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考查方式 |
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 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通过等高线图或区域图考查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 a | |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 d | |
(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 d | |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出现。主要通过气候统计图表、图文材料考查气候变化及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 |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 c | |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 c | |
(3)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d | |
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均会出现。主要通过材料考查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是简答题的潜在考点 |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 a | |
(2)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 b | |
(3)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 c | |
(4)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c | |
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
| 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易整合到选修模块的自然灾害中。通过材料以简答题的形式分析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措施。选择题多以天气系统结合某种灾害来考查,而简答题主要是分析防治措施,它们是潜在考点 |
(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 b | |
(2)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 c | |
(3)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 c |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地形条件 | 聚落规模 | 聚落分布 | 人口数量 |
平原地区 | 较大 | 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 较多 |
丘陵山区 | 较小 | 分散,多呈点状、条带状 | 较少 |
河流冲积平原与沿海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地形条件 | 线路密度 | 线路形态 | 线路走向 | 造价 |
平原地区 | 较大 | 一般呈网状分布 | 平直 | 较低 |
丘陵山区 | 较小 | 多呈线状或带状分布 | 弯曲,多呈“之”字形 | 较高 |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如断层、沼泽等),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 表现 | 原因 | 典型案例 | |
聚落的形态 | 平原地区 | 平原广阔,聚落多呈团聚型 |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 我国北方的村落 |
丘陵山区 | 聚落多呈条带状 |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 我国南方的村落 | |
聚落的区位 | 平原 | 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
山区和高原 | 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 西宁位于湟水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 | |
热带地区 | 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
2.我国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
地区 | 分布特点 |
西北地区 | 多分布在绿洲地区 |
青藏高原 |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
云贵高原 |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
北方平原地区 |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
南方丘陵地区、山区 |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
3.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 高原 | 山区 | 平原 |
分布 |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 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
形态 | 多呈狭长的带状 | 条带状 | 团状、带状 |
密度 | 小 | 较小 | 大 |
成因 |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土壤肥沃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或海上运输 |
举例 |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 甘肃兰州市 |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太行山脉以西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2.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第2题,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形成城市较早;有大道、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
答案:1.B 2.C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原则 | 原因 | 举例 |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其次是铁路运输 | ①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大、难度高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可发展水运 |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2.地形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原则 | 原因 |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缓道路的坡度 |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一般呈网状分布,但需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和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近 |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灾害的影响 |
3.地形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图解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成贵高铁起于成都市,途经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昭通市、毕节市,止于贵阳市,全长约632.6千米,总投资约780亿元,为新建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下图分别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据此完成3~4题。
3.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
①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
②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③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④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解析:第3题,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一般取直线,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①对。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②错。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③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④对。第4题,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隧道有183座,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地质复杂,D对。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2 000 m左右,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问题,A错。位于湿润区,没有戈壁广布、风沙严重现象,B错。我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足,建筑技术水平高,C错。
答案:3.C 4.D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时期 | 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 |
地质时期 |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 |
总体是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 | ||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 ||
历史时期 |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 |
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的趋势 | |
全球陆地降水量变化显著 |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 | |
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 ||
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 ||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 ||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要求:
(1)了解地表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
(2)识别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
(3)找出图中最暖的年份(1998年)。
3.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领域的影响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原因 | 具体分析 |
自然原因 | 地球正处于温暖时期,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火山爆发等影响气温的变化 |
人为原因 |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森林等植被的破坏,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第1题,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的冰川面积比1972年的小,说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A项正确。地壳抬升、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造成冰川面积减少。第2题,“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意味着气候继续变暖,冰川进一步缩小,冰蚀作用不可能增强,也不可能使绿洲面积增大,A、B项错误;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固体),面积缩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剧,引起恶性循环,C项正确。流域面积与地形地势有关,与冰川面积无关,D项错误。
