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
展开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计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2.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是( )A.HCl B.NH3 C.NH4+ D.O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r、HI、HCl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RbOH、KOH、NaOH的碱性依次增强C.K+、Na+、Li+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HIO4、HBr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4.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A.MgCl2 B.NH4Cl C.Ba(OH)2 D.H2O5.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 )A.37Cl和35Cl B.O2和O3 C.CH3CH2OH和CH3OCH3 D. 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2和H2 B.H2S和CO2 C.O2和CCl4 D.Cl2和NH4NO37.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跟盐酸反应 B.乙醇的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8.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将铁片变成铁粉 B.升高温度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充入Ne9.在反应A(g)+2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2 mol/(L·s) B.v(B)=0.6 mol/(L·s)C.v(C)=0.8 mol/(L·s) D.v(D)=1 mol/(L·s)10.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的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c(N2):c(H2):c(NH3)=1:3:2C.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11.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通入氧气, b处通氢气B.通入H2的电极发生反应:H2-2e-=2H+C.通入O2的电极反应:O2 + 4e- + 2H2O=4OH-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12.某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C.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g) +1/2O2(g) = H2O(l) △H=-285.8 kJ/molB.2SO2 +O22SO3 △H=-196.6 kJ/molC.2H2(g) +O2(g) = 2H2O(l) △H=-571.6 kJD.C(s) +O2(g) = CO2(g) △H=+393.5 kJ/mol14.21世纪初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前景是( )A.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将为城乡居民普遍利用 B.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石油为主C.按人口平均,水能发电量将居世界首位 D.沿海地区一定都要发展核电工业15.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电源均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的B.在干电池中,碳棒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C.镍镉电池不能随意丢弃的主要原因是镍、镉的资源有限,价格昂贵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源16.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7.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原电池的两极必须都是金属C.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D.原电池都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18.如图是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1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B.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20.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a为阳极、b为阴极2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KI溶液,溶液呈棕黄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只能表现为热量变化B.亿万年后地球还会形成煤、石油,因此,二者属于可再生能源C.要使燃料燃烧只需要大量的氧气D.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NO会污染大气23.氢气被人们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原因是( )A.氢气是很容易燃烧的一种气体 B.氢气是质量很轻的一种气体C.氢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44分)24.(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1① 2 ② ③④ 3⑤⑥⑦⑧ ⑨ (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式回答)。(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 (用结构式回答)(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 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10分)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C和C C.(1)互为同位素的是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4)常温下28g一氧化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282.6kJ热量,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25℃1.01×105 Pa下,1g CH4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并放出55.6kJ热量,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6.(10分)根据下图铁铜原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的是 反应;铜为 极,电极反应为 ,发生的是 反应,原电池总离子反应式是 ;(2)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Fe极质量减少2.8g,则Cu极质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电路中转移电子为 mol。27.(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三、实验题(共1小题,10分)28.(10分)下表是稀硫酸与金属镁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24丝0.5100203450020.24粉末0.510020355030.24丝0.7100203625040.24丝0.8100203520050.24粉末0.810020362560.24丝1.0100203512570.24丝1.010035505080.24丝1.1100203410090.24丝1.110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2)其中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是实验2和实验 (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分别是实验6和实验 或实验8和实验 ;(填实验序号);(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速率最快是实验 (填实验序号),该实验中硫酸平均反应速率为 。
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计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B 2.B 3.D 4.A 5.A 6.B 7.D 8.D 9.B 10.A 11.C 12.A 13.A 14.A 15.C 16.D 17.C 18.C 19.C 20.C 21.B 22.D 23.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44分)24.(12分)(1)第3周期IVA族(2分) (2)F (3)NaOH (4)H-F (5) (2分) ;分子间作用力。 (6)共价化合物;原子。(7)Al(OH)3+NaOH =NaAlO2+2H2O (2分)25.(10分)(1)B (2)A (3)C (4)2CO(g)+ O2(g)=2CO2(g) △H= -565.2KJ/mol (5)CH4(g)+ 2O2(g)=2H2O(l)+ CO2(g) △H= -889.6KJ/mol 26.(10分)(1)负,Fe -2e-= Fe 2+,氧化,正,2H+ + 2e-=H2↑,还原,Fe+ 2H+ = Fe2+ + H2↑;(2)不变,0.1mol (2分)27.(反应式各2分,其它各1分,共12分)(1)①2H++2e- =H2↑(或2H2O+2e- =2H2↑+2OH-); 溶液变成红色。②2Cl-+2e- =Cl2↑;是否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2)①X:纯铜, Cu2++2e- =Cu。 ②Y:粗铜, Cu-2e- = Cu2+三、实验题(共1小题,10分)28.(10分)(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1分) 表面积越大(1分) 1和2(1分)(2)5 (1分) (3)反应温度(1分) 7或9(1分) (4)5(1分) 0.004mol/(L•s) (2分)