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3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3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3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
D.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有机材料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来形象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KOH D.NH3
5.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
A.I2、Br、Cl2、F2 B.F2、Cl2、Br2、I2
C.F-、Cl-、Br-、I- D.Li、Na、K、Rb
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 B.Na C.F D.Cl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N∶∶∶N∶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钙离子的电子式:Ca2+
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
9.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
B.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C.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 族
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
10.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11.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B C.C>B>A D.B>C>A
12.已知可逆反应2SO2+O22SO3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 SO2与1 mol O2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B.2 mol SO2与1 mol O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2 mol SO2与1 mol O2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升高温度减慢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2 mol SO2与1 mol O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升高温度减慢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13、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如下:
,黑磷比白磷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磷与白磷是磷元素的同位素 B. 等质量的白磷比黑磷能量高
C. 白磷转化为黑磷时无能量变化 D. 白磷转化为黑磷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14.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这一理论,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固体氯化钠溶于水 B.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
C.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 D.氯化氢溶于水
15.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认识到,几乎在所有的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例如放热、吸热、发光、放电等等。如果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认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是放热的
B.化学变化都是吸热的
C.反应物所含能量等于生成物所含能量
D.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能量会发生变化
16.对于可逆反应M+N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已经停止
D.反应混合物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
17.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8.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可能是液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19.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C.氯化氢溶于水
D.锌与稀硫酸反应
20.在离子 RO中, 共有x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每空1分,共5分)
(1)在H、H、H、Mg、Mg和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中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2) 射线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质量数等于4,由此推断粒子带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中子。
22.(共17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ⅠA |
|
|
|
|
|
| ⅧA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⑧ |
3 | ⑤ |
|
|
| ⑥ | ⑦ | ⑨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每空2分,共6分)元素②的名称是______,元素⑨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_____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具有____________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2分)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3) (2分)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4) (4分)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 (3分)用电子式表示⑤与④反应得到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3.(共10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Fe=3Fe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用于设计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如果可以,请画出实验装置图(3分)
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4分)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 8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xC(g) +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_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B | B | C | B | B | A | A | C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B | B | B | D | D | C | C | B | B |
第Ⅱ卷
填空题
21.(1)3 6 Cu (2) 2 2
22.略
实验题
23. (1)(A)不行(B)可以
(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3)实验装置图如右图所示:
Cu(或C)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2e-=2Fe2+
Fe是负极,负极反应式:Fe-2e-=Fe2+
四、计算题
24.x=2 60% 0.2 mol/(L·min)
【解析】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则n(C)=0.4mol/L×2L=0.8mol,转化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0.8mol:0.8mol=x:2,解得x=2.
(2) 设平衡时,消耗B y mol
3A(g) + B(g) ⇌ 2C(g) + 2D(g)
n0 2mol 2mol 0mol 0mol
△n 3y mol y mol 0.8mol 0.8mol
n平 (2-3y) mol (2-y) mol 0.8mol 0.8mol
1/2=y/0.8,所以y=0.4mol,所以c(B)=(2-0.4)/2=0.8mol·L -1;
Δn(A)=1.2mol所以α(A)=1.2/2×100%=60%;
(3)v(D)=0.8/2/2mol·L -1·min -1=0.2mol·L -1·mi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