答案:1.A 2.C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
(2)对水循环的影响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了植物的生产率。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
3.“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4.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解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故选C。第4题,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北极鸭北迁日期提前,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封冻期推迟,故选D。
答案:3.C 4.D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1)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①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2.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历史时期 | 能源结构 | 形成原因 |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 以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 |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木柴、水力分布广泛、获取容易;人们对煤炭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程度低 |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 以煤炭为主 |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 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
3.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1)当前,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仍以煤炭为主,逐步呈多样化的趋势,石油、天然气、电力的比例有所上升。
(2)读“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图”,要求:
①了解这一时期(1978-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
②把握这一时期(1978-2001年)各种能源生产、消费比重的变化趋势。
③了解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4.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 | 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农业社会阶段 | 农业自然资源(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是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
工业社会阶段 | 矿产资源 | 自然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
后工业化阶段 | 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 | 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依据上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 | 我国分布 | 世界分布 | 合理利用 |
水资源 |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
续 表
自然资源 | 我国分布特点 | 世界分布特点 | 合理利用 |
土地资源 |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 |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
森林资源 |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
矿产资源 |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
我国能源问题的分析思路
对于我国能源问题的掌握和分析,应着眼于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②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③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④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产生的原因
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②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
③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④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3)解决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
②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③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
④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⑤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2018·11月浙江选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变。下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煤炭属于( )
A.后天性资源 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清洁能源
2.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
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②增强对煤炭的依赖
③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
④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煤炭直接来自自然界,属于先天性资源,A错误。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植物所形成的,属于化石能源,B正确。煤炭再生周期很长,因此属于非可再生能源,C错误。燃煤向大气中排放出烟尘、废气等污染物,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利用方式将煤炭气化后分别提取出煤气、二氧化硫等,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①正确。该利用方式不能增强对煤炭的依赖,②错误。该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深度,③正确。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④错误。故选A。
答案:1.B 2.A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按成因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可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
2.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自然灾害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地震虽不频繁,但危害程度很大。
3.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1)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除气候气象原因外,还与流域的地貌特征(如地形、地势会影响河流落差、河道形状)、植被分布(可以影响江河洪枯流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2)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我国的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每年春夏之交华南的暴雨,6、7月份江淮地区的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暴雨,8、9月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及台风,都可能形成洪涝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1)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
②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减弱。
③大量河道、湖泊被淤塞、被填埋,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④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淮河、黄河、长江为例)
①淮河的治理
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
②黄河的治理
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③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灾 害 | 成因 | 我国的时 空分布 | 危害 | 防治途径 |
干 旱 |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 东部地区多发,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 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等 |
寒 潮 |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西南依次变弱 |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 |
续 表
灾 害 | 成因 | 我国的时 空分布 | 危害 | 防治途径 |
台 风 |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 每年的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区受影响最大 | 房屋损坏等,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
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
①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②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塞;占用河道。
③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思路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1.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解析:选C。城区的防洪大堤主要是为了阻挡城区外部洪水进入城区的,故加高城区防洪大堤,不能减轻城区因暴雨而导致的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读图,回答2~3题。
2.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地震、干旱、火山喷发、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喷发
C.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
D.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
3.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难看出,最短的只有几秒钟,应该是地震;持续几小时的应该是火山喷发,不可能是干旱和洪涝;干旱的持续时间最长,比如出现冬春连旱,持续几个月,有的地方可能有几年。第3题,几种自然灾害中,①是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A正确;②是火山喷发,可以通过监测地热释放、早期微弱的喷发进行评估、预警;③为洪涝,主要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④是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较大。
