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比的应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6891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3《比的应用》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6891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6.1《生活中的比》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6.2《比的化简》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数学好玩2《 看图找关系》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数学好玩3《 比赛场次》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数学六年级上册3 比的应用教案及反思
展开比的应用。(教材第74~76页)
1.使学生明确按比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课件。
师:今天笑笑遇到难题了,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仔细看看,说说到底怎么回事。(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情境图)
生:笑笑想把一些橘子分给有30人的1班和有20人的2班。
师:这两个班的人数不一样多,显然是不能“平均分”的,那到底怎样分才合理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还是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比较合理,人多的多分一些,人少的少分一些。
师:按人数比来分,是个不错的想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帮助笑笑解决这个问题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基本认知水平出发,以遇到“难题”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两个班的人数比是多少呢?
生:两个班的人数比是30∶20=3∶2。
师:像这样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数学上我们叫按比分配。这样一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分的过程。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分的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又应该怎样分呢?你想怎么做?
生1:我想列表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生2:我想画图表示分的过程。
……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你的想法试一试,跟同学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谁知道“3∶2”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1班分的橘子占3份,2班分的橘子占2份。
师:这说明橘子的总份数是多少呢?1班分的橘子占几分之几?该怎样计算呢?
生:1班分的橘子占3份,2班分的橘子占2份,说明橘子的总份数是3+2=5(份),1班分的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
学生自己总结交流。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比 的 应 用
总份数:3+2=5 按比分配:
A类
1.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比的应用;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类
2.小明说:“我爸爸和王叔叔合作投资做生意,爸爸投资8000元,王叔叔投资4000元。一年后共获利3000元,请你帮我算一算:我爸爸和王叔叔各应分得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比的应用;能力要求: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六年级上册3 比的应用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3 比的应用一等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北师大版六 比的认识3 比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六 比的认识3 比的应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 比的应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 比的应用教案设计,共6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