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3《身高的情况》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5.4《身高的变化》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6.2《比的化简》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6.3《比的应用》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1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展开生活中的比。(教材第69~71页)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求比值。
难点:联系分数与除法,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课件、附页图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片吗?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情境图)
生1:图B比较像,因为图C太胖了,图E又太瘦了。
生2:图D也比较像。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几张图片分成两类,图A、B、D是一类,其余的是另一类。借助附页中的图2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在小组里研究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 我发现D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长和宽的2倍。
• 我觉得A、B、D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都是长的23,所以它们比较像。
……
师:像上面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生活中的比”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比)
【设计意图:可以把课堂中一些只需浅层思维的探究活动提前完成,这样既为课堂上充分的合作交流留足时间,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目标会更明确。这样真正实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意识。】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生活中的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A类
1.一辆汽车上午4时行了280千米,下午5时行了350千米。写出上午与下午行驶时间的比和行驶路程的比,并分别求出比值。说说这两个比值各表示什么意思。
(考查知识点:比的意义;能力要求:理解比的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写出比,会求比值。)
B类
2.生产60个零件,小王用5时,小李用6时。小王和小李的工作时间的比是多少?小王和小李的工作效率的比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考查知识点:比的意义;能力要求:理解比的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写出比,会求比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小学北师大版六 比的认识1 生活中的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六 比的认识1 生活中的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六年级上册1 生活中的比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1 生活中的比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