答案:2.C 3.A
专题强化训练
读某半岛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主要是因为该处( )
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稠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富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解析:第1题,在山区修路要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有些路段还可以通过修“之”字形线路降低坡度。图中甲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修建连续弯曲线路,是为减缓公路的坡度,D对。第2题,乙城市位于黑海沿岸,地形平坦宽广,公路多,且沿海交通便利,利于聚落发展;环境优美和交通便捷是建设疗养城市主要考虑的因素。
答案:1.D 2.A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3~4题。
3.图1中信息显示(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 m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 000 m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4.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
A.与村级比,乡镇级居民点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是正北方向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河流流域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明显,故A项错误;0~400 m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故B项错误;5 000 m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数量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故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故D项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在东南、正南、西南三个向阳方位,乡镇级居民点更多,乡镇级居民点对坡向的选择较村级居民点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故A项正确,B项错误。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居民家庭能源的节省,因此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在坡向的选择上会明显受到流域内山体走向的影响,故C项错误;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是西北方向,故D项错误。
答案:3.C 4.A
5.下图为公元900-198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气温与现代均温距平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的气温,史料记载与之不符的是( )
A.①—(江西九江)“大江冰合,可胜重载”
B.②—“苎麻本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
C.③—“十二月太湖冰,舟楫不通者逾月”
D.④—《绍兴府志》“合郡大雪寒,运河冰合”
解析:选A。从图中气温变化情况判读,①时期较现代偏暖,九江位于南方地区,故不可能出现“大江冰合”的情况,所以①错,其余选项均与图中温度趋势符合。故本题选A。
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侧剖面图(左图)和岳桦林景观图(右图)。生态过渡带是一种植被类型逐渐被另一种植被类型取代的过渡区。因为其环境因子、生物种群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因此非常脆弱,对外界干扰极其敏感,可以作为外界干扰的信号放大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预警区。岳桦林带为长白山针叶林与苔原带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据此完成6~7题。
6.在左图中指出岳桦林带的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岳桦林带的变化趋势为( )
A.林带范围变窄 B.林带向下移动
C.林带将消失 D.林带向上移动
解析:第6题,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即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再往上③为针叶林带,①为苔原带,岳桦林是长白山针叶林与苔原带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因此②为岳桦林带。第7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地地区热量条件改善,海拔较高的地方因气温升高而适宜森林分布,造成林线向上移动。
答案:6.B 7.D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8~9题。
8.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解析:第8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中国自然带会因为温度的上升而相应北移。第9题,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8.B 9.A
下表为各洲1985年实际和2025年预测的用水情形,其中D代表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总需求量,Q代表河流径流量,两者的比率为D/Q。ΔD/Q是2025年减去1985年D/Q的差值。其中模式一代表只考虑气候变迁,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模式二代表只考虑用水需求的变化,气候维持不变;模式三代表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读表,回答10~11题。
大洲 | 1985年 D/Q(%) | 预测ΔD/Q(%) | ||
模式一 | 模式二 | 模式三 | ||
非洲 | 3.2 | 10 | 73 | 92 |
亚洲 | 12.9 | 2.3 | 60 | 66 |
大洋洲 | 2.5 | 2.0 | 30 | 44 |
欧洲 | 15.4 | -1.9 | 30 | 31 |
北美洲 | 10.5 | -4.4 | 23 | 28 |
南美洲 | 0.9 | 12 | 93 | 121 |
全球 | 7.8 | 4.1 | 50 | 61 |
10.根据上表,1985年缺水压力最小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1.根据表中三种不同预测模式的结果,下列推论成立的是( )
A.依据模式一,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2025年南美洲缺水压力最大
B.依据模式二,气候条件不变时,大洋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
C.依据模式三,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多
D.依据三个模式,气候变迁比用水需求增加更加剧缺水危机
解析:第10题,依据材料可知,D/Q值越小,缺水压力越小,故D项正确。第11题,若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但短时间内降水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ΔD/Q的巨变应该是用水需求变化更大,模式三中南美洲变化最突出,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多,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模式一中2025年ΔD/Q的值最大为亚洲,因此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2025年亚洲缺水压力最大,故A项错误;模式二中气候条件不变时,ΔD/Q北美洲最小,因此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故B项错误;结合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三可知,用水需求增加比气候变迁更加剧缺水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10.D 11.C
12.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B.发射气象卫星,消除气象灾害
C.大范围开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
D.将人口撤离气象灾害多发区
答案:A
2015年11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3~14题。
13.2015年11月24日我国北方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天气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 B.南北地形差异大
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14.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
A.可预测性 B.规律性
C.不稳定性 D.地区间的相似性
答案:13.D 14.C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下图为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解析:(1)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堆积或侵蚀作用分析。(2)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3)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
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
(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为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特阿拉伯在1990年以前已经开始进行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图1示意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状况,图2示意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流程。
(1)描述该地区可更新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简析沙特阿拉伯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的原因。
(3)有人提议沙特阿拉伯在波斯湾沿岸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厂,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1)读图可知,可更新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地区。主要原因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西风带来水汽,受到高原阻挡,产生降水,对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补给。(2)沙特阿拉伯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的原因主要从水资源供需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海水淡化角度分析。结合沙特资源优势,石油资源丰富,为海水淡化提供大量能源,又可以提供大量资金。(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赞同主要从海水淡化的能源供给、市场需求等角度分析。而不赞同主要从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1)特征: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地区。
原因:西部高原地区冬半年受西风影响,西风带来红海的水汽,在西部高原形成降水(地形雨),对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补给。
(2)淡水资源贫乏,缺水严重;为“石油王国”,国家富裕,可以承担起海水淡化的昂贵成本。
(3)赞同。太阳能、石油资源丰富,为海水淡化提供了能源;波斯湾沿岸靠近海洋,为海水淡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波斯湾沿岸人口、城市密集,淡水需求量大。
或不赞同。波斯湾沿岸油田众多,可能会产生石油污染现象,水质较差;海水淡化会排放浓盐水和废水,会破坏波斯湾沿岸生态;高压泵吸水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