大,温差也大,B正确。
答案:3.C 4.B
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 类型 | 补给 季节 | 补给 特点 | 主要影 响因素 | 我国主 要分布 地区 |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
雨水 补给 |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 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 水量的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春季 | 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 |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 东北地区 | |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 主要在夏季 | 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 |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冰川储量 | 西北和 青藏高 原地区 | |
湖泊水补给 | 全年 | 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 普遍 | |
地下水补给 | 全年 | 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 的相互位置关系 | 普遍 |
[温馨提示]
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一般具有相互补给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水位的高低。如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当河流为“地上河”(如黄河下游)时,无互补关系,只能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6.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从经纬度看,该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故气流主要来自西方海洋。第6题,从河流水系图可判断,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最终注入白海,故无湖泊水补给;又知该地“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故无冰川融水补给,冬季气温较低而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答案:5.D 6.A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
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如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8.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大量修建水库
解析:第7题,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冬三季的径流量占年总径流的比重为39%,这说明第聂伯河春季径流量占年总径流量的比重最大,故其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项正确。第8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项正确。
答案:7.C 8.D
世界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又叫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按热力性质可分为寒流、暖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
2.洋流成因与分布
(1)洋流成因
影响因素 | 举例 |
①盛行风; ②陆地形状; ③地转偏向力 | ①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如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 ②受中纬西风影响,如C西风漂流 |
(2)洋流分布
海域 | 主要洋流名称 | 共有洋流 |
太平洋 |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 |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 |
大西洋 |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 | |
印度洋 | 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 |
世界洋流的分布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 以副热带海 区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 | 以副极地海 区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 | 季风洋流 | 西风 漂流 | |
海域 |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 | 北半球的中 高纬度海域 | 北印度 洋海域 | 南半球40°S~60°S的海域 | |
流向 | 北半球 | 顺时针 | 逆时针 |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时针 | 自西 向东 |
南半球 | 逆时针 | - | |||
模式 | 北半球 | ||||
南半球 | - |
续 表
|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季风洋流 | 西风漂流 |
大洋西部(大陆东岸) | 暖流 | 寒流 | — | 寒流 |
大洋东部(大陆西岸) | 寒流 | 暖流 |
3.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乙)。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
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且南北两侧分别受西北风和东南风影响,则该大洋环流应为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墨西哥湾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均位于北半球;东澳大利亚暖流位于太平洋西岸,而太平洋在东西半球均有分布,不符合题意;西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故D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海区,④位于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②位于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读图,回答3~4题。
3.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向低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信风带影响而形成
D.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答案:3.C 4.B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①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可以形成“水障”,易形成大的渔场。
②上升流:受上升流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②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③洋流从北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4)对海域污染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 影响 | 举例 |
气候 |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①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北欧气候:55°N~70°N大西洋两岸最冷月平均气温、自然景观不同,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英国北部和挪威海港封冻期缩短 ②秘鲁寒流影响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
续 表
环境类型 | 影响 | 举例 |
海洋生物 |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大渔场 | 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 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④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使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 |
海洋航行 | 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 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冰山,也给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 ①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17天 ②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
海洋污染 |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 2010年5月19日,欧洲航天局卫星监测数据发现,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形成油污带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在数日内抵达佛罗里达州 |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导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聚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导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流与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美大陆西岸。
下图为部分洋流模式图。完成1~2题。
1.根据洋流流向判断,图示洋流可能属于( )
①北印度洋夏季洋流
②北半球副热带环流
③北半球副极地环流
④南半球副热带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该洋流位于南太平洋,则甲、乙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
A.甲处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B.甲沿岸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C.乙处因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D.乙沿岸降水普遍多于甲沿岸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副极地环流或者南半球副热带环流,故选C。第2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太平洋,为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则乙为秘鲁寒流,甲为南赤道暖流。甲处没有寒暖流交汇;甲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乙处为上升流,形成大渔场;乙为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沿岸降水少,故选C。
答案:1.C 2.C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4.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解析: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海水上泛将下层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该海域没有暖流,A错;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入海河流较少,带来的营养物质少,C错;海域渔业资源的多少与港湾是否宽阔无关,D错。第4题,图中海域洋流为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即由北向南流,故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寒流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B错;附近海域夏季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寒流的降温作用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海雾,C正确;图中海域洋流为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D错。
答案:3.B 4.C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信风
B.②——盛行西风
C.③——西南季风
D.④——极地东风
6.图中Q、P、K、M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D.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答案:5.C 6.D
专题强化训练
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解析:第1题,降水除去①蒸发蒸腾部分,其他经过冠层截流和河网调蓄后,形成④径流。河网调蓄包括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和地下调蓄。第2题,水库具有拦截泥沙的作用,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和降水强度增大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大河流含沙量;上游河道采砂会搅浑径流,增加下游河流含沙量。
答案:1.D 2.A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调节a B.减少c
C.增加f D.增加d
解析:第3题,据“海绵公园”的含义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①错误;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②正确;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③错误,④正确。故D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a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f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海绵公园”可以加强下渗(c),调节地表径流(a),对水汽输送和降水基本没有影响。故A项正确。
答案:3.D 4.A
下图示意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
A.4 B.8
C.7 D.9
6.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
A.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B.水文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C.水文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D.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降雨停止时间为18:00,而出现洪水(径流量达到满岸流量)时间为22:00,则降雨停止4小时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故A项正确。第6题,水文站下游植被增加及引水灌溉对水文站附近水量没有影响,A、C两项错误;水文站上游修建水库能拦蓄部分洪水,使洪峰到来时间推后,从而使洪峰滞延期变长,B项正确;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会使上游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使洪峰到来时间提前,从而使洪峰滞延期缩短,D项错误。
答案:5.A 6.B
下图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7~8 题。
7.图中洋流( )
A.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B.②可能流经南美西海岸
C.③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D.④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
8.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
A.①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
B.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C.③缩短了海轮从东南亚到非洲东部的航行时间
D.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
解析:第7题,图中洋流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符合南半球洋流的分布规律。①的流向为自北向南,A错误;②可能流经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非洲西海岸,B正确;③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C错误;④不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D错误。第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如果该大洋环流在太平洋,则①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②是秘鲁寒流,受地形的阻挡作用,不会对南美大陆东岸产生影响,B错误;③是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不在东南亚到非洲的航线上,C错误;④是南半球西风漂流,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D正确。
答案:7.B 8.D
渔获产量的分布实际上代表了渔业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渔业常常采用渔场资源重心描述渔场空间位置的变动。读2014年12月-2015年7月大西洋中部某海域(中上层鱼类渔场)产量重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有南赤道暖流流经
B.河流带来营养物质
C.寒流交汇于大洋中
D.盛行上升补偿流
10.每年影响该渔场重心移动的主要风带是( )
A.西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渔场位于东北信风带,且位于非洲大陆西侧。东北信风将海水吹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形成渔场,故D项正确。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上升流是渔场形成的原因,而东北信风是冷水上泛的原因,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北信风带随之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冷水上泛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渔场位置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
答案:9.D 10.C
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图中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的方向,判断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甲处洋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表层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说明受西南风吹动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第12题,结合前面分析,甲地的上升流主要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A错误。此时洋流是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错误。该地洋流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季节变化明显,所以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C正确。该地为季节性洋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没有形成大渔场,D错误。
答案:11.C 12.C
13.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民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在地下的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3)当地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实际,列举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坎儿井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因而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2)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主要考虑地质结构、地势和气候。地质结构: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地质构造由不透水的基岩和含水砂砾石组成,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地势:利用地势条件,可以让高山冰雪融水顺势自流到蓄水池;气候: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可以减少蒸发。(3)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陆地内循环。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夏季。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因而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
(2)地质构造由不透水的基岩和含水砂砾石组成,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然流淌,减少工程量;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答出2点即可)
(3)陆地内循环 ①节约用水;②发展农业灌溉技术;③跨流域调水;④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作答)
14.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航线①②③都是从________地区出发,运输的货物主要是________。
(2)在夏季,航线②上的船舶经过北印度洋时________(逆/顺)水。
(3)正常年份,________处(填字母)洋流流经的海域渔船云集,渔业资源丰富。但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渔船稀少,可能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现象。
(4)图中B、C、D、E四处中有著名渔场形成的两处分别是________,简述两渔场成因的差异。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三条航线都是从波斯湾地区出发,而该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和出口产品是石油。(2)根据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和盛行风向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4)图中B处附近为纽芬兰渔场,E处附近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的,而秘鲁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答案:(1)波斯湾 石油 (2)逆 (3)E 厄尔尼诺
(4)B、E E海域渔场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B海